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温病学派古今验案发挥在线阅读
会员

岭南温病学派古今验案发挥

于征淼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医学中医5.7万字

更新时间:2019-12-26 13:22:04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病案对于学习中医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自1997年至今,我一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和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工作。初上讲台之时,即深感《温病学》课堂教学的压力,要将这样深奥、枯涩的中医经典知识让学生理解,实在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工作。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病案能够提供最好的帮助。所以,我多年来一直重视病案的收集,通过病案学习让学生领悟中医。本书所载的病案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来源于典籍、跟师学习和我的临证实践:“昔贤篇”收载古代温病名家医案,多选自林培政教授主编的《温病学》新世纪教材(本书中所言“教材”,均指该书);“彭师篇”是我跟随彭胜权教授学习所得;“力行篇”为本人医案。“今方”部分收载了本教研室多位教授的经验方剂,他们长期奋战在临床一线,这些方剂是他们的“实战”经验总结。该部分内容严格忠实于原创者本人的学术思想,除了刘老之外,写作内容均得到了原创者本人的审阅和认可。写作提纲挈领,文辞简要,便于读者学习掌握。
上架时间:2018-08-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于征淼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名医类案》是明代医家江瓘及其子江应元、江应宿编集之作。原书成于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后经清代名医魏之琇(玉横)重订。全书共十二卷,分为二百零五门。本书大量搜集了明以前历代名医验案,同时博采经、史、子、集之中的相关资料,结合编者个人医案,共录病案2400余则,收辑内容广泛,涉及病类丰富,涵盖了传染病、内科杂病、外科病、五官科病、妇科病、儿科病、精神疾病等多种疾病。书中所载病案,大都有
    (明)江瓘原著 苏礼等整理医学37.7万字
  • 会员
    虞山医派,其历史源远流长,历代医家层出不穷,如缪希雍、柯韵伯、钱天来、余听鸿及陶君仁等,其传承仲景之说而知常达变,启创温病之先河,对江南乃至祖国医学发展具深远影响。本书反映了关于中医地方流派——虞山医派研究的系列成果,对流派的学术理论和方药特色作了深入阐述,有一定的创新性。本书主要介绍虞山医派及其代表性医家的主要观点、诊疗特色及影响,系统梳理虞山医者的学术思想,突出虞山医派对温病学派发展的影响及其
    马俊杰编著医学14.8万字
  • 会员
    本书分为上编和下编两部分,上编“概念与理论”侧重于理论解读,主要运用知识考古的方法,回溯与重新阐释传统针灸的概念理论,着重讨论针灸理论形成时期的文化背景因素的影响;下编“学术史专题探讨”侧重于史论,引入社会史与历史人类学的方法,对针灸学术史上重要命题与影响其理论演变的重要人物与事件作了分析。本书较为全面地呈现了针灸学术史上的重要概念命题的形成与演变,尤其对技术思想的演变历程与重要节点作了分析。
    张树剑医学22.6万字
  • 会员
    本书收集了梅州境内386种野生或栽培植物药,每味药物的内容包括中文名、别名、科属、拉丁学名、药用、性味、功能、主治等8项。书中的每种中草药均配有作者在梅州境内实地拍摄的原植物彩色图片,图片力求真实反映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尽量拍摄植物的花果等识别特征,以全面呈现药用植物的鉴别特征。该书可供从事中药学、植物学、生态学等研究人员使用,也可供从事林业管理、海关检验检疫、自然保护区管理和环境规划评估等
    廖富林 杨和生 牟利辉 蓝木香 杨期和编著医学3.6万字
  • 会员
    宗瑞麟教授为全国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床经验丰富,擅治针灸疑难病症。其针法独特,本书将其主要学术思想,理论评说,临证经验与临床研究,使之宝贵临床经验,独到的观点见解和研究成果展现出来,有利于进一步学术传承,是从事针灸工作者,学术继承人不可多得的临床参考书。本书包括跟师临证医案、医话,以及跟师时所写的日志、周记、半月记、月记,学术专题讲座材料中精选医案和宗老的精典讲解等。
    宋南昌 宗重阳主编医学16.4万字
  • 会员
    本刊第四辑共收录学术论文19篇,“名医·名家访谈”栏目介绍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教授在清宫医案与老年医药文献的整理研究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栏目既有法律制度、保护模式、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层面的讨论,又有道地药材、地理标志产品、中医药传统知识持有人等具体个案的剖析,还有从国外法律分析、国际立法借鉴等视角对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探讨;“出土医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栏目既对出土医学文
    陈玉梅 江凤艳主编医学26.8万字
  • 会员
    天圣铜人的铸造者王惟一本名王惟德,是宋初外戚王继勋之孙,后家道中落,流落江湖,成长为针灸名家,“素校禁方,尤工厉石”,“创铸铜人为式”,为中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书以王惟德创制天圣铜人的传奇经历,力争用更宏大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北宋前中期的历史,以及中国的历史。
    吴蔚医学27.4万字
  • 会员
    本书为作者师从路老十数载,整理并选取代表性跟师医案所得。选取路老临证验案百则,囊括内、外、妇、儿各科,涵心、肝、脾、肺、肾、脑等系统,集中体现了路老“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的学术思想,对于传承国医大师的临证经验,启迪中医临床思维大有裨益。主要内容为跟随国医大师路志正侍诊期间,记录、整理的路老诊治患者的典型案例一百则,主要包括心系疾病、内科杂病、妇科疾病、皮肤疾病及儿科疾病
    冯玲编著医学20.1万字
  • 会员
    熊传榘先生从一名初中学历的乡村医生成长为中医学博士、患者心中的名老中医,经历了数十载的艰辛探索,而今已年逾古稀,回顾当年师从以雷雨田先生为代表的基层医生和我国著名中医学家夏度衡、张珍玉先生的求学路程和自己长期的医疗实践,认真总结先师所传和个人所验,化为十余万文字,以教育门人,也奉献社会。本书分医程闻见、病证方药、治验举隅、医学散论等部分,字里行间反映出熊传榘先生热爱中医、践行中医的的专注态度和身处
    熊传榘医学17.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