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
段引鹤耐心的继续安抚,“你还可以来啊,考研考我们学校,开学之后我帮你问问研究生学姐学长,看看他们有没有复习资料,往后几届我都帮你要,让李齐澜也去他们学校要。”
秦湘想起他俩的截图,明明他们可以同一所学校的,还是分开报,“对哦,你们为什么不报同一个学校。”
段引鹤看似漫不经心地说道,“他想做第一名。”
他看着秦湘,过了片刻后补充,“我也想。”
“真好。”
“带你出去转转?”
秦湘坐在原地,沉默不语。
“如果复读再来一次呢?艺考的人还是有很多为了进自己理想的学校选择复读的。”
秦湘摇了摇头,“压力太大了,不确定因素也很多。”
段引鹤看了一眼手机,快速的回复了几个字,“你已经很棒了,你可是艺术生爆改纯理。”
“我没得选。”
“你现在的学校,专业都很好。我用文化分去报还考不进你这。”
“你有更好的选择呀。”
“你也同样做出了最好的选择,没有为了去朔北而放弃更好的选择,你一定不会后悔的。”
但愿吧。
“我饿了。”
“走吧,我带你去吃点东西,小李和小葛在西餐厅等我们,小李请客呢。”
在段引鹤半拖半拽下,好说歹说终于是出门了,他示意秦湘妈妈没事,已经哄的差不多了。
李齐澜服务也很是周到,那时候叫车软件还在推广中,他也算是紧跟潮流,直接叫了辆车到他们小区门口。
约莫半个小时后,四个人整整齐齐的坐在店里。
李齐澜上来就直接邀功,“怎么说,小的是不是服务的很到位。”
葛予晴一边翻阅菜单,一边漫不经心的回,“李总今天很阔绰,我想先来一份128的龙虾汤可以吗?”
段引鹤也一样,“你太保守了,我要一份599的干式熟成西冷。”
李齐澜咬牙切齿,“我是让你们来吃饭的,不是来杀猪的。”
秦湘:“m9的菲力可以吗,李少。”
如果可以时光倒流,他一定不会说今天自己请客,本来刚从香港回来就穷酸的很了。
李齐澜举手示意服务员,“好的姐。您好,一份m9菲力5分,一份干式熟成西冷5分,两份m3眼肉7分,一碗龙虾汤,一份凯撒,一份蟹肉饼。还有两个蘑菇汤一个罗宋汤,一块黑森林蛋糕一块芝士蛋糕。先这样谢谢。”
这一套行云流水的点餐,几人待服务员走之后竖起了大拇指。
葛予晴拿起水杯,“李总破费了,都在水里了。”抬头一饮而尽。
段引鹤和秦湘见状,也拿起茶杯。
段引鹤:“李总今天格外的帅。”
秦湘:“沾李总的光,我也是吃上细糠了。
说完,两人一同饮尽。
“首先,哥一直都很帅,其次,你们正常点。”
服务员正好将点单的小票拿过来,段引鹤拿到手中仔细的端详,“李总,你怎么知道我想吃黑森林。”
李齐澜一把抢过小票,他太了解段引鹤了,他只是表面斯文,实际上腹黑的很,眼睛一转就没憋什么好屁,“上一边去,那是哥给两位美女点的,你想吃自己买。”
段引鹤抬头看向天花板,佯装叹气。
葛予晴:“你今天是我认识你这么多年来最帅的一天。”
话还没说完,就疯狂冲李齐澜使眼色。
李齐澜自然是心领神会,“段哥说,你也去京南了?”
该来的还是会来的,总归是要坦白的。
“嗯,京南科大。”
李齐澜抬起双手就是一顿鼓掌,“牛啊湘姐,不鸣则已,一鸣就是985。”
葛予晴立马拿起手机,在地图上搜索起来,一边打字一边雀跃,“太好了!你也在京南!我搜一下咱俩学校有多远,又可以一起玩了嘿嘿。我还以为我得一个人孤独的在京南,还怕你们四年再创个小群呢。很近诶想想!我们中间就隔了一个学校。”
李齐澜:“你俩到底是好姐妹啊,都不用约好还能一起到一个地方。不像我跟某位老狗,二选一都能分道扬镳。”
其实葛予晴也没想到自己会去京南,她原本的第一志愿是朔北经贸。直接报经贸也是能上的,临报考了自己把志愿改了,不知道从哪儿看来说京南财经今年有希望捡漏,她想着,朔北经贸就是个普通的大学,但是京南财经高低是个双一流,她这点分按往年来说是没有一丁点机会的,那报了就当玩玩。
谁知道最后还真的被录取了,她想再去找到自己当时看的帖子都找不到了。
段引鹤:“没办法,有的人怕被我比下去,愣是不敢问我怎么填的。”
李齐澜:“我诶,我什么人会怕被你比下去。别到时候我进步的太快,你这位天才被我比下去了,心理落差太大一蹶不振。”
段引鹤:“你要是长得有你想的一半好,也不至于只会做梦。”
李齐澜:“行了,什么都别说了,你的那份自己付钱。”
秦湘:“你俩学校也就相距30公里,都在朔北能远到哪里去。”
李齐澜附和:“嗯,也就地铁一个多小时。”
段引鹤:“挺好的,保持适度的距离。避免我们相看两生厌。”
李齐澜:“你最好大学四年都别找我。”
葛予晴:“上大学之后,我们就南北两地分开了。大家都会有新的社交圈,新的朋友,新的故事。不知道我们四年之后会怎么样,借此机会,祝我们,前程似锦。”
秦湘:“当然!在哪里我们都是朋友!”
李齐澜:“别搞得这么悲伤,又不是以后桥归桥路归路真这么分道扬镳了。咱们应该高高兴兴的,寒暑假还回杭城呢!”
作为准大学生,大家都很期待未来的故事,新的学校,新的专业,新的朋友,新的一切。这是一个崭新的开端,也是每个人生命中第二章节的序曲。
京南距离杭城并不远,坐高铁也就两个小时,同样的杭城到朔北飞机也是两个小时。
在某种层面上,他们去的地方和杭城的距离都是两个小时。其实他们从未分开。
正式进入大学校园后,一开始他们还是会热络的联系,像是有分享不完的新鲜事,但这也只是一开始。
朔北和京南就连城市调性都不一样,他们又怎么可能还和高中时期步调一致那般无话不谈。
秦湘和葛予晴从一周一聚到了一月一聚,段引鹤和李齐澜虽然学校相距甚远,但是能经常混在一起,美其名曰交流心得。
大数据的课比秦湘想象中的要难很多,靠努力就可以学好的东西很少,很多都是需要有一定的天赋去带动理解的,她好像没有这种天赋。
为了追赶上同学的进度,她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在专业上。入学时为了自己的履历更漂亮,她毅然加入了学生会,每天就学习和学生会两个事情她都有些忙不过来。
社团纳新日她诧异的发现,这里根本没有话剧社。她热爱的事情正在一点点从她的生活中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源源不断的各种琐事。
她好像逐渐被同化了。
她不再能迅速理解到朔北组的生活,不再积极的想要去探索。
每天看似不同却又重复的生活令她变得麻木,就好像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每天都在过着流水线般的生活。
他们会约着寒暑假要见面,但大三开始,朔北组要准备作品,京南组也在努力考学,他们的联络越来越少。
大三那年,正式成为党员之后,在家人的建议下,秦湘决定尝试一下选调生考试。
本来就因为压力大、事情多,鲜少在群里说话的她,这一回是彻底不说话了。
一整年,她除了上课就是泡在图书馆,所幸有个室友要考研,她们俩一起去图书馆也不算孤单。
她不太清楚选调生究竟是要做什么,但这对于她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葛予晴在同学的刺激下,下定决心要出国读研,做了半年的背提,考了5次雅思终于是刷到了6.5分。
段引鹤此时已在电影上崭露头角,一部《大雪将至时》让他在微博热搜上挂了好些天,那一条“段引鹤,杭城人。朔北电影学院导演系第一名,朔北传媒大学导演系第二名。”也再一次被送上热门。
李齐澜也一样。他和段引鹤同期发布的《东逝水》也极具影响力,刚上线就获得了数千万播放量。
他们各自人生的轨道似乎都在朝着最好的下一站前进,一路上风光无限。
毕业前,秦湘如愿考上了选调,在街道下沉两年后调到了区委宣传部。
同时,葛予晴硕士毕业后又申请了博士,继续留在海外再肝几年学术,按照她的话来说,反正现在的就业风气也不好,硕士也难找工作,她直接去申请了经济学博士,还能在学校多待几年。
万一自己不能按时毕业,那就呆的更久了。
段引鹤和李齐澜一起注册了公司,本就小有名气的他们更是被大家看好,他们一定会成为新一代导演的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