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

穷有穷愁富有富愁

穷有穷愁,富有富愁。读到元妃省亲这一回,似乎置身于香烟缭绕、花影缤纷的富贵风流之中。这种感觉从何而来?答案是,从礼仪形式上来。这让人想到,生活中,形式断不可少,有时候,形式本身就是内容。且看皇贵妃回一趟娘家,先要盖一座堂皇浩大的省亲别墅。到省亲这一天,先由太监考察议定,何处更衣,何处受礼,何处开宴,甚至指示贾宅人员何处退,何处跪,烦琐的礼仪程序,一项都不能少。到贵妃的大驾出来时,又有十来对红衣太监,骑马依次而来,垂手肃立。没有这些形式,便显不出至高无上的皇家威严。即如我等平民之家,只要家道过得去,也要在婚宴、生日宴、百日宴上张罗一番。就是穷家小户,逢年过节也总要想方设法热闹一番。这种世相,可以看作“死要面子活受罪”,也可以说是“人活脸面树活皮”。凡事一旦成风,人人都不得不从众随俗,被时风裹挟进去。

表面看来,贾妃省亲,可谓“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真个是让人心羡眼馋,富贵至极。但再看一家骨肉相见时的情景,又叫人感慨唏嘘,哭笑不得。贾元春见祖母和母亲时,欲行家礼,贾母等人忙跪下劝止。又听贾妃忍悲强笑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说这话时,自个儿也哽咽起来。再听贾政和元春父女的对话,更让人想到一句戏词:不受荣华不担惊。正如贾妃对父亲所言:“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父亲贾政的回答,说了一番天恩祖德的官场门面话,像是在演戏。想想这大富大贵的另一面,是时时忧灾恐祸。皆只为一家的尊卑成败都系于贾妃一身,而贾妃在宫廷的明争暗斗中,也活得战战兢兢、祸福难料。一般人都觉得,穷难挨,富好享,却不知穷有穷愁,富有富愁。有俗言道:宁可先穷后富,不可先富后穷。又说是,先苦后甜,天天过年;先甜后苦,犹如割股。割股就是割了大腿上的肉,那滋味可想而知。还有人说,人生是一部无论怎样构思也不能如意的书稿。这样看来,事若求全何时乐,还是有点欠缺,才有点奔头,才活得充实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