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一个吃喝玩乐的创业故事

——理发师可以为自己理发吗?

——不能。为什么这么问?

——因为,身为咨询师,不断有人问我,我是不是纸上谈兵,是不是只会指点别人,甚至是不是只负责说,不能为结果负责?

我是一个很直接的人,当然不服,一直想找机会反驳理发师悖论,或许,创业做一次实体经济会是最好的证明。

我是一名咨询师,服务设计咨询师。2003年,我离开通用电气(GE),创立桥中,一家创新咨询公司。公司成立至今,我们从产品设计转型到服务设计,服务过阿里巴巴、京东、华为、星巴克、可口可乐等。但是,总有人会跳出来,认为我们光说不练。

2007年,当我在比利时第一次喝精酿啤酒的时候,我就被精酿啤酒丰富的种类、迷人的风味和精深的文化所感动,而在当时的中国却极少有机会可以接触到精酿啤酒。“为什么不自己开一家以精酿啤酒为主题的酒吧呢?既可以满足我爱喝酒、爱分享的兴趣爱好,又可以尝试打破理发师悖论。”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变得一发而不可收。

2008年至2009年,我一边养育着一儿一女,凑足一个“好”字,一边和同样喜欢喝酒、收集好酒的丈夫Rudy做起了副业,在上海创立了用儿子的名字命名的酒吧——开巴,为国内消费者提供来自世界各地的精酿啤酒。

一般理想很丰满,现实都很骨感。

精酿啤酒漂洋过海而来,一方面运输成本高,另一方面保存时间短,对于设备要求高,前期投资大。此外,供应商对接、同业竞争、库存管理、食品安全等问题也让我们应接不暇。

以上还不是最难的。2008年的时候,精酿文化还非常小众,人们对于啤酒的看法还停留在一瓶5元左右,便宜而口味简单,以及经常听到的“啤酒肚”这样的调侃说法;啤酒文化并未得到开垦,消费者也还没有学会欣赏啤酒。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竟然有其他酒吧的人跑到我的店里大喊:“Nobody will drink your beer!”(“没人会喝你们的啤酒!”)

好在我一向心大,只是挥挥手,笑着回应:“Nobody drinks?We drink!”(“没人喝?那我们自己喝!”)心里却开始盘算如何用我们的长处将开巴发扬光大。

通过实践和努力,我们实现了一个完美的体验价值增长曲线。最终,开巴被百威英博颠覆性增长事业部[1]相中,成为其旗下ZX Ventures在中国精酿啤酒行业的第一个收购对象,获得高品牌溢价。我功成身退,而开巴团队则全员进入百威英博,成为百威英博颠覆式创新事业部的员工。

怎么做到的?

或许本书可以给你一个不一样的答案,给你讲一个服务设计改变商业的故事。

[1] 2015 年百威英博设立了颠覆性增长事业部,即ZX Ventures(简称ZX)。Z 代表Zythology,即啤酒研究;X 代表Experience,即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