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全鉴(典藏诵读版)在线阅读
会员

荀子全鉴(典藏诵读版)

东篱子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评论与鉴赏16.6万字

更新时间:2020-07-31 16:13:28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荀子》汇集了荀子一生的思想精华,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集大成者,是研究先秦文化极其珍贵的资料。本书是《荀子》典藏诵读版,精心选取精彩篇章,结合原典、注释、译文,并且配合音频,力图将《荀子》的精华之作以全新的音频方式呈现出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之作。
品牌:纺织社
上架时间:2019-06-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纺织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东篱子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该书以“天水文学现象”和天水作家群的创作为主要的分析对象,对于甘肃文学的表现特征、价值生发点和缺陷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较为系统的评述。全书总共收录了作者在不同时期所写的四十七篇文章,分为“为尊者言”“听他者说”“同时代歌”“和兄弟谈”“写于女书”和“漫议杂聊”六辑,从作家创作和特征现象的分析两个层面入手,将真切的文本细读和严谨的理论阐释予以结合,既有细致、恳切的个案分析,也有宏观、整体的问题研究。作
    王元忠文学22.4万字
  • 本书共计12篇网络文学评论研究类作品,内容包括网络现实题材写作的理论与实践考察、激发网络作家自发写作与自我约束的内在动力、网络文学批评的有效性原则、新文艺群体批评的媒介语境与主体建构、网络文学理论评论要引导提升创作质量等。
    桫椤文学8.6万字
  • 会员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中国社会文化的急剧变化及诗歌在社会文化中位置的迁变,诗歌批评中形成了一种抵制诗歌“技术主义”、要求诗歌关注当下现实的呼声和一种“为诗辩护”、维护诗歌之“特殊性”与独立性的表述的冲突。在新的历史语境下,这一延续了传统写实主义观念与先锋文学之对垒格局的冲突,加入了不少看似新鲜的元素和议题,如“底层写作”“打工诗歌”及“草根性”“新乡土”等。这引发了关于诗歌与伦理或诗歌自身伦理的讨
    张桃洲主编文学31.3万字
  • 会员
    本书对莫言的11部(全部)长篇小说进行了研究,包括总体研究和个案研究两部分:总体研究把莫言的11部长篇小说作为一个整体,从内容、美学特征、主题、艺术表现、传承、意义和价值等方面对之进行了研究;个案研究对每一部小说分别从其内容梗概、人物形象、主题、艺术表现、不足之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既有研究者的个人心得,又有对小说文本以及学界专家真知灼见的引述……因此,既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它既是对莫言全部长篇小
    廖四平文学49.6万字
  • 会员
    本书是马大勇教授长期课堂讲授的《三国演义》和“喜马拉雅FM”发布的音频课基础上增订整理而成的。历史是什么有人说,历史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只能无限接近而不能真正找到答案。这或许是对的,而像三国演义这样的小说恰恰走在了历史和文学的夹缝里,如同高明的杂技演员走钢丝,它用精美的文学手段对这个本来已经惊心动魄进行了再创作,建构出了作者自己心目中的“三国”。它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没有遭循历史的真实,但是却展现了“
    马大勇文学10.4万字
  • 会员
    本书为16篇文学评论作品集。内容包括非虚构写作和对刘醒龙、胡冬林、郭海燕、王国平、北乔、陈涛、申瑞瑾等作家作品的评析。
    桫椤文学5.4万字
  • 会员
    浙江诗词创作源远流长,直至现代依然人才辈出,一度再现辉煌。《浙江现代十大家诗词赏析》一书可以作为佐证。入选该书的十位大家是:蔡元培、章太炎、刘大白、鲁迅、马一浮、沈尹默、郁达夫、茅盾、俞平伯、夏承焘。他们既是我国现代文化名人,又是诗词创作的行家里手。著者分别选取每位名家诗词三十题,除各写一篇长文总体介绍其生平与诗词创作外,对其代表作品每题都有一篇简明扼要的赏析文字,意在充分展示这些文化名人诗词创作
    丁茂远文学27.5万字
  • 会员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历史演义小说的代表作,问世数百年来,形成了广泛的大众阅基础,至今仍是家喻户晓的经典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许多各有特色的帝王将相形象,本书以《三国演义》文本为基础,分析在历史大势中,这些人物角色做出重要人生选择的原因、心态、结局、影响等,并由小说人物联系到普通大众,提炼出其中对于大众读者人生的启示意义。身份不同,道理相通,揭示《三国演义》一书在文学艺术
    韩田鹿文学21.8万字
  • 会员
    书稿选录《史记》二十篇文章,予以解读。以《史记》文本为中心。文本的细读,是书稿的中心内容,保证我们讲述历史人物故事的根源性、可靠性、真实性。读者只有在文本的细读中,才能穿越历史的时空,真切地体验、感受和把握历史人物的生命和生活。一方面重视字词句与名物制度的训释,力求精要、准确、明白;另一方面,更进一步发掘文本的义理内涵,力求把文献研究的方法与义理研究的方法较好地结合起来。
    刘国民文学30.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