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英国黑人小说中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当代英国黑人小说中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

王卉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25.2万字

更新时间:2022-11-17 16:12:43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以当代英国黑人小说为研究对象,分为构建和改变两部分,前者主要展示黑人移民在英国社会中挣扎求存和身份构建的过程;后者则探讨英国黑人移民在英格兰性到英国性的改变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本书的核心观点认为,黑人移民在英国存在的过程就是构建和改变的过程。当代英国黑人小说是当代英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当代英国文学的进程和走向,更好地梳理英国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另外,当代英国黑人小说是英国族裔文学的一面镜子,对其研究有助于更为透彻地审视英国族裔文学的发展,透视英国文化、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与变迁,为其研究提供文学视角。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2-08-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王卉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古英语梦幻诗是中世纪晚期英国文学的重要成就,主要有乔叟及乔叟系传统梦幻诗和以《农夫皮尔斯》为代表的头韵体传统梦幻诗。本书重点研究了14世纪晚期和15世纪深受乔叟影响的诗人,也就是所谓的乔叟系诗人所创作的梦幻诗。本书对乔叟系梦幻诗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定义,并选取了十首乔叟系梦幻诗进行深入研究。本书对十首梦幻诗的研究遵循了梦幻诗大致的发展顺序,涵盖了15世纪英格兰和苏格兰乔叟系诗人在梦幻诗创作方面
    刘进文学19.1万字
  • 会员
    本书以现代诗歌文本呈现的“时间观”为依据,辨识出中国新诗“时间抒写”的多重取向,在此基础上解释新诗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动因。在作者涉猎大量理论与诗歌文本的基础上,本书提炼出新诗的若干时间主题,对新诗的时间意象进行详细阐释,对何其芳、穆旦、洛夫、欧阳江河等个案展开深度剖析。本书旨在阐明中国新诗与现代时间观念的深层互动关系,以及新诗在这一过程中对生存现状的体认、表达和对生存困境的诗意洞察,为考察中国新
    马春光文学21.3万字
  • 会员
    本书参照贯通西方文化史的基督教线索,考察唯美主义之“美”的神圣与世俗价值意向,以及相应的实践后果和文化史意义。唯美主义内容层面对违禁色情的书写,以对抗资本主义道德的外在样式,揭示出长久被压抑的非理性形态的“神圣”精神内涵;其对纯粹形式的推崇,一方面以“为艺术而艺术”的方式主观上将艺术“神圣”化,赋予其神圣的价值意向,另一方面“为艺术而艺术”根本上又是西方文化现代性进程的组成部分和环节,其最终被市场
    刘琼文学14.9万字
  • 会员
    本书结合周代历史思想文化大的背景,对《诗经》的内容与形式进行了多方面思考和研究,对先秦至汉代的《诗》学史方面的种种问题特别是其中的《毛诗序》的作期、作者问题,通过梳理考察传统文献记载并结合新发现相关考古资料的研究,从而获得了一些新的认知。
    王洲明文学22万字
  • 会员
    “革命”贯穿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文化进程,对新诗的产生、传播和接受影响极大。“革命”既是新诗研究的参照物也是研究的对象,但已有的研究成果较多处于传统革命观念的笼罩之下而缺乏超越性,缺少关于新诗革命话语复杂性、丰富性的研究。“革命”之于新诗的意义,一是作为新诗外部处境的革命,二是作为新诗写作核心语汇、表达现代汉诗之普遍性追求的革命,三是作为新诗特征后果的革命。革命话语包括以革命为核心词的一套相关语汇
    魏天真 魏天无文学22.9万字
  • 会员
    英美文学的发展过程展示着人文主义思想发展演绎的历程,为读者理解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传统提供了一种媒介。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人文主义思想广泛地表现出来,演绎出具有特定文学形态的人文情结。本书选取英美文学中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通过阐释这些作品中的人文情结,探索西方文化中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
    刘磊文学12.4万字
  • 会员
    本书聚焦于喜剧性矛盾,从形式特征与精神蕴涵统一的角度把握喜剧性的特征与精髓。首先通过对世界“六大喜剧理论模式”的辨析确立研究的理论基点,进而阐明人类喜剧意识发展进程中审美主体对喜剧性矛盾的积极建构作用,论述喜剧性矛盾的基本特性,揭示喜剧性矛盾的结构形态及其发展变异,剖析现当代艺术中的黑色幽默和戏仿,阐发喜剧性矛盾在其“双重背反性”的形式结构中蕴含的以自由为核心的哲学美学内涵。全书的阐释和论证层层推
    修倜文学22.1万字
  • 会员
    20世纪初,在“西风东渐”的背景下,西方童话开始进入中国,中国童话的发展与西方童话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本书主要从接受研究的角度,论述西方经典童话在中国的历时接受过程及其对中国童话的多元影响,具体分析了西方童话文体的独立和经典作品的生成、“五四”前后中国对西方童话的选择、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方童话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新时期中西童话的交融发展等问题。
    申利锋文学18.7万字
  • 会员
    本书从动物研究视角出发,兼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研究、生态批评、精神分析、新历史主义、后人文主义和认知动物行为学等理论,重点考察库切的《动物的生命》、辛哈的《动物之人》、阿特伍德的《羚羊与秧鸡》、马特尔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温顿的《浅滩》等当代新英语小说中的动物书写,探究关于动物的文学再现及象征意涵与真实动物之间的关联,论释对动物的不同认知如何影响其在人类社会的命运及人类自身,分析文学
    段燕文学35.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