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对现在的房子很满意,虽然房子破旧,但是面积大。
整个东路,宽度三十六米,进深约一百米,除了前院,中院,后花园的面积就将近一半,超过了百分之四十。
后花园经过测量,南北长度差不多四十二米,整体面积一千五百平。
主屋也就算原本的花厅,面积两百平,虽然房子破旧,但主体还算完好。
特别是地底还有一个完好的地龙,冬季不怕房子寒冷。
靠近后门是隔开的下人房,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与战争,倒塌了不少。
现在把房子和围墙都拆了,有足够的青砖黑瓦修葺。
院子中间的水塘面积将近三百平,已经全部荒废。
如今水塘里面几乎没有了水,只剩下了比地面矮了半米的淤泥。
这些淤泥清理出来,就有了肥力足够的泥土。
撇开不适合种菜的道路,房屋面积,种植的区域有将近一亩。
对房子的设计,她已经有了大致的规划。
下人的房子全部拆除,在花厅与后墙之间,只会建两间房,一间的厨房,一间是储藏室,与东侧第一间房相连。
这样不仅隔开了进门后的视野,在东侧形成一个后院,还能把厨房与地龙综合利用起来。
地龙的火炕原本是最东侧的山墙边,她与工程队需要沟通的,就是想把地龙的火炕口,改到西侧,与厨房设在一起。
五间花厅,她的初步规划是,东侧第一间改成饭厅,她跟老公住第二间,中间是客厅。
东侧第二间是客房,书房,东侧第一间给儿子住。
除了中间的客厅,每间房都会分成前后间,并且用厚木板隔成上下层。
上层现在用不上,不过以后有了孩子,肯定能利用上。
现在唯一不能确定的,就是能不能在房间里面建两个卫生间。
初步计划在东北角建两个旱厕,分成男女。
如果能解决下水问题,在房间里面修建两个厕所,会更加方便。
花厅建在三层台阶上,比外面的地面高了半米左右,下水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而这两年,东城一直在铺设自来水管,南锣鼓巷这里,目前已经可以通水。
样式雷他们对在房子里面修建茅厕有些不能接受,不谈味道问题,这还需要改变房子的格局。
但面对李霞,他们不敢有反对意见,只说会认真考虑设计。
分配好了就这几天的工作,就在李霞准备带着苏守真回家的时候,一群人相扶着走进了小院。
李霞楞了一下神,对着走在最前面的王主任露出了笑脸。
王主任面对李霞,没有丝毫的怠慢,看到李霞就走了过来。“你好,李局长,这院子整理的挺快啊……”
李霞主动伸出手跟她握了握手笑道:“有东城和你们街道办的大力协助,想不快也不行。我还要感谢王主任与付干事的帮助,是你们的支持,让我省了不少心。”
“应该的,李局长操心国家大事,我们要为李局长解决后顾之忧。我跟你介绍一下,这些是你的邻居,今天我们在下发通知,晚上要开会,顺便过来看看李局长这边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
李霞这才对着被一大妈扶着手臂的聋老太太,笑道:“老人家,今年贵庚啊?”
聋老太太这会儿一点也不聋,慈眉善眼笑道:“李局长年轻有为啊,我这老婆子白活了几年,今年六十二了。”
“老人家这也算活了三朝啊,经历了腐败的晚清,混乱的民国,如今新中国了,日子也稳定下来了,也算享福了,家里还有什么人啊?”
聋老太太眼眶一红,挤出了几滴泪水。“我这老婆子如今孑然一身,还多亏了政府,让我老有所依……”
李霞看过情满四合院,当然知道这些,甚至对老太太的身份背景,还有一丝怀疑。
不过她并没有表现出来,打量了一下一大妈,贾张氏,二大妈,三大妈她们,还有抱着棒梗的秦淮如。
棒梗今年差不多五岁,正是人烦狗厌的年纪,好奇心十足,被抱在怀里有些不自在,一个劲想下来。
但秦淮如跟贾张氏都是精通生活小智慧的女人,哪里敢让他在大人物面前讨人嫌,不敢让他下来。
介绍了一圈,李霞才说道:“以后我们也都是邻居了,有什么困难,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来找我,只要不违反原则,大家互帮互助。”
在一边半天没有表现机会的付长隆笑道:“李局长,通往南边的钥匙,我这里都有,到了前面的后院,中院,前院,都有月亮门跟95号院相通,要不我把钥匙留下来?以后想串个门,开了门就过去了,不用绕一大圈。”
李霞笑道:“暂时不用,等我这边搬家过来再说,搬家那天,肯定要请邻居们过来暖房的。”
聋老太太立即笑说:“我们中院住的傻柱,做饭手艺很好,不仅精通川菜,还会谭家菜,到时候酒席交给他操办,绝对不会让李局长失望。”
李霞笑道:“我搬家的时候会通知你们。傻柱?他名字叫什么?”
“他叫何雨柱,性格有些拧巴,我们都叫他傻柱。”
李霞笑着点了点头。“我记下了,到时候找他来操办酒席。”
她本来就准备找机会参与一下剧情的,现在机会主动送上门了。
不过……
她隐秘打量了一下一大妈,她现在只接触到了情满四合院一部影视剧情,对这部戏的记忆点也最多。
以她看来,这部戏最大的反派并不是李副厂长,这个人虽然有不少问题,可是从他后来并没有被清算,就说明他小问题有,但并没有大错。
真说起来,最大的反派应该算是一大爷。
他为了养老,许多行为堪称恶毒,是个道貌岸然的恶人。
而一大妈,看起来和善,却并不无辜。
她既然来了,当然不会让剧情继续发展下去。
如今她这边只需要等老公那边安排下去,应该很快就会有结果了。
而且她也想试验一下,改变剧情会不会影响他们一家的命运。
如果没有影响,碰到其他剧情,一定要改变,纠正一些命运的不公。
这也是她在这个时代,工作之余最大的乐趣。
要不然在这个时代,没有互联网,没有各种娱乐,太无聊了。
送走了95号院的这些女人,李霞与苏守真骑着一辆自行车,前往邮政总局的宿舍。
李霞的级别是配车的,她还没有正式上任,就配了一个司机与一辆拉达车,不过今天去开会,她没有让车送。
在京城,她可以住内部招待所,但蒋大姐一直不肯放她走。
她们在延安时期就是朋友,如今蒋大姐家里就只有母女俩,住进一个李霞也没有影响,反而更热闹。
而且蒋大姐住的家属院跟一机部就隔了一条长安街,非常方便。
…………
邵济民从江城返回,只用了一周,就把手头上还没有完成的工作,都交接了下去。
在保定,他主要的工作不是研究,而是督促生产,控制工艺。
这对以前的他很适合,但现在,就变成了桎梏。
在这个岗位上,没有他发挥的空间。
又是一个周末,邵济民与一帮技术人员,厂领导完成了工作的交接,厂里为了送他离开,在小食堂举行一场送行宴。
而这两桌酒席,在邵济民有意的安排下,当然是何大清主厨。
开席之前,邵济民来到厨房,与何大清告别,并表示感谢。
邵济民在厂子里,虽然不是一二把手,但他的作用,所有人都知道。
在这个工厂,他的地位一直很高。
当他掏出香烟给何大清,何大清受宠若惊地接下,表示不舍。
邵济民假装闲聊,问道:“何厨师,听说你是从京城来的,我这次去京城,也听说了一个姓何的厨师,可能与你还有点关系。”
何大清楞了一下说道:“何是大姓,我在京城就只有一儿一女,不一定是他们。”
邵济民道:“可能还真有,我说的这个厨子叫何雨柱,有个比他小九岁的妹妹。他们兄妹俩过的有点苦……”
何大清傻眼了,盯着邵济民看了一会儿,一把抓住了邵济民的手臂。“邵总工,你都知道啥?他们……他们……怎会过的苦?!”
邵济民了然笑道:“他们的父亲51年就离开了他们,听说一分钱,一点粮食都没有留,何雨柱才十六岁,妹妹七岁,没有人管他们,何雨柱就只能在垃圾堆翻找食物。”
“怎么会这样?我留下了钱啊!”
邵济民拍了拍何大清的臂膀,和煦笑道:“我当时听说他们父亲跟一个寡妇到了保定,就有些怀疑是你,所以格外了解了一下。
据说当时何雨柱,也就是你儿子跟师父学艺,他来了保定找你,却没有见到你,回去后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跟师父闹翻了。
他年纪不够,进不了厂里上班,在街上浪荡了一年,满了十六岁,才被安排进了轧钢厂帮厨。
然后他又当了三年学徒,才成了正式工,拿了三年22工资,如今工资28块。
听说了这件事,我就有些怀疑,觉得这不该是你能做出来的事情,怀疑这里面出了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