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

【新编故事】

上古时候,宇宙混沌不明,没有天地,也没有万物,太空中飘浮着一个像鸡蛋的星体。有个巨人名叫“盘古”,像婴儿一样蜷曲在里头,睡了一万八千年。某一天,星体震动起来,慢慢分成了天和地。盘古苏醒了,心想:“怎么一片黑暗?”他将大头往上一顶,天空就缓缓地上升;再将粗壮的腿略一伸展,大地就缓缓地下降。盘古想四处走动,但天空又慢慢下降了。盘古慌了,心想:“天还没牢固,先撑着吧!”就将天放在他的头上。随着光阴流逝,天空每天增高一丈,大地就加厚一丈,盘古也跟着长高一丈,最后他的身高有九万里长了。盘古始终不敢离开,他担心天地又合拢起来。终于有一天,盘古老了,他疲倦得躺在地上。忽然间,他呼出的气息变成风和云,声音是雷,左眼是太阳,右眼是月亮,手脚和躯干变成丰饶的山脉,血管是河流,肌肉是泥土,头发和胡须变成繁星,皮肤上的毛是草木,牙齿和骨骼是金属和石头,汗变成了雨。盘古也许死了,但他的精神却通过创造万物延续了下来。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汉字小学堂】

“天”的甲骨文是在人的头上加一个“口”,像人站在地上,头顶有天空。金文延续甲骨文字形。小篆延续金文字形,头顶的圆圈被写成了一横。楷书改成双手平举。

【造字本义】

天,本义是人头顶上方无边无际的天空。日月星辰所在的空间,就是天空。有时比喻宇宙万物的主宰,有时指大自然或命运,如“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怨天,不尤人”等。

*大笔抓来,沾很多墨与水,大胆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