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教师的200条教学策略在线阅读

卓越教师的200条教学策略

(英)安德烈·雷德芬
开会员,本书8折购 >

社会科学教育8.8万字

更新时间:2020-12-04 15:29:44 最新章节:结 语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卓越教师的200条教学策略》是英国20所“物有所值”学校谢菲尔德高中一线教师经验传授。全书从制定教学计划,到掌控课程进度,再到课后测评,覆盖教学全过程的教师必备工具书,简单、实用、拿来即用的日常小技巧,能使教学效果立竿见影,帮助每一位教师快速成为卓有成效的教师。关注的是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最想解决而又棘手的难题:什么样的策略是有效的?我们又该如何实施它们?
品牌:中青文
译者:于涵
上架时间:2016-03-15 00:00:00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青文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英)安德烈·雷德芬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探究了“以学生为中心”本科教育改革的方方面面,包括科学基础、实践路径、方法论、学习环境、教育技术、评价评估、组织管理等,为关心中国本科教育质量提升的读者提供了一份知识地图,并结合中国本科教育改革需要,就如何在中国开展相关教学改革和支持系统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赵炬明社科42.1万字
  • 会员
    本书内容涉及建立巡回支教点、巡回支教课程管理、亲职教育课程、语言游戏等,认为在没有幼儿园的地方,在社区建立幼儿教育的运行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掘儿童的身体、社交、情感和认知潜能,为未来的学习做准备。家长在儿童早期养育和发展阶段中的重要作用不亚于幼儿教师,如何把正规的学前教育活动与课程,通过支教的方式,转移到家长的行为和态度上,是本书试图突破的重点。
    张俊主编社科17.1万字
  • 会员
    讲好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思政课的道理》对思政课建设的根本遵循、“大思政课”建设、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创新、大中小学思政课的一体化建设、课程思政建设等思政课建设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探索;提出了思政课教学中的细节叙事、思政课教学中问题意识的贯穿及化“意识”为“方法”、化“自发”为“自觉”等新的研究课题并进行了深入阐述。全书视野开阔、内容丰富、文字洗炼、富有新
    沈壮海社科18.4万字
  •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是促进个人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其他工作的政治保证和动力支持。本书主要围绕高校思政工作建设展开讨论,注意理论的严谨性,实践操作的可行性,具体包括高校思政工作的特点和目的、原则和方法、地位和作用,以及高校思政工作的机制创新、体系创新、模式创新
    李向妃社科16.9万字
  • 会员
    本书通过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数据的统计分析,描述了202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主要就业状况、求职状况、高等教育状况、个人及家庭背景状况,梳理并阐释了有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和落实进展情况,探索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特点、规律和趋势,为解决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为未来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政策咨询依据和信息资料。
    岳昌君等编著社科13.1万字
  • 会员
    本书聚焦中国大学与学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力争讲好中国大学与学科建设故事。本书从《大学与学科》杂志总第5-10期中精选了9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建设和学科制度,包括对经济学、交叉学科、智能学科等学科发展理论和实践的介绍,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特色实践等内容。
    范海林 方方主编社科0字
  • 会员
    本书全面系统分析了TIMSS历次科学素质调查数据;并基于数据,纵向解析了TIMSS主要参与国家和地区的科学教育特点。本书对科学教育政策的制定者、管理者、科学素质测评与培养领域的研究者、科学教育专业的研究生以及中小学教师等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和借鉴作用。
    杨文源 李秀菊主编社科17.9万字
  • 会员
    《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根据《大中小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和公共安全教育的要求,结合上海市高校安全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编写,结合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和大学生群体特点精心策划编辑的安全实用教材,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本书贴近学生,贴近校园,说理透彻,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是高校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的好教材。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从中悟出一些道理,得到一些警示,真正把教训变成财富,把知识变成受用
    张旭 刘伟主编社科15.5万字
  • 会员
    本书揭示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教育的政策变迁及产生的深刻变化。基于对政策文本和统计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农村教育实现了教育普及程度由“五年”到“十五年”的深刻变化,城乡教育发展从“非均衡”到“均衡”的战略转变,农村教育体制从“人民办”到“政府办”的制度变迁,农村教育思想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艰难转换,农村教育结构由“单一”到“多元”的重大转型;农村教师身份由“民办”向“公办”的历史
    邬志辉等社科29.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