城市史研究(第37辑)在线阅读
会员

城市史研究(第37辑)

张利民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社会学21.2万字

更新时间:2019-01-04 19:37:32 最新章节:约稿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城市史研究》创刊于1988年,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城市史研究专业刊物,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2012年中国城市史研究会会成立后,正式成为该会会刊。作为城市史研究的品牌和阵地,《城市史研究》已经得到国内外同行学界的广泛认可,在各大图书馆和高校研究基地均有收录,刊物文章多次被转载和引用,2012年被收录入中国期刊网,并在人大复印资料《历史文摘》专题转载。
上架时间:2017-09-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有些人口惹悬河,舌灿莲花,却只是表面热闹,成不了事;有些人虽然话少,却字字珠玑,句句在点,令人信服。所以不管口才好不好,掌握了技巧,都可以提升沟通效果,让个人的能量得到放大,让事情朝着自己的想法推进,拥有更舒适的人际关系,实现职场进阶。在《说到点上》这本书中,作者王专基于自己的长期培训实践和成长经验,总结出由“利益三角”“内容三角”“表达三角”构成的“会说三角”沟通模型,用幽默轻松的语言,将复杂的
    王专社科14.5万字
  • 本书系作者耗时二十年,跨越中日两国,对包括日本遗孤、遗孤二代、留华遗孤、中国养父母在内的中日两国三代,共150人进行的生命叙事深度访谈一手资料解析,探讨了在中日两国夹缝中生存的三代日本遗孤的生活现状及困境、自我认同、民族归属与代际差异等问题,揭示了日本法西斯发动罪恶的侵华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和深重痛苦,颂扬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博爱精神和中国人民以德报怨的仁爱之心。
    张岚社科20.9万字
  • 会员
    本书从构建的“中国城市邻避案例库”出发,在对300起邻避事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政府处置邻避风险的经验教训,聚焦邻避风险从生成、演化到防范、处置的全过程,提出应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邻避风险治理体系,实现多元主体之间顺畅的风险沟通和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城市邻避风险的顺利化解。
    王佃利等社科20万字
  • 会员
    本书在人们的社交每一类关系中选择了四类典型场景,用案例呈现场景,在场景中捋出案例内含的社交关系重构,探讨数字社交带来的社会关系革命——从个体围绕社会的社交转向个体汇聚关系的社交。
    邱泽奇社科16.1万字
  • 会员
    现代人即便有伴侣或家庭,仍然在某种程度上感到孤独。这种“孤独”正在推动消费的增长,特别是在追星活动、美容、喜剧、昭和复古等方面。人们对新商品的兴趣减弱,二手商品的消费增加也是一种重要变化,二手商品使得人与人之间的链接加强。作者经过大量调查分析,得出“消费行为的深层一直与孤独有关”的结论。本书包含日本消费社会的前沿趋势,是认识现在的日本和展望未来的日本的必读之书,对我们理解中国社会发展趋势,以及未来
    (日)三浦展社科8.7万字
  • 会员
    本书重新评估了“性”在新自由主义社会中的作用。两位作者认为,“性资本”不仅仅能够在性领域获得优势,还可以在金钱、地位和职业领域产生实质利益。书中概述了四类“性资本”,包括“默认”的贞洁、为性工作者所用的“身体剩余价值”、“具身性资本”——性感,以及新兴的“新自由主义的性资本”,进而讨论了性、经济价值与社会不平等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以)达娜·卡普兰 (法)伊娃·易洛思社科5.8万字
  • 会员
    本书运用政治发展理论与社会治理理论,回顾了明清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人民公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展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并对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家农业现代化经验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学理上分析了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并从实践角度探讨了我国农村发展与社会治理的切实可行的改革路径。
    吴丕 王怀乐 任刚强等社科15.2万字
  • 会员
    本书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就现实生活问题带来的困扰、经历以及人们应对问题时所需要的关怀、协同和整合的要求展开讨论,包括:生活就是问题解决、生命是一种成长经历、成长需要关怀、成长需要协同以及生命是一种整合。
    童敏社科15.8万字
  • 会员
    本书基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论,展示了世界互联网基础设施分布最广、欧洲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俄罗斯的网络发展与管理进程;借助历史事件,呈现了俄罗斯互联网治理的地缘政治环境、独特的“史前史”和鲜明的实用主义特性;分析了俄罗斯面临的“断网”威胁等挑战,进而剖析其实施“进口替代”、“黑名单”、网络反盗版、互联网主权立法等颇具争议的治理举措的动因与成效,探讨治理转向之趋势,展望中俄深化互联网治理务实
    陈春彦社科30.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