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疼
  • 王学武
  • 1161字
  • 2020-07-09 19:53:19

1 孝顺,并无来世(代序)

世间最难写的文字,莫过于写父亲母亲。

说难写,是因为我们习惯了父母的呵护,几乎麻木了父亲母亲为我们的付出。因为太亲近,所以总是疏忽父母内心的在意、承受和担当。因为要抚养孩子长大,忙于生计的父母,时常顾不上自己的头疼脑热,在贫穷的年代,常常扛一扛、发发汗,肚子不舒服时吃点胃药也就挺过去了。而当我们长大,在外成家立业时,父亲母亲又怕子女担心,生了病依然不主动告诉我们哪儿不舒服,偶尔去医院看一下,吃点药对付。

做梦也没想到,前不久左腿摔伤,静养后还只能勉强下地的母亲,会因肝腹水和胰腺出现严重问题而住院。坚强一辈子、从不喊疼痛的母亲,这回疼得有点受不住了。老家医院专家会诊明确诊断了病情并得到北京专家朋友诊断结果印证后,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多么希望只是误诊。因为母亲的病情和年岁,为减轻老人的痛苦,专家建议保守治疗,现实能做的是尽量减轻痛苦、增强老人的免疫力。得到明确的消息时,脑袋发紧的我,深感生命的脆弱和无助。

母亲属兔,周岁73,按老家习惯算,虚岁74,本该是享福的年纪,却不幸得了重病。当专家告诉我这个病会特别疼痛时,我的泪水止不住流淌下来——为母亲的病痛揪心,为母亲要承受的折磨难过。

母亲不识字,但极明事理。从来不抱怨生活,无论生活怎样艰辛,她都相信日子会好起来。这次生病,当病痛稍有缓解时,母亲就相信一定能好起来。在母亲病房,控制着不掉眼泪的我悄悄跟她说,“医生是不是没告诉你,不光是胃炎,还有很重的胰腺炎?你肚子里有很多细菌,需要两三个月才能逼退它们呢。”捏捏母亲的胳膊问,“你觉得自己好不好得起来?”母亲笑着回答“只要不痛,就好得起来”。“只要你自己认为能好起来,就一定能好起来”,我以此作为“信心”的同义词鼓励母亲,并握着她的手说,“出力些(加油),争口气就会逼退细菌”,用这句话来代替“奇迹”,鼓励母亲加油。

母亲病了,我一直在想,除了跟医护人员沟通治疗方案,除了多陪母亲说说话,还能做点什么。当从未看过儿子写的文字的母亲,在病床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主持人朗诵《母亲,随身手机唯接听》的博文视频后自语,“那么小的事情都记得啊!”我坚定了以最快速度将写父亲母亲的博文编辑成册的想法。

博文成书,不是简单送给不识字的母亲一份礼物,而是对母亲的一份敬重。在微博征询好友对博文集名字的意见时,《父母在,家便安好》、《其实我并不孝顺》、《亲情无华》、《母亲,随身手机唯接听》、《孝顺,并无来世》、《亲疼》、《不老的心港》、《我们遗落了多少亲情》等,每一个书名都得到了好友不同角度的鼓励和指正,学武心存感激。

亲情无华,孝顺并无来世。我们从母亲孕育生命的疼痛中来到世界,但总有一天,我们会拉不住老人的手,无助地看着至亲离开这个世界。

亲疼,是至亲一生对我们的心疼,而我们总是未能更好地心疼我们的至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