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汉文帝刘恒
- 评价古代皇帝被历朝历代的人看见
- 作家TJHd6t
- 2506字
- 2024-07-27 08:48:44
今天要讲的这个皇帝本是一个蕃王,与皇帝之位毫无关联,但历史的巨轮总是出人意料地转动着。公元前 180年,汉高后八年,吕后去世,一场惊心动魄的政变随之爆发。忠于刘家的忠臣们奋起反抗,一举推翻了吕氏诸王的统治势力。然而,面对空空如也的皇位,众人陷入了沉思:谁将成为下一任皇帝?就在此时,有人想到了刘邦的第四子代王刘恒。他就是后来被称为汉文帝的刘恒。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刘邦在亲征平定代地诸侯陈豨的叛乱后,册立八岁的刘恒为代王,都于晋阳(今山西太原)。其后刘恒在他就藩代地的十五年间,与民休息,发展生产,恭俭作则,代地由是大安。另一方面,汉初复杂的政治环境和母亲的悉心教导,养成了谨慎沉静的性格。更重要的是,这为即位后成功应对功臣问题与施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老四?老四当了皇帝了,嗯,不错,那孩子仁慈,会是个好皇帝的,你说我说的可对啊”刘邦向身旁的侍女问到
“是是是,陛下说的都对”
吕后死后,刘邦的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皇孙朱虚侯刘章兄弟携手诛灭了吕氏势力,商议由谁来继承皇位。考虑到当时吕后立的小皇帝刘弘不是汉惠帝的后代,不符合皇位继承的法统,评估了诸王和外戚势力后,相中了宽厚仁慈、名声较好的代王刘恒。于是派出使者去接刘恒到长安继承皇位。
刘恒见到使者,开始并不是很高兴,反而引起了疑心,属臣们也意见不同:代国郎中令张武等认为有诈,提议以有病不能前往为由推辞,以观察情况的变化;而中尉宋昌力排众议,认为刘氏江山稳固,不必有所顾虑。刘恒决定用占卜来决定吉凶。结果达到一个“大横”的占卜结果,这个结果表明:大横所裂的纹路很是正当,卜卦人马上即位做天王,将家族的伟业光大发扬,就像夏启延续夏禹那样。卦师向他解释天王即是做天子,比一般的王要高一级。
于是,刘恒初步决定入京即位。为了以防万一,刘恒在向长安进发的过程中,步步为营,深怕中计,丧命黄泉。一是派舅舅薄昭,先到长安探听虚实,二是到离长安城五十里的时候,派属下宋昌先进城探路。宋昌到达渭桥,丞相以下的官员都来迎接。宋昌到高陵回报刘恒,于是刘恒行进到达渭桥,群臣以臣礼拜见刘恒,刘恒亦谦逊回拜。太尉周勃进言说:“要求赐片刻时间秘密禀陈。”宋昌说:“要是太尉所陈的是公事,就请当着众臣的面奏;要是所陈的是私事,王者是无私的。”太尉周勃就跪着送上天子玉玺。刘恒辞谢说:“请到京都代邸再议。”最后,小心的刘恒终于在陈平等众大臣的拥戴下,进入代邸商量,期间刘恒西向两次辞让、南向三次辞让,在五让天下后,终于同意即皇帝位。随后刘恒让刘兴居清理宫掖,确保万无一失,才住进了未央宫。选择良辰吉日,继承了皇位,是为汉文帝文帝即位后,便开始励精图治。他深知百姓生活的艰辛,于是减轻徭役和赋税,还亲自耕作,为天下人做出表率。
同时,文帝也注重人才的选拔和任用。他广纳贤才,不拘一格,许多有才能的人都得到了重用。
在文帝的努力下,国家逐渐安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他的仁政也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和拥护,成为历史上备受称赞的明君之一。
“哈哈哈。你看你看,我就说嘛,老四会是个好皇帝的”
汉文帝为大汉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保证了武帝北代匈奴,可谓是千古一见的圣贤之君
然而…
“怎么了,我大汉不会又被外戚专了政了吧”刘邦一脸焦虑的不断徘徊
西汉初期,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采用道家思想治理国家,采取宽松政策,让人民得以安居乐业,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但同时也导致诸侯王势力恶性膨胀。这些诸侯国拥有广阔的领土、众多的人口和强大的军事力量,逐渐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重要因素。
随着时间推移,诸侯王们开始对汉朝的统治构成严重挑战,其中以吴王刘濞最为典型。他通过铸钱煮盐等手段积累大量财富,并招募流亡者组建军队,积极准备与朝廷对抗。此外,其他诸侯王如楚王刘戊、赵王刘遂等人也蠢蠢欲动,企图谋取更大权力。
文帝三年(公元前 177年),济北王刘兴居趁匈奴入侵之机,起兵反叛,成为第一个公开反对汉朝的诸侯王。虽然这次叛乱规模较小且迅速被平定,但却揭开了同姓诸侯王与汉廷之间长期斗争的序幕。此后,淮南王刘长因不满自己的地位和待遇,于文帝六年(公元前 174年)再次谋反。然而,这一计划还未实施便被朝廷察觉,刘长最终被废黜并流放至蜀地,不久后饿死在路上。
这两次叛乱表明,同姓诸侯王与汉廷之间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尽管文帝采取了一些措施来缓解局势,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随着时间推移,这种矛盾不断加剧,最终演变成七国之乱。这场大规模的内战给汉朝带来了巨大损失,也促使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王势力,以确保国家稳定和统一。
虽然如此,但也不能没掩盖住文帝的光彩
文帝深知同姓诸侯国对中央政权的威胁,他决心采取措施削弱他们的实力。他一面运用智慧和谋略,与诸侯王们周旋,化解他们的敌意;一面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积蓄力量。
在文帝的精心策划下,一场变革悄然展开。他逐步收回了诸侯们的部分权力,限制他们的封地和兵力,同时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诸侯们察觉到文帝的意图,不甘示弱地展开反击。一时间,朝堂之上风云变幻,暗潮涌动。但文帝始终保持冷静和坚定,他凭借着卓越的政治才能,在这场权力的较量中渐渐占据上风。
“昔汉文帝将起露台,而惜十家之产。朕德不逮于汉帝,而所费过之,岂谓为民父母之道也!”唐朝的李世民不禁感叹到
在文帝的努力下,中央政权日益巩固,同姓诸侯国的势力受到有效遏制。百姓们感受到了国家的稳定与安宁,纷纷对文帝表示敬佩和拥戴。
文帝不仅在政治上取得显著成就,还关注民生福祉。他轻徭薄赋,鼓励农业生产,使得国家经济逐渐繁荣起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秩序井然。
然而,文帝的身体却在长期的操劳中日渐衰弱。他意识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于是更加勤奋地处理政务,希望为后世留下一个更加繁荣富强的汉朝。
最终,文帝在病痛的折磨下离世。他的功绩被后人铭记,成为汉朝历史上光辉的一页。而他所推行的政策和制度,也为后来的汉武帝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刘恒
文冶98,武功80,政治99,文化88,功绩90
共计455,非常高的一个成绩了
惶惶入主未央宫,邦本初心贯始终。
简政清刑筹国是,轻徭薄赋济民穷。
陈平负重金瓯固,周勃诛奸宇内丰。
最是榻前尝母药,至令千载孝心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