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旨在提升居民幸福感的财政支出优化研究
更新时间:2020-10-30 17:25:20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规模和财政支出规模快速提高。然而,居民的幸福感并没有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财政支出规模的快速提高而同步提升。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公共财政支出作为财政目标最为重要的实现方式,在提升国民福祉方面所承担的责任愈发重大。财政性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及环境保护支出等财政性因素日益成为影响居民幸福的重要方面。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在对民生财政与古今中外幸福观溯源的基础上,统计分析了中国财政支出(1950-2017)、财政民生支出(2002-2017)和居民幸福感(2003-2015)的变化趋势,并分别从教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包含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和环境保护支出等三方面实证研究了其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相关财政支出的政策建议。此外,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综合利用了不同的权威微观数据与多种计量方法,并引入社会学领域的社会阶层与环境意识概念,以检验相关支出对居民幸福感的间接作用路径及结论的稳健性。
品牌:中国经济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10-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殷金朋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系统回顾1978年以来的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历程,探究现代财政制度建立的逻辑,展望中国财政体制的未来。财政改革从国有企业改革开始,定位于国有经济的合理布局并形成相应的财政体制;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从“分灶吃饭”开始,定位于分税制;预算改革从恢复国家预算制度开始,定位于现代预算制度;税制改革从极简税制开始,定位于建立现代税收制度,重点阐述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和房地产税改革。本书还分析了宏观财政管经济21.5万字
- 会员本书从税收征管效率、产业五联、增值税会计模式、重构增值税抵扣链条等多个作用机制入手,结合地区层面宏观因素、行业层面中观因素、企业层面微观因素,展现了“营改增”的会计信息效应。经济9.3万字
- 会员本书基于我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2014—2017年的债务余额数据、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和政府性基金收支等数据等,利用多种度量债务风险的方法或模型,首次对地方债务风险进行了全景式、立体式分析,将地方债务风险研究深入到市级和县级政府,并且系统地对一般债务风险和专项债务风险进行了细化研究,分析了其空间格局和变动趋势等问题。同时,基于相关数据构造指标体系,计算了我国31个省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数,将促进地经济8万字
- 会员本书结合数据对2018年北京市的经济、财政和金融三个方面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并且对2019~2020年经济、财政和金融的发展形势及改革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围绕北京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和新阶段,聚焦于世界级城市群发展、高端智库产业、住房租赁市场、养老服务、财政协同机制、应对气候变化公共资金机制、京津冀生态保护补偿七个方面,深刻分析北京高质量发展迈入新阶段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及根本原因,提出经济20.5万字
- 会员本书在深入分析了我国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之后,从均衡性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作用、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行为的正向激励效应以及提高地方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三个方面对均衡性转移支付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得出:我国现行均衡性转移支付虽在其制度设计和政策实施方面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公平与效率,但又阻碍了均衡性转移支付有效性的发挥,使其不能为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地区间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为此本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经济8.7万字
- 会员本书将理论与实证方法相结合,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在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实施机制等方面深入剖析了跨国税源管理的漏洞及其深层次原因,借鉴国外跨国税源管理的成功做法,结合我国跨国税源管理的现状,提出了跨国税源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强化正式制度约束的效用,发挥非正式制度约束的作用,增强实施机制的有效性。经济17.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