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沧海月明珠有泪:唐诗,我的浪漫情怀
- 谢柏
- 1170字
- 2025-03-26 15:19:12
唐诗中的陈子昂
陈子昂(公元661年—702年):唐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西北)人,字伯玉。少年使气任侠,后发愤苦读,中进士。上《大周革命颂》,为武则天赏识,授麟台正字,迁右拾遗,上书言事,不畏权贵。他曾反对袭击蜀地西边羌人,反映蜀民疾苦,后随建安王武攸宜讨契丹,后解职回乡,被诬下狱,忧愤而卒。在诗歌艺术上,陈子昂标举汉魏风骨,反对齐梁以来绮丽文风,诗风刚劲质朴。
登幽州台[50]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51],
独怆然[52]而涕下。
公元696年,东北的契丹族叛乱,连续攻陷冀州、幽州和营州。陈子昂作为同州刺史建安王武攸宜的参谋,随军北伐。
武攸宜不懂军事,又不采纳陈子昂的意见,连遭失败。陈子昂忧心如焚。一天,他向武攸宜请求率一万兵马为前部,抗击敌人。武攸宜不但不听,还把他训斥了一顿。过了几天,陈子昂又一次献计阻击敌人,武攸宜更是大发雷霆,把他从参谋降为军曹,不让他过问军机大事。
陈子昂见自己空怀报国之心,却无用武之地,满腔忧愤,一筹莫展。这天,他来到幽州台上,想起战国时期燕昭王重用上将军乐毅,在这里大破齐军、洗雪国耻的故事,不由得感慨万千,吟出了这一千古绝唱。
度荆门[53]望楚
陈子昂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54]。
巴国[55]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
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唐高宗开耀年间,陈子昂应试未中,心情郁郁不乐。他自知初到长安,不为人知,是应试未中的重要原因。
一天,他在街上看见有人在卖古琴,价格非常昂贵,围观的人很多,可就是没有人知道这琴的妙处,更没有人想出高价购买了。
陈子昂灵机一动,出了一千万钱将古琴买了下来,并且宣布次日将在自己家中公开演奏。
第二天,人们如期而至。陈子昂大声宣布道:“我是蜀人陈子昂,有诗文百篇,却不为人知。这张古琴不过是供消遣的乐器,却价值千万,实在是太不公道了。”他越说越激愤,竟高高举起古琴,当场把它砸碎了。接着,陈子昂把自己的诗文,一一赠送给来人看,其中就有《度荆门望楚》一诗。
由于他的诗文确实写得不错,又加上来人的宣传,一日之内,陈子昂的声名就传遍了长安城。后来,他在24岁那年考中了进士。
燕昭王
陈子昂
南登碣石馆[56],
遥望黄金台[57]。
丘陵尽乔木,
昭王安在哉?
霸图怅已矣[58],
驱马复归来。
燕昭王是战国时期北方燕国的国君。即位时,国势衰微,动乱不断。燕昭王深知要治理好国家,最重要的是人才。
一天,燕昭王将自己的心思告诉给郭隗,郭隗毫不客气地说:“你想招来贤者,应该有实际行动,请从尊重我开始吧!我这样的人尚且被你尊重,那些胜过我的就会纷纷前来了。”燕昭王觉得有道理,就尊郭隗为老师,为他修建了公馆,还筑起了高台,置千金其上,表示尊崇礼遇的诚意。
消息一传开,邹衍也从齐国来到了燕国。燕昭王以盛大的礼仪欢迎他的到来,并修建了碣石馆让他居住。由于燕昭王诚心求贤,不久,又招来了乐毅等贤豪之士,从此,燕国迅速强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