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聪明太过反为愚

此回启人之处甚多,择其要者,分述如下:

“女子无才便有德”,是说人的才识越广,机心智术越多,反不如无识无知,顺其自然,活得安然。但饮食男女天性怎可泯灭,书中说李纨青春丧偶,竟如槁木死灰一般,难道真个是心如止水不起波了。推其究竟,一是积非成是,使人不敢有非分之想;二是梦中荒唐醒来羞,却又难与人言。

这个衙门的差役——门子,看似是个一拨三转的机灵人,在上司贾雨村面前讨好卖弄,但他忘了聪明不可使尽的戒条,最后落了个被开销出局的下场。门子的表现,不过是看似精明。教人以恶等于授人以柄,知道上司徇私枉法的底,就成了上司的眼中钉肉中刺,成了贾雨村必欲除之的根由。聪明太过反为愚,启人深思。丫头英莲是恩人甄士隐之女,贾雨村在事关自己前程时,两利相较取其大,胡乱判了葫芦案。且以堂皇的理由——大丈夫相时而动、趋吉避凶者为君子——为自己辩护,实则报效朝廷是假,明哲自保是真。再者,“趋吉避凶”,意为近善远恶,这里却附会到人事上去,更是大错。

书中交代,薛姨妈带儿女进京时,不过四十上下年纪,想来王夫人也不过四十出头,却说“姊妹们暮年相会”,贾政也说“姨太太已有了春秋”。对此可有两解:其一,古谚语中有“人过五十不为夭”和“人过五十不买板——好大胆”之说,说明古人寿命短,年过五十不预置棺材,就成了违背常理的事。其二,也是老话中所说:“有钱四十称年老,没钱六十称英雄”。这里所说的有了春秋,是富贵人家自尊的口吻。

薛姨妈投亲住进了贾府,对王夫人说:“一应日费供给一概免却,方是处常之法。”此是通情达理之举。须知久客无主人,偶尔做客,主人拘于礼法,会客气相待,做客久了,礼法就难于常保。

薛蟠诨名“呆霸王”,生性奢侈,终日斗鸡走马,游山玩水。因此,贾府族中的纨绔子弟,莫不喜与他来往,“引诱的薛蟠比当日更坏了十倍”。跟着良善学好人,跟着巫婆学跳神,同类相聚,自有其道理。因而欲知其人,先观其友,大抵不差。

俗云:“有钱能使鬼推磨。”薛蟠依权仗势,纵凶打死了人,将人命官司视同儿戏,自认为花上几个钱,没有不了的。这又应了一句老话:天大的官司压下来,地大的银子碾将去。既然有钱能买命,那么,没钱者只有屈死不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