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却有种不好的预感,总觉得王允似有图谋。
进驻萁关的当晚,杨凤就来找杨彦了:
“王允有没有让你带兵入京?”
刚冲完凉,衣服都没穿,正披着毛巾的杨彦有些懵。
“这时候你来找我不合适吧。”紧了紧身上的毛巾,杨彦道。
杨凤摊手,一脸坦诚道:
“可我没带武器啊。”
杨彦瞬间有种话不投机的别扭,他接了亲卫送上的袍子,冲着杨凤抖了抖,道:
“你要看我穿衣服?”
杨凤这才意识到不妥了,她有些精神大条的背过身去,道:
“你快穿上就是了。”
杨彦一边穿衣服,一边没好气道:
“你也是这么穿衣服的?!”
杨凤怒道:
“我岂能跟一样。”
说完,她似乎意识到了是自己鲁莽在先了。
有些不好意思的扁扁嘴,她又道:
“我实在着急了,才来问你的。”
“王允大人,让你带兵入京了吗?”
“你在萁关这里停留,是不是在等你的兵?”
杨彦很奇怪她会这么问,便反问道:
“你觉得王允有什么意图?”
杨凤想都不想道:
“肯定是想推翻董卓。”
杨彦见她说的如此肯定,不由好奇:
“你为何这么认为?”
杨凤有些不满,道:
“你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王允出身清贵官宦世家,董卓出身边镇,身份差别巨大、又是一文一武,分明是两路人,怎么可能混在一起!”
“我宁愿相信王允会跟袁绍等人混在一块。”
杨彦不由欣赏的看向杨凤。
毕竟,一个贼将有如此见识,太难得了。
而杨凤看到他的眼神,便瞬间明白了:
“你都知道!”
杨彦决定坦诚一次,他点头道:
“王允是请求过,但是我没答应。”
这次轮到杨凤惊讶了,她认真审量了杨彦一番,见他不似说谎后,才道:
“你为何拒绝?”
“因为比起董卓,你更讨厌袁绍等关东诸侯吗?”
杨彦是真的很佩服杨凤的推理和智慧。
杨彦十分坦诚的点头,问她:
“你呢?”
杨凤见他承认,顿时多出几分认同感,笑道:
“我们黑山军大多出身穷苦,最讨厌的自然是上层阶级的压迫了。”
“而且,董卓之前是个镇边将军,相比袁绍和王允,我们更看好董卓。”
杨彦闻言,不由担心起了王允。
因为贼寇更喜欢董卓,未必会认同王允。
最后,恐怕会弄巧成拙了。
杨凤见他满脸沉思,也猜到了几分,便问他:
“王允真是要我们去对付董卓?”
杨彦没有回答,毕竟这是王允的谋划,自己没权力说出来。
但他的沉默就足以回应杨凤了。
杨凤颇为生气道:
“这老头真是不怕死。”
“但他不应该拉着我们去送死。”
“我现在若是去告诉于毒,你会拦着我么?”
面对杨凤的质问,杨彦摇头:
“不会,但于毒不会相信你的。”
“即便明知了王允的计划,于毒也想博一把,一旦成功,他就是大将军。”
杨凤这才恍然。
是啊,于毒明知道会被利用,但他还是来了。
若是他知道赌注这么大,肯定会更来劲。
毕竟赌徒根本就不惜命,且不会理智的思考问题。
但杨凤不想奉陪了,她道:
“这次京城我不去了。”
杨彦没有发表意见,毕竟这是人家的自由。
杨凤又道:
“你是不是想要萁关?”
若非想要萁关,杨彦根本不用跟来,更不用在萁关上大开杀戒。
杨彦再次感叹杨凤聪慧之余,点头承认了。
杨凤继续道:
“我留下把守萁关,于毒肯定乐意。”
“然后我找人出萁关,向河内和翼州贩卖肥皂。”
“我们合作!”
杨彦立刻点头同意了:
“好,明日第一批肥皂运来,可以先赊给你。”
“但是萁关随时还给我。”
杨凤其实很不喜欢“还”这个词,毕竟这萁关又不是你杨彦的。
但是想到他的霸道和勇武,还有愿意分的肥皂生意,杨凤勉为其难的同意了。
毕竟对生活在大山上的贼军来说,萁关真的没什么用处。
不过,杨凤也有条件:
“你领地内的粮食充足的话,优先卖给我们。”
杨彦倒是不介意,却也道:
“日后驱杀匈奴,你们要提供必要的帮助。”
杨凤这次很爽快:
“这个好说,我们甚至可以合作。”
俩人愉快的聊到深夜。
第二天,恒县运送的肥皂就来了。
杨凤也找于毒说明了想留守萁关、经商的意向。
于毒本来还有些犹豫,王允也不想同意。
但杨凤趁机道:
“我可以调本部三千兵来镇守萁关。”
于毒瞬间放心了,因为有杨凤三千人在萁关,可以接应自己。
而王允也很高兴,毕竟黑山军越多越好。
甚至,王允还开心道:
“将军可以多调些兵来,我们可以供给粮草。”
于毒和杨凤都很开心,毕竟他们贼军是真的缺粮。
次日一早,王允便带着于毒的三千兵离开萁关,
临走时还把张济和他的一千凉州军带上了。
杨彦暂时留在萁关,也算是帮杨凤协守了。
不过,杨彦没有闲着,而是派骑兵出萁关,向河内郡的方向侦查。
杨凤看到杨彦不断汇总斥候们的侦查,
绘制地图、标注县镇和人口等情况,便明白他有意河内了。
虽说现在河东郡还没搞定,但他未雨绸缪的样子,还是挺有魅力的。
又待了两日后,杨凤的军队来了,她也准备派人去河内经商。
而杨彦也准备带兵离开了。
杨凤来送别时,问道:
“若黑山军逐杀匈奴,收复的失地能否给我们自治?”
听她这么说,杨彦就猜到了她有招抚之意。
不过,杨彦没有骗她,而是实诚道:
“不可能自治,但可做河东民。”
杨凤非但没有失望,反而轻松起来。
因为她知道杨彦没有骗自己,更表明了他愿意招抚的诚意。
另外,这样表示杨彦这人是可以信任的。
其实,杨凤想接受招抚,但要看手下们的意见。
他们这些做贼首的,也不好太专断。
现在只要确定他有招抚之意就好。
杨彦趁机道:
“你给我十个亲信,我留在身边做亲兵。”
“以后有事也好通过他们联系。”
杨凤想了想,挑选了身家清白、能识字的人过去,并且嘱咐道:
“河东铁骑隶属朝廷,可以军功入仕,万不可浪费这机会。”
杨彦见她这么识趣,总算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