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龟婿代表贵人吗?——从金龟换酒典故说起

大唐天宝年间,诗人李白已搬往长安生活。有一天他前往城中的著名道观紫极宫游玩,正在欣赏美景之际,突然遇到了一位老者,经人介绍才知道,这位老人就是写出“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高官贺知章。虽然大家是初次见面,可是两人一见如故,贺知章被李白清逸脱俗的气质深深吸引,听完李白的谈吐,读了李白的诗作,更是惊叹不已,连呼李白为“谪仙人”。这是什么意思呢?看过《西游记》的朋友都知道,天庭里哪位神仙犯了错,往往就会被贬谪到人间,那么也就是说,贺知章认为李白是神仙下凡,可见他对李白的欣赏。两人越谈越高兴,相约去喝酒,可是不巧的是,他们身上都没有带钱,顿时尴尬了。像他们这种身份的人,若要赊账,说出去都没人信。兴致高涨的贺知章干脆一抬手,解下腰上拴着的小金龟丢给店家,拿来抵了酒钱,这就是流传千古的“金龟换酒”的典故。

感慨这对忘年交的友谊之余,我们也不禁疑惑,贺知章的腰带上为什么会有一只小金龟呢?是不是一种作为吉祥物的装饰品?其实,这还真不是普通的装饰品,而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要说它,我们还得从另一种佩戴物——金鱼说起。

鱼符的起源

这里的金鱼是一种鱼形的佩饰,也被称为鱼符。在唐代,鱼符的材质有铜、金、玉三种。不管哪种,都不是普通人可以随便佩戴的,而是皇室成员和高官专用。它的外形像一条小鱼,但是从中间可以分为对称的两片,上面往往还刻着所有者的姓名和官品。说到这儿,有些朋友可能联想到了古代更有名的一种物件——虎符。

是的,鱼符在结构上和虎符很相似,必须拼合起来才是完整的。而且若我们追溯鱼符的起源,还真的跟虎符有些关系呢。

符是古人取得凭证的重要信物,尤其在军事领域应用十分广泛。虎符的出现,最初就是为了加强国君对军队的掌控。一半虎符在军营里,另一半在君王手里。若某位将军要带兵打仗,必须先去君王那里拿到虎符,再去军营核对,两片虎符拼合无误,士兵们才会跟他走。否则的话,就是国君的亲儿子来了,也未必能够调动军队。在战国时有一个著名的“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典故,就和虎符有关。除此之外,符在经济、政治领域当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根据《隋书》的记载,隋文帝杨坚于开皇九年首创鱼符制度,给各地的最高长官总管和刺史们发了鱼符,后来又给京城的五品以上的官员也发了。最初的鱼符为木质,后来改为更高级一些的铜质。唐朝建立之后,也继承了隋的这个做法。

鱼符的功能和等级

那么,为什么要发给官员鱼符呢?除了像虎符一样可以用于调兵外,唐代鱼符还有这样几个实际功能:

第一,官员上任。过去没有电话、网络,信息不够迅捷,地方官上任除了带上文书,还要从京城带一片鱼符,到了地方以后跟当地的另一半鱼符拼合,以证明自己是真的而不是半路杀害官员并冒充人家的歹徒。

第二,出入关卡。大家看古代电视剧,经常会出现进出重要关卡时查验腰牌的场景。其实在唐代,这样的事儿真有,只是查验的不是腰牌而是鱼符。

第三,外国使者的凭证。根据《新唐书》记载,唐朝的藩属国也会被赏赐鱼符,上面刻着国家的名字。若有使者想要到大唐来,就得带着鱼符以供检查。

唐代鱼符

想不到吧,一块小小的鱼符,竟然还有这么大的作用。不过这还没完,鱼符也是身份的象征,普通人根本看不见、摸不着。而且即便是在能够有资格佩戴鱼符的人当中,也会根据身份高低而在鱼符上体现出差别来。

在这个问题上,史书记载得很清楚,鱼符的作用就是“明贵贱,应召命”。仔细说来,皇太子佩戴玉鱼符,亲王们佩戴金鱼符,官员佩戴铜鱼符,所以只要看一下别人身上佩戴的鱼符材质就能知道对方身份。如果官员被皇帝召唤入宫,要靠鱼符来验证身份。

不过要看鱼符,还得麻烦一点把它从袋子里拿出来,这是因为唐朝时候还给鱼符配上了专门的包装——鱼袋,应当是用丝织品制成的小囊:三品以上的官员可用黄金装饰鱼袋,以下的只能用银。

总之就是,从鱼符的材质到外包装,里里外外都体现出森严的等级特点。

从金鱼到金龟

既然唐代用的是鱼符,为什么贺知章拿出来的却是金龟呢?这跟我国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有关。武则天代替李家,建立了大周政权。她为了彰显自己的不同,也为了开启新时代,做了不少的制度创新,甚至发明了许多过去没有的新字。在鱼符上,她同样做了调整,特意把鱼改成了龟,最高级的是金龟,三品以上的官员才能用。唐代诗人李商隐曾经写道:“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这里的金龟婿,指的就是身份地位高的老公,并流传至今。而贺知章身上所佩戴的金龟,就是源起。

可是随之而来的又有一个新问题。武则天退位之后,唐中宗即位,又下令把龟符改回了鱼符,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流行的也是鱼符和鱼袋,唐玄宗曾经多次给大臣赏赐这些东西。为什么贺知章没有把龟符换回鱼符呢?我们推测,到了玄宗时期,贺知章的金龟早已“失效”了,但毕竟它是曾经的至高荣耀的象征,所以老贺干脆把它当成吉祥物一样带在身边。

不管真相如何,解金龟换酒都是一桩豪举。贺知章去世后,李白专门写诗悼念,里面有这样几句:“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可见,在李、贺二人的短暂交往中,贺知章的慷慨给李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