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史话(中国史话·文化系列)在线阅读
会员

寒山寺史话(中国史话·文化系列)

温波编著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地方史志7万字

更新时间:2018-12-20 15:06:07 最新章节:第11章 史话编辑部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寒山寺是中国十大古寺之一,距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国际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寺。和合精神在寒山寺有深厚的基础和广泛的影响,寒山寺被公认为“和合祖庭”。如今,寒山寺已成为世界闻名的佛教圣地,成为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传递友谊、交流文化的纽带和桥梁,成为世界瞩目的活力城市——苏州的一张靓丽的名片。本书从寺庙概述、古刹春秋、史海钩沉、寺庙文化四个方面对寒山寺进行了生动的介绍,突出了寒山寺的文化特色。
译者:钱明
上架时间:2016-10-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型。作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的宁波首当其冲,特别是被指定为“外国人通商居留地”的“老外滩”,90年间发生了历史性的沧桑巨变。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两种文明的碰撞交融,无论主动抑或被迫,双方都在接受和发展。本书设立了政局态势、口岸经济、治安市政、教会活动、名人轶事等五个专题,从大量的史料中精选细编,相当真实地展现了宁波的转型过
    宁波市江北区史志中心编历史32.1万字
  • 会员
    本书按照自贡市委领导的要求,为深入挖掘自贡特色党史资源,传承老一代战士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提供老工业城市振兴发展的精神动力,作者单位采访了原解放军西南服务团24位老战士,通过他们的回忆,展现了这些老战士参军受训、八千里挺进大西南、参加新中国人民政权建设、剿匪、土改、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再立新功的真实画面。本书从一个侧面生动地反映出共和国成立之初,自贡地区新生人民政权的建立、巩固及其之后社会主义建设
    中共自贡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历史13.9万字
  • 会员
    本书将近代北京置放在近代中国大历史的框架之下,截取若干典型事件、现象与文本,通过政治、文化与社会的多维视角透视,交织呈现北京从一座传统帝都到近代城市演进过程中的纷繁画面。具体内容涵括20世纪初期北京城市化进程的初步启动、二十年代北京知识群体面对时代更迭时在思想与行动上的选择、国民党新政权建立之后对北京的政治与文化改造、三十年代北平发展路径的新规划、消费空间与城市文化新秩序的构建、抗战时期北平的文化
    王建伟历史23.6万字
  • 会员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的师生多年来将目光聚集于晋南这个具有厚重历史的区域。位于山西省南部的永济,是该中心与永济市人民政府共同建立的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近年来,山西大学社会史研究中心的教师结合“区域社会史研究导论”课程讲授,带领学生在永济进行了多次田野考察,为在校学生提供校外实践的机会,将课堂知识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提高资料搜集、学术研究、认识社会等方面的能力。本书收录了博士、硕士在田野
    行龙主编历史22.7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一部较为全面系统搜集、译介和研究国外黑龙江史料的开拓之作。书中搜集介绍了未被国内学者发现或鲜为人知与利用的国外有关黑龙江历史资料,包括我国北部边疆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及对外关系史新资料。通过对相关史料的系统搜集、梳理与研究,编撰出俄罗斯、日本、朝韩及欧美一些国家现存的黑龙江史料提要,以作为东北史研究者入门向导和深入研究的工具书,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我国东北边疆史料学搜集整理研究之不足。
    战继发主编历史72.2万字
  • 会员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一生仕少闲多,长期生活在家乡浙东乡村。在陆游存世的海量诗作中,有六七成是与其家乡生活有关的。集中解读陆游的诗篇,借其目光观察浙东地区的乡村社会生活,展示其心目中的“乡村世界”,虽然吉光片羽,却显得弥足珍贵。通过剖析陆游“乡村世界”这一个案,展现了:陆游的乡村生活是浙东乡村一个中上水平乡居寓公的生活范本;以陆游为代表的士人阶层,在乡村社会生活中扮演了多重复杂的角色;由陆游所感知与描
    包伟民历史10.6万字
  • 会员
    省会作为一个区域最重要的政治中心,它的迁移将对迁出与迁入城市以及该区域整体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河南省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八个迁移省会的省份之一。本书运用了大量的地方档案文献,真实再现了河南省会由开封迁至郑州的历史背景、迁移过程;深入探讨了省会迁移的历史动因以及对郑州、开封乃至河南整体发展的影响。最后本书对区域政治中心变迁对该区域城市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般规律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张勇历史27.7万字
  • 会员
    《北京史学》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辑的学术刊物。本辑设城市书写、经济社会、教育文化、史地考索、史学思想5个栏目,主要刊载近代北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史学、文献学等方面的论文14篇。全辑力求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试图拓展和深化北京史的专题研究。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历史23.1万字
  • 会员
    《崂山史话》,以史籍、方志、家族谱牒、诗文别集、笔记、碑碣刻石以及今人研究著作等为资料基础,尤其是以明黄宗昌《崂山志》、清黄肇颚《崂山艺文志》、近代周至元《崂山志》等志记为依据,讲述崂山地貌、形胜、建筑、仙释、名流、金石、文学等方面之实际及故事,以科普性、故事性、趣味性的形式展现崂山在自然景现和人文景观上的丰富内涵。
    周远斌历史15.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