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21世纪的今天,在文化多元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阿拉伯地区因其特殊的文化构成、复杂的历史与现状、敏感的地缘位置,日益受到全球范围内研究者的关注。可以说,“阿拉伯研究”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下,已成为全球性的学术研究热点,是为世人所关注的“显学”。
然而,在认识阿拉伯文化有关问题时,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西方,尚存在着许多并不鲜见的偏见、误解与误读。自1798年拿破仑入侵埃及,阿拉伯地区进入“被”现代化的历史阶段,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诸多坎坷,但一直在艰难中前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当代所呈现的复杂性与多元性,日益为人们所关注。随着中阿交往日渐深入,我们作为阿拉伯文化的“他者”,究竟该如何认识阿拉伯文化,又该如何认识阿拉伯文化传统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问题呢?
关于“现代性”或者“现代化”的话题,尽管其发展轨迹在西方文化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因为“无论从共时性来看,还是从历时性来看,现代性在西方都是一个充满紧张的思想概念,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实践课题”[1],但是,一般而言,人们通常在将世界作东方、西方二元划分时,仍然倾向于认为现代性源自西方,而东方处于“被”现代化的位置。作为世界上的发展中地区,阿拉伯地区具备后发现代化的许多典型特征,存在着后发现代化所具有的诸多矛盾与难题。在如何协调“外源”性的现代化理念与“原生”的本土传统价值上,阿拉伯地区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一直寻求着解决方案和路径。
众所周知,阿拉伯地区自公元18世纪末以来,一直遭受着各种形式的外国军事及文化入侵,阿拉伯思想文化界因此也在研究层面提出了阿拉伯民族文化应与时代发展相协调。阿拉伯人发现自己正面对着一个新的欧洲,其军事、政治、社会、法律等各个层面的文化都已达到先进发达水平,阿拉伯人认识到了阿拉伯与欧洲文化之间的差异,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自然产生了碰撞,这种碰撞产生的影响覆盖了阿拉伯文化的各个层面。
这种历史性碰撞产生的问题,就是阿拉伯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的矛盾所在。而这个问题,几乎是近代以来非西方国家和地区所普遍面临的。“西方文明既是西方的又是现代的,而非西方文明试图成为现代的文明但是又不是西方的文明。”[2]如何建设一个现代的但又非西方的现代文明,是阿拉伯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近现代以来阿拉伯地区思想文化界一直希冀在文化和思想上解决的难题。而要解决这个难题,首先要搞清楚以下问题:阿拉伯文化传统是什么?阿拉伯文化传统由什么构成?所谓“阿拉伯固有文化”内涵是什么?在阿拉伯文化传统中,固有文化居于怎样的地位?阿拉伯固有文化研究的意义是什么?阿拉伯文化传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有着怎样的地位与关系?阿拉伯固有文化具备哪些特征?为了更好地认识阿拉伯文化传统,本书试图回答以上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