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行赏须及时

  • 扫元
  • 江湖野人
  • 3048字
  • 2025-05-06 07:44:01

虽然私底下给了陈诚一通惊吓,但当着其他人的面,石山还是拉着陈诚的手,有说有笑地送出官厅,以示对麾下唯一“文官”的敬重。

待陈诚走远,石山独自回到室内,认真复盘今天发生的事。

站户复仇对象扩大化这事,确实是他故意纵容的结果。

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借此机会彻底清除反动的站赤上层,从而名正言顺地没收他们的财产,再以这些物资收买人心,扩充队伍。

除此之外,还有更复杂的考量。

乱世已经到来,有胆识敢搏命者,未尝不能拉起一支队伍争霸天下,但要想在乱世站稳脚跟,乃至笑到最后,首先必须掌控足以自持的力量。

不幸的是外乡人、降兵、反贼等身份标签,限定了石山获取力量的方式和手段。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发动没有先进理论指导的社会底层造反,一切只靠掠夺和破坏,肯定走不远。

穿越者掌握一些超时代的思想和知识,却没办法凭空变出大批人才和物资。

世界是物质的,再有脑子,没钱没人,也不可能成就大事,想造反成功,必然要借助掌握知识和人才的地主阶级力量。

但这些人能是傻子么,他们凭什么让你借鸡孵蛋?

别看石山出城这几天顺风顺水,队伍不断扩充,干掉了胡平仁一家,还打下一座站赤,可除了自幼相识的李武外,麾下众人和他的关系都不甚牢靠。

只是为了混顿饱饭的原健卒营兵、监控他的锐字营兵就不说了,主动来投的常铁头也是无利不起早,没有足够的好处,这帮人随时都可能不告而别。

实际掌控乡勇的陈诚、田昌才、邓礼等人更是带资入股的合伙人,只在徐州红巾军这面旗帜下,与石山开展有条件有限度的合作。

石山名义上是副千户,却不能绕过他们,直接调动更下层的兵卒。

万一哪天闹掰了,这些人带着亲族庄客回家,还可以继续做地主老爷和山贼马匪,石山却不一定能保住自己的小命。

还有,这一战赢得有些取巧,若不能趁机打破站户原有的社会结构,再加以整编消化,等他们看清了石山的虚实,还会不会老老实实听你摆布?

其实,陈诚的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争霸天下的本质就是争夺人心,为人主者当然要有大格局大胸怀大气魄大智慧,确实要以人为本,但以什么“人”为本,那就大有讲究了。

简单说,谁的屁股能和你坐一边,谁才是你的“本”。

除此之外,全是要拉拢利用、分化瓦解,乃至打击消灭的对象。

造反不是请客吃饭,别想雅致从容。

想在乱世活下去,首先就得认清乱世人吃人的本质,积极适应乱世生存法则,才能积蓄足够的力量,进而影响乃至改变历史进程。

非常之时,就必须行非常之事。

逼迫底层站户屠杀站赤上层以绝其后路,方向上没有大问题,有问题的只是手段过于粗糙,不应该所有事都亲自上阵。

类似这种脏活干多了,有碍名声,不利于日后招揽贤才。

石山也不能全然不顾陈诚等人的感受,毕竟他还需这些人为自己做事,从这点上讲,的确应该“下不为例”。

揉了揉有些酸胀的太阳穴,石山拿起陈诚送来的物资清单。

按照他的要求,清单以俗体字(已在民间流传的简化字)书写,除了少量字符需要结合上下文理解外,基本不影响阅读,笔记也很工整。

从中可以看出,陈诚明知石山没读什么书,也不敢糊弄,态度还是很端正的。

此战,共缴获皮甲七套,骑弓六张、步弓五张,粗制铁刀、短枪共计二百六十四柄,还有木盾、竹枪、草叉、套索等“兵器”若干。

钱粮方面,共有金、银、铜钱等,约合二千三百贯,宝钞四千二百六十贯,稻、麦、豆等九百六十九石,还有猪二十一头、羊九十二只。

另有驿马四十二匹,以及用于驾车的骡、驴、牛等大型牲畜共四十一头,还有九辆大车及相应数量的草料、鞍辔等物。

因芝麻李攻陷徐州阻断驿道,未得上官命令,楮兰、房山两站积压了一些未及转运的官用物资,其中价值最大的是一仓江南红棉布。

除了这些物资,还收获了一些“专业”人才。

元制,站赤归通政院和兵部统辖,地方上则由路府军民总管府直接管理,理论上不与州、县民户系统发生任何联系。

为确保站赤正常运转和日常生活所需,各站都有铁匠、木匠、泥瓦匠、修车匠、郎中、兽医等兼职站户。

即使暂时用不上这些匠人,也必须抓在手里,石山便安排陈诚对照站户籍簿,逐一清点剩余人丁并重新造册。

在此期间,闻四九已组织人手杀猪宰羊,准备犒赏将士,李武也将从站户上层家中查抄的宝钞、铜钱等财货全部搬到垛场高台。

战后叙功,不少人以为斩获最多的李武当是首功。

石山却明确指出“棋枰落子须应大势,行阵进退当随天象”,楮兰之战的目标是攻下站赤、缴获站内物资、收编所有站丁。

常铁头刺探敌情、参赞军略皆有突出表现,战斗中头脑冷静,发现敌军溃败迹象,就果断分割溃兵,打击敌军士气,为后续劝降提供了可能,应为首功。

李武功劳虽大,却偏离了这一目标,没有注意战场形势变化,但其紧盯战术目标,斩将夺旗,生擒王白音,可为次功。

孙逊、陈诚、闻四九、田昌才、童四儿、邓礼等人,各有贡献,分列其后。

除了李武有点小情绪,需要三哥事后安抚外,众人无有不服。

论功之后,便是行赏。

没有荣誉和理想,万事都只谈利益的团队注定走不远。

但对组建没几天的草台班子来说,论功行赏就不能只拿荣誉、理想之类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糊弄人。

对没啥见识的社会底层来说,跟着你就能吃饱饭,打了胜仗还能当场赏钱,有了缴获就能吃肉,比啥漂亮的口号都好使。

只要参战,就都有酒肉钱物小赏,服从命令坚决、阵斩、俘获表现突出者重赏,不幸战死、英勇负伤者另有抚恤……

大元疆域广阔商业发达,有限的贵金属产量难以满足市场流通所需,立国没多少年就废除了铜币只用交钞(纸币),规定两贯交钞可兑换白银一两。

但由于统治者贪婪无度一再超发交钞和宝钞,导致物价飞涨,富户私藏金银铜钱,暗中抵制纸币,交/宝钞兑换体系早已崩溃。

“红心营”这些时日缴获的钱财,除了交/宝钞,还有大量金、银器物和各色铜币,赏赐将士时避免不了夹杂使用。

铜币还好,币值稳定,就算改朝换代了也能用,没有人不喜欢。

交/宝钞因朝廷滥发,持续快速贬值,全拿这些纸币赏赐部下,妥妥地糊弄人。

为此,石山定下了以粮食为本位的赏赐体系,如人人有份的“参战奖”,便是一石粮食或等值钱物。

借着胜仗之威和血腥屠杀站赤上层的震慑,石山这次便没有再假他人之手,亲自将奖赏发到有功将士手里。

发放奖赏时,石山充分发挥记忆力好的长处,逐一叫出名字,点明他们的基本情况以示副千户对其很重视,并说上几句话以作勉励。

“龚午,你就一个人,今天拿了这么多赏钱,准备咋花?”

“俺要把钱交给社里,托他们帮俺看好爹娘的坟。”

“你不打算回村了?”

“俺家是逃荒到柳湖的独姓,没田没地,世道也乱了,回去没甚前途。俺想明白了,以后就追随副千户,搏一个前程!”

“好!”

“陈大眼,你小子当日在庄内有胆收老子的刀,今日杀敌咋落到了后面?”

“俺,俺腿肚子抽筋。”

“哈哈,想要重赏,下次可别再抽筋了。”

“副千户放心,俺下次肯定不抽了!”

绝大部分的庄户终身不出村社周边十里,一辈子见过最大的“官”,就是县里下来收税派役的小吏。

这些人个个如狼似虎,对庄户人家恨不得敲骨吸髓,哪里会像石千户这样,能记住他们的姓名和家世,还能亲切拉家常?

由是,仅仅过了几天,庄丁们再看石山的眼神,便多了一份敬畏和亲切。

收买人心这事,自然是越多越好。

破敌有功的“老兵”吃肉得赏赐,刚刚弃暗投明的“新兵”也能喝汤啃骨头。

这些人的家小都在站内,一直扣着既无必要也容易引发变故。

石山当场挑出吴六斤、曾兴等复仇积极分子为骨干,命他们各自挑选三五不等的站户作为自己的“同队”,登记后,就可以领到五升粮米与家人团聚。

只待明日攻下房村站,他们也可以过上打了胜仗就能吃肉领赏的“好日子”。

当然,外松内紧,该做的防范还是必须做。

宵禁、明暗哨部署、全区巡逻等措施一样都不能少。

若有违禁,该杀的人,也一点不能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