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坎离诀

“李承天,难道你就是传说中的丹道天命之子?”

“百年难得一遇的炼丹奇才?”

孙玄圃饱经沧桑的内心,情不自禁的涌起阵阵惊涛。

此时李承天对他的震撼,比方才看到八仙长寿丹变成上品灵丹,还要强悍。

上品灵丹,只是让他一时不可思议,此时李承天若一次炼成灵丹,可就是完全让他为之钦服,为之疯狂了。

“若如此,我药王宗,必名扬天下,海内称雄。”

“乃至千秋万载,成为绝世仙宗。”

“好好好,小子,把这一炉丹炼成吧,让我好好看看你身上这惊世骇俗的丹药天赋与气运。”

孙玄圃由惊转喜,情不自禁的走近李承天,来到李承天身后,满眼看亲生儿子一般的热切慈爱,看李承天静静烧火。

李承天对孙玄圃来到他身后,毫无所知,只是默默的按着自己对炼丹冷火温火炎火死火的理解,看火添柴。

他对这次炼丹,并没有什么想法,唯一想的,也是开始炼丹时,心中想的最好不要炼成,以免让他表现的太好,真被安排上嫡传弟子这一烫手山芋。

他也觉得自己不可能炼成,毕竟炼药术的熟练度最低,才二级,附带的功能,也不是增加炼药成功率,只是增加爆品率。

爆品的前提是的成功炼制。

以他的炼丹经验,他觉得他不可能炼成。

炼不成,就无所谓什么爆品不爆品。

这般去想,没烧多会儿,他就不再担心自己炼成丹药,粘上嫡传弟子这一危险身份了。

只是遵循自己从小烧火的习惯,看着火,随意的加柴添火。

他却不知道,正是这份随意,让他本就具足的心,开始发挥作用,让他契合自然,达到了完美控火的境界。

这是一个极其玄妙的状态。

如同庖丁解牛一般,目无全牛,游刃有余。

这也是他前两次烧火做饭,却成功炼药的原因。

只是他现在境界低,未曾修炼入门,不知这些奥妙罢了。

忽然一阵彩光出现眼前,映着火光,将他这本心天理具足的合道状态打破——

【水火既济,功参造化,八仙长寿丹功效提升十倍,通经开窍,益寿延年,达到灵药品质,炼药术熟练度+100】

他竟然真的炼成了灵药。

“我天!”

李承天看着眼前的熟练度提示,满眼不可置信的吃惊。

“竟然真成了。”

“虽然药我挨个抓的,可量我却是随便蒙的,而且没有一味是爆品的,都是普通药材,就这样也能行?”

“真不知道,是我运气爆发了,还是天意弄人。”

“我想爆品的时候,怎么都不爆,我不想爆品的时候,偏偏就教爆。”

“难不成这是薛定谔的爆品?是量子纠缠态?”

“老天故意捉弄人?”

“我越想得到就让我越不能得到,我越不想得到就让我越能得到。”

“无语。”

“这下完了,灵药炼成,我必一举成名,又是在师父眼皮底下,这嫡传弟子是定死没跑了。”

“以后要小心谨慎,好好跟诸位师兄打好关系了。”

他心思万千,感慨莫名,虽炼出了灵药,却并不开心。

“成了。”在他背后的孙玄圃,却是开心无比,精熟的炼药经验,让他仅凭嗅觉,就知道了李承天炼成了灵药。

“好徒弟,你真是让为师惊喜不断。”

孙玄圃忍不住赞出了声。

“你这一炉药,虽然药引普通,但在你的炼制下,药性浑和一气,让你炼成了灵药。”

“这等炼药天赋,亘古未闻,实在匪夷所思。”

“啊?”李承天故作惊讶,回头看向孙玄圃,“师父,你说我炼成灵丹了?”

“只是灵药,还未成丹。”孙玄圃笑了笑,“你且稍等,待这火死炉冷,炉中水火之功,将灵药交融玄化灵通,如珠露一般凝结,丹也便成了。”

“原来是这样。”李承天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丹从丹炉里出来是圆的了。

如珠露一般凝结,水珠露珠,可不就是圆的。

“这炉丹,等出炉了,你全部带走。”孙玄圃满眼欣慰的看着丹炉,“你这炉八仙长寿丹,虽然是初入灵品,可也功效强大,经常吃,不仅能让你寿过百年,更能助你打通经脉,开启灵窍。”

“进入仙途。”

“这么厉害!”李承天继续露出惊讶的神情,假装自己对丹药一无所知,“没想到,我竟然真能修仙!”

“你如此天赋,若好生安稳在丹药一道,勤勉修炼,修仙自是不在话下。”

“乃至你得道成仙,飞升仙界,也都是轻而易举。”

“呵呵,择日不如撞日,我现在便传你我们药王谷至高妙诀,坎离诀。”

“你好生记下,回去只管潜心参悟修炼,不要声张显耀。”

“多谢师父赐下宝诀。”李承天忙向孙玄圃跪拜行礼。

虽然不希望自己现在就成嫡传弟子,招致药王谷众弟子嫉恨,但事已至此,他也只能硬着头皮顶上。

眼下孙玄圃又要直传药王谷至高妙诀坎离诀,这妙诀在看过许多修仙小说的李承天耳中,一听就是修仙功法,能让他开始修仙。

能修仙了,只要默默潜修,快速修炼有成,实力境界提升,便不用再担心谷中师兄们的嫉恨了。

“你且附耳过来。”

“是,师父。”

李承天乖巧凑近孙玄圃。

孙玄圃笑着在李承天耳边,将坎离诀讲了出来——

太清留下坎离诀,四字凝神入气穴。六月俄看白雪飞,三更又见日轮赫。水中吹起藉巽风,天上游归食坤德。更有一句玄中玄,无何有乡是真宅。

……

李承天默默听完,虽勉力记住,但只觉玄奥难懂,并不知其中深意,又如何修炼。

“是师父没讲解,还是我悟性不够。”

他心中不由暗自猜想。

“俗话说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恐怕就是我悟性不够的原因。”

“我记得禅宗六祖慧能,没读过书,连字都不认识,只是听人说了几句佛经,就领悟了佛法真谛。”

“我如果有悟性,肯定也不用讲。”

“看来要找能提升悟性的方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