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经济延续回稳趋势,但仍需发挥宏观调控稳定经济的作用

·全国制造业投资增速止跌回升,经济活跃度趋于上升,经济显现回稳迹象,但经济运行的内在根基仍非常不稳定

·城乡居民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增长

·CPI总体平稳,工业品供求失衡,PPI继续承压

第二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比第一季度环比增长2.0%,经济呈现总体回稳态势。从产业来看,第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超过第二产业0.6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达到46.6%,第三产业发展的独立性越来越强,稳定经济的作用将越来越大(见图1)。单从6月份来看,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9.2%,比5月份提高了0.4个百分点,包含工业在内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的回升,也有助于使经济稳定趋势得到延续。但是,由于上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的基数较高,加之经济内生增长动力较弱,未来一段时期要保持经济的稳定运行,仍然需要政府采取更加积极的宏观调控措施。

图1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变化

1~6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3%,较1~5月份回升0.1个百分点。6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都比5月份有所回升,特别是制造业投资增速,更是由5月份的11.9%提高至16.7%,迅速回升了4.8个百分点(见图2)。制造业中,6月份投资占比较大的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速都较5月份有了明显提高。相对于5月份,6月份经济回稳的内生性在增强,而且制造业投资的回升,也有助于未来工业产出的逐步提高。

图2 全国制造业投资月度增速

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4%,较5月份略低0.1个百分点。6月份,只有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增速下滑较为明显,金银珠宝、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以及通信器材的消费则有明显回升,其他项目的消费则相对平稳。社会消费保持平稳增长,一方面受城镇新增就业人员迅速增加、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较快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居民对未来的乐观预期,消费信心在逐步增强。图3是2010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二季度城镇和农村人均收入增速变化。

图3 2010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二季度城镇和农村人均收入增速变化

图4 CPI与PPI月度涨幅

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3%,比5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见图4)。从环比增速看,6月份CPI环比下降0.1%,尽管再度呈现环比下降的态势,但这种下降主要是由季节性因素导致的食品和服装价格增速的下降引起的,而且环比下降幅度较小,所以,CPI总体上维持了5月份的走势,总体相对平稳。6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下降,降幅较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但从环比看,PPI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较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这表明,当前工业品供求失衡问题仍然存在,总体工业运行形势仍然不容过度乐观。

(执笔人:吕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