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送行宴

信并不长,一共就只有三页纸。

徐六爷看完之后,拿着烟袋锅子的手都有些颤抖。

陈志飞并不知道信里面到底写了些什么,但总觉得老头子看完之后,仿佛在一瞬之间变了一个人似的,就连眼神都柔和了许多。

“六爷,您没事吧?”

“你小毛孩子!老子能有什么事儿!对了,我这儿还有两瓶竹叶青,你想要就拿去吧!”

其实要说不好奇信中的内容,那绝对是骗人的。

可老头儿自己不说,陈志飞又不能开口去问。

徐六爷的过去,陈志飞多少是有些了解的。

他年轻时候留过洋,受过新教育,又不得不回归旧中国。

有过家财万贯,又有过一贫如洗,当过富家少爷,也扛枪上阵杀过敌。

如果可以写成书的话,徐六爷一生的精彩程度,不亚于一本畅销小说。

只可惜这样的人,老了无儿无女,也无依无靠。

似乎只有这几张泛黄的旧信纸,还记得他年轻时候的一切。

“六爷,晚上我们白石村的几个,在刘国庆家给朱开送行,您要不要一起来喝点儿?”

徐六爷摆了摆手:“你们年轻人的事儿,我这个老家伙就不掺合了……”

“六爷,咱们不是忘年交吗!你不许嫌我小,我们也不嫌您老!”

“滚蛋!你来咱们和平乡这么多年,啥时候见过六爷我出过这供销社的大门!”

徐六爷说着,又将那五十块钱退还给了陈志飞,“这五十块钱,就当做我给你和吴家那丫头随的份子钱。以后好好对人家,遇见个能相互对眼儿,又能白头到老的人,不容易!”

“好家伙!说的可真够肉麻的!”

不过陈志飞还是笑着将那五十块钱收了,徐六爷的脾气他是知道的,属于他决定的事儿,几头牛都拉不回来,死犟!

这钱要是不收,老头儿绝对和自己没完没了。

就这样,陈志飞拎着两瓶满是灰尘的竹叶青,又买了一盒果子,出了供销社后就在生产队大院的门口等着吴秀兰。

有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兜里揣着二百块“巨款”,陈志飞的心中别提有多么乐呵了。

没过多久,吴秀兰就和王翠英挎着胳膊从大院走了出来。

说实话,女孩子之间的友情,陈志飞不是很懂。

不过看着王翠英手里拎着的油纸包,陈志飞下意识的咽了一口唾沫。

“哎呦!王翠英同志,你这手里拎着的,该不会是王大厨独家制作的凉拌猪头肉吧!”

王翠英看了吴秀兰一眼,傲娇地一扬下巴磕儿:“瞧瞧,到底是属狗的,这狗鼻子就是灵啊!”

陈志飞挠头一笑,要知道这不是过年又不是过节的,猪头肉可不是那么好搞到的东西。

而且食堂王师傅的凉拌猪头肉更是一绝,不仅肥而不腻,而且香辣味儿十足,再搭配上些香菜黄瓜,简直是下酒神菜。

“哟!你这带的也不少啊!”

“嗨,这不最近有点儿工作上的变动,总不能给人民教师掉份儿吧。”

陈志飞说着,将那盒糖角果子递给了吴秀兰,这样一来三个人也都不算是空着手。

“妈呀,瞅你这派头儿,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当上了小学校长呢!平时是不是没少收学生家长送的礼。”

“还送礼,咱们中心小学的学生,个个家里是啥样你不知道啊!说实话,这个月给我们班那帮半大小子买的脸盆和胰子,都是我自掏腰包呢!”

就这样,三人有说有笑的往刘国庆家走去。

其实见到住校学生的艰苦条件,陈志飞也想多帮帮这些孩子,奈何囊中羞涩。

而王翠英的话倒是提醒了陈志飞,现在自己可是有钱了。不过这事,最好还是先找李校长商量一下,再做决定。

……

三人刚到刘国庆家院门口,就听见屋里传来朱开的大嗓门。

推门进去,灶间蒸汽腾腾,刘国庆媳妇徐淑芬正围着蓝布围裙在锅台前忙活。

半个月前,徐淑芬又给刘国庆生了个大胖小子。

如果放到现在,接连生了两个儿子,那无疑是给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可这个年代不一样,倒不是完全因为重男轻女,而是多一个男孩儿,将来家里就多了一份劳动力。

所以对刘国庆夫妇来说,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儿。

而且农村女人身子骨壮实,也不矫情,这还没过满月,就已经健步如飞,下地做饭了。

“哎呦!”

徐淑芬一抬头,头巾下的圆脸笑开了花,“瞧瞧谁来了!这不是咱们白石村的金童玉女吗!来就来呗,还带这些金贵东西干啥!”

可虽然嘴上这么说,徐淑芬还是非常自然地接过了果子盒子。

而听了徐淑芬的话,吴秀兰顿时红了脸,像颗熟透的苹果。

她今天穿了件红格子罩衫,两条麻花辫垂在胸前,衬得小脸越发白净。

“嫂子您可别乱说,秀兰妹子脸皮儿薄,再说两句,恐怕一会儿连你家的饭都吃不上了。”

“哟哟哟!还没过门儿呢,就开始护上自己的媳妇儿了!老刘你快瞅瞅人家!”

“行啦行啦!再胡咧咧,一会儿锅都要干锅了。”

刘国庆正在灶台旁扒蒜,陈志飞把两瓶“竹叶青“放在炕桌上,随口问了一嘴:“杨丽丽和林思慧同志她们还没来?“

宋威海一边帮着洗盘子,一边说道:“别提了!扫盲班今晚教珠算,夜校要补物理课,她俩都走不开。”

说着,又朝朱开挤眉弄眼,“不过,某些人可失望喽!“

朱开正盘腿坐在炕上嗑着瓜子,一听这话,立马抓了一把瓜子皮,扔向宋威海:“就你话多!“

“行了,都别闹了,大菜马上就好!”

徐淑芬说着掀开锅盖,猪肉炖酸菜的香气顿时溢满屋子,吴秀兰和王翠英见状,立马帮着盛菜上桌。

这时,刘国庆也端着几个搪瓷缸子放在了圆桌上,给几个爷们儿一人分了一个:

“快都坐下吧,都来尝尝你嫂子的手艺。今儿个咱们这些知青好好聚聚,明天小朱就要办手续回城了。”

话音一落,屋里突然安静下来,只剩下倒酒的声音,就像是这些年在乡下流淌的知青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