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上坟

一家人在李秋生这里,完全不拿自己当外人了。

大吃大喝。

这也就是李秋生来钱容易,而是不是那种小家子气的人。

不然,一般人是真撑不住这么个吃法。

一大盆排骨炖萝卜,一会儿的功夫就见底了。

酒倒是没喝太多,毕竟下午还要去上坟。

真要是醉的连坟都上不了,那肯定让人笑话。

中间大伯也过来了。

他已经吃过饭了。

见李秋生这边蒸的米饭,炖的排骨,大伯便也坐下喝了一杯。

吃饱喝足,大伯跟三叔他们就回去了,临走的时候,跟李秋生说下午别睡太死,四五点的时候还得去上坟,上完坟回来,晚上一块到大伯家吃饭。

李秋生答应一声,又说上坟的时候,鞭炮爆竹他带着行了,大伯跟三叔就不用带了。

三叔就笑着问他,还有多少鞭炮爆竹。

李秋生说还有的是。

三叔就说,那便多带点,下午去坟地,他们家也风光风光。

李春生跟李冬生都很兴奋。

在家里放鞭炮,也就周围这些邻居能听得清是谁家放的,稍远点的就不知道是谁家放的了。

顶多是过后打听一下是谁放的。

那种心理上的得意畅快,就差了许多。

在坟地上就不一样了。

大年三十傍黑天的时候,全村家家户户基本都要到坟头上烧纸放鞭炮。

谁家放的多,谁家放的少,大家可就全都看见了。

这个风头儿可就出大了。

别说是李秋生他们这个年纪的了,就是三叔这个年纪的,都很享受这种出风头儿的感觉。

往年,最出风头儿的肯定是陈修礼那一大家子。

他们家人多,放的鞭炮也多,砰砰啪啪的得放个半拉小时,其他人都只能满含羡慕嫉妒的看着。

今年,这个风头儿该轮到李秋生出出了。

大伯他们离开之后,李秋生便关上门,先去小世界里睡了一觉。

醒来后,又干了点活儿,把鸡羊喂了喂,鸡蛋拾了出来。

话说他现在这个鸡群的规模是日渐扩大。

每天下的这些鸡蛋,他也来不及拾。

而且就算是拾了,这几天没有集也卖不了,只能腌着。

家里那都快一缸的咸鸡蛋了,一年都吃不完。

就只能由着这些鸡孵化。

现在大的小的加一块,已经三四百只鸡了。

光喂粮食肯定是不行了,根本吃不起。

但好在现在是春天,小世界里漫山遍野的都长满了野草,草地里还有些不知名的小虫。

把这些鸡直接往草地上一放,自己刨食吃就行了。

也不担心这些鸡跑远。

鸡这个东西,有一定的领地意识,而且母鸡一般都会守在公鸡周围,轻易不会跑太远。

李秋生搭那些篱笆围墙,主要是为了圈住羊的。

拾了几个鸡蛋,李秋生又去地里看了看。

那些蔬菜瓜果,陆续的开始有成熟的了。

李秋生就摘了点茄子黄瓜西红柿,留着自己吃。

玉米跟谷子也快了,玉米都已经结出棒子了。

只不过,这些玉米的个头儿都不高。

普遍也就到李秋生的腰部。

结的棒子也都不大,剥开几个看了看,玉米粒也不是很饱满。

跟前世那些能长两米多高的高产玉米没法比。

前世那些高产玉米,一亩地能产一千四五百斤,而李秋生种的这些玉米,撑死能产个六七百斤。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现在的这些玉米种,可不是前世那些杂交出来的高产玉米种。

而且,现在也没有前世那么多的化肥。

李秋生这里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小世界这边是头茬儿种玉米,而且土地肥沃,雨水充沛,气候也很事宜。

像是外面的那些玉米,一亩地普遍也就产个四五百斤,有的更是只有三四百斤。

小麦的产量更低,普遍在个两三百斤。

这也是为何这年头儿好多人都吃不饱饭。

直到那些杂交的高产品种出来之后,再加上大量使用化肥,农村这边才真正过上了馒头自由的生活。

不过,李秋生并不打算在小世界里栽种杂交粮种。

杂交粮种产量是高,但有一个很严重的缺陷,那就是没办法自己留种。

自己留的种子,第一年还好点,从第二年开始,产量是急剧降低,甚至都有绝产的。

还是现在这些原始种子好,可以一直自己留种。

而且,通过优中选优,也可以慢慢提升产量,只是不如杂交品种那么高罢了。

反正李秋生这里最不缺的就是地了,亩产低点就低点,也无所谓。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李秋生总感觉那些杂交粮食吃着不如这些原始品种的粮食香。

他也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纯粹是自己感觉。

他现在吃个玉米饼子,就感觉很香,而前世在市场上买的那些玉米饼,一点玉米香味都没有。

馒头也是。

在小世界里呆了两天,估摸着外面时间也差不多了,李秋生便从小世界里出来。

顺便将鞭炮爆竹都拿了出来。

还是那满满一炕的鞭炮爆竹。

数了数,大地红还有十挂,一挂还没放。

土鞭炮还有三十多挂,当初是买了五十挂,中午放了十挂,之前给了李冬生几挂。

大炮仗还有六七十个,二踢脚一百个,一个还没放。

大地红留着晚上在家里放就行了,这东西放完之后,落一地红纸,图个喜庆。

那三十多挂土鞭炮,可以带二十挂去坟上。

这已经很多了,往年陈修礼他们家,顶多是带个十挂八挂的。

两块钱一挂呢,陈修礼他们家也不舍得放太多。

另外,那大炮仗和二踢脚,可以多拿点。

这东西震天响,到坟地一放,绝对把其他人都给压下去了。

而且这东西在家里放太响了,中午放了那几个,震的李秋生耳朵嗡嗡的。

还是到外面放的好。

李秋生准备带五十个大炮仗,另外再带五十个二踢脚。

拿了三个编篓子,一个装土鞭炮,一个装大炮仗,一个装二踢脚。

装好之后,李秋生便拎着三个编篓子,来到大伯家。

上坟用的其他东西,就用不着他准备了,三叔跟大伯他们就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