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印刷书开卖

“王上。”

“天色已晚,芈夫人适才来了,见您在忙,又走了。”

“您是不是该休息了?”

赵高恭声问。

“芈玉?”

“她来做甚?”

嬴政目露不解。

他对女人没什么兴趣,特别是对芈玉,芈玉是楚国公主,华阳太后帮他选的。

“奴婢也不知。”

赵高摇头。

“她既没求见,想来无甚要事。”

“寡人忙完再去见她不迟。”

嬴政面沉如水道。

话毕,他挥袖示意赵高退下,继续翻阅奏折。

……

半个时辰后。

困意袭来,嬴政顺势伏在桌案上,开始睡觉。

不远处的赵高看到这一幕后,立刻快步走进书房,关上竹窗,把火炉搬到了离嬴政比较近的位置。

现在的赵高,和历史上嬴政在沙丘驾崩后的赵高,判如两人,现在的赵高对嬴政毕恭毕敬,唯命是从,难怪历史上嬴政一直很喜欢赵高,就连赵高犯了错,都法外开恩,饶了赵高。

……

半个多月后。

第一批印刷书籍制作了出来。

蒙恬负责卖。

为了赚钱,充盈国库,蒙恬不仅往山东六国卖,秦国国内也卖。

由于印刷书籍的价格只有手抄书籍的一半,所以供不应求,很快,第一批印刷书籍就卖完了。

在秦国各郡任职的吕不韦族弟,或心腹得知此事后,怒火中烧。

但由于负责制书,卖书的是蒙恬,再加上北地郡吕亮,吕明的前车之鉴,所以他们没有直接针对印刷书籍,而是纷纷给吕不韦写信,希望吕不韦能站出来主持公道。

……

咸阳,相府。

吕不韦刚吃完午饭,就收到了十几封信。

信中所言皆和印刷书籍有关。

看完后,吕不韦一一回信,把这些人臭骂了一顿。

不就是印刷书籍断了一部分财路?

汝身为郡守,郡丞,郡尉,赚钱的方法就这一种?

“这印刷术也是许林那小子的发明?”

回完信后,吕不韦看向吕钱,面无表情的问。

“好像是。”

吕钱答。

“此人确是大才。”

“只可惜不懂审时度势。”

吕不韦叹了口气。

若许林愿为他效力,他可以让许林做九卿,甚至是三公。

但许林执意与嬴政合作,那就怪不得他了!

“惊鲵那边如何了?”

略作沉吟后,吕不韦追问。

“惊鲵已住进许府。”

吕钱恭声答。

吕不韦闻言目露满意之色。

惊鲵加入罗网多年,执行过数百个任务,还从没失手过。

因此,想来这次她也不会失手!

在吕不韦看来,只要许林一死,局势能立马反转。

吕亮,吕明被杀也好,他被罚俸也罢,都是小事。

他还是秦国相邦,嬴政还是没有加冠。

华阳宫会一直倒向嬴政?

要知道,华阳太后是楚人,且野心勃勃。

因此,等许林死后,他不是不能和华阳太后合作。

当年就是他和华阳太后合作,才把嬴异人推上了太子位。

念及此处,吕不韦阴冷一笑。

……

齐国桑海,小圣贤庄。

“师弟。”

“你对这印刷书怎么看?”

伏念将刚得到的印刷书放到桌案上,负手而立,问道。

他外形高雅不凡,举手投足有一股天生的华贵气度,是儒家新一任掌门最有利竞争者。

“据说这种书的制作速度很快,非手抄可比。”

“若我儒家经典,皆用此法,想来纵千百年后,我儒家亦是当世第一显学。”

子瑜答。

伏念颔首表示赞同。

不知这印刷书籍,究竟是怎么印的?

他一时半会还想不出来。

其实就算想出来也没用,因为草纸的制作方法,还没传到桑海。

“师兄。”

“秦国商鞅变法后,连出数个明君,如今大势已成。”

“现在又接连出现草纸,印刷书,咱们儒家何不与其合作?”

子瑜问。

“兹事体大,非是你我可以决定。”

伏念不苟言笑道。

起初,他对秦国印象并不好,因为山东六国之人皆言,秦国乃虎狼之秦,蛮夷之地。

现在接连出现草纸,印刷书,这让他感觉或许秦国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坏!

秦国若真是蛮夷之地,能出现草纸,印刷书?

等将来有时间,他要亲自去秦国游历一番,看秦国到底怎么样。

在他看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

道家,太乙山。

道家起源于远古的隐士传统,创始人老子于函谷闭关著旷世之作《道德经》,主张以自身修炼达到万物融合的至高境界。

五百年前,阴阳家脱离道家,剑走偏锋,自成一派,追求天人极限,去了神都九宫山。

三百年前,道家因为对‘道’的理解不同,分裂为天宗和人宗,之后一直争斗不休。

印刷书之事传到道家人宗后,人宗掌门逍遥子对此毫不在意。

在逍遥子看来,就算草纸,印刷书皆出自秦国,也改变不了秦国是暴秦,虎狼之秦!

道家天宗掌门赤松子得知印刷书之事后,则持截然相反的看法。

在赤松子看来,就算没草纸,印刷书,秦国亦能一统天下,如今有了草纸,印刷书,秦国或能像周一样,国祚绵延数百年。

“若是如此,我道家应与其合作。”

赤松子双手负后,望向秦国,喃喃道。

但兹事体大,不是他一人可以决定的。

因此,他打算等过段时间先去问北冥子对此是何看法,然后跟人宗的逍遥子商讨一番。

此事关乎到道家存亡,必须谨慎行事!

……

齐国临淄,稷下学宫。

荀子得到蒙恬制作的印刷书后,让人把他最得意的两个学生韩非和李斯找了过来。

不多时,韩非和李斯就来到了荀子身前。

“老师。”

韩非和李斯不约而同的朝荀子躬身一礼。

“免礼。”

荀子挥袖。

“印刷书之事,你们听说了吧?”

荀子屏退左右,开门见山道。

“听说了。”

“都说此书制作速度极快,但直到现在学生也没想明白这书是如何做的。”

“学生以为,此书的制作方法,或与往绢帛上盖印有关,但应该没那么简单。”

“发明印刷书之人,旷世之才,学生自愧不如!”

韩非正色道。

别看他平时吊儿郎当,但在荀子面前,他从不嬉皮笑脸。

荀子点头,然后把视线转移到了李斯身上,他想知道李斯对此是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