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符为民急难病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
- 符为民 李运伦 王永生主编
- 878字
- 2021-04-16 11:37:13
(二) 临床试验证候确立依据和原则
中药新药临床试验首先要确立研究的新药主治的中医病证。确立治疗疾病的证候对新药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脱离了证候,所确定的疾病很难保证符合该药物所治疗的特定病理过程。因此,中医证候观察在中药新药临床试验中起着重要保障作用。
证候确立依据
(1) 新药的处方功效:
中药新药药味组成、配制和功效是确立主治证候的主要依据。一般说,中药新药药味组成是根据某病证辨证方法的文献记载和临床经验,遵循方剂配伍原则,以法统方,以方遣药,并经过药理学实验和临床实践和临床实践修订完善后定型下来的。
中药方剂主治的证候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根据方剂中君(臣)药的功能特点,以及佐使药的协同作用,以该方药的综合功效来确定的,例如四君子汤,参、苓、术、草,以人参为君,补益脾气,以茯苓、白术健脾燥湿,甘草和中。主要功效是补益中气,主治气虚诸证。四物汤,归、芍、地、芎,方中以当归为君,补血和血;熟地滋阴补血;白芍养血和营,以川芎活血行气。主要功效是补血和血,主治血虚诸证。两方合用,则为养气血、调营卫的八珍汤,治疗气血两虚证候。
目前有一种倾向,忽视全方整体功效和理论指导作用,堆药成方,有一味药,就有一种功能,就增加一种证候。如在治疗水肿症的处方中,增加一味活血药,就增加了治疗血瘀证功效;增加了一味理气药,就增加了治疗气滞证功效。实际上增加理气活血药,仅仅是调畅气血、助水下行。
(2) 疾病和证候协调统一:
疾病和证候密切相关。疾病是证候的综合和本质反映,只有在充分认识疾病的基础上,才可能对证候进行全面的分析。而证候是疾病在不同阶段的病理表现,反映了疾病某一阶段的特点。疾病和证候都是认识生命活动的科学方法,两者相辅相成,优势互补。应当是在辨病的范围内辨证,在辨证的基础上治疗。疾病对证候有统领作用,例如同是下焦湿热证,在膀胱炎、泌尿系结石、结肠炎及直肠癌就会有不同的证候表现,其治疗、疗效及预后也完全不同。因此,疾病与证候必须协调统一,疾病是证候确立的重要依据。
据此,《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中明确提出了双重诊断的要求,即中医病证和西医疾病的两个诊断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