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茶韵牵缘 陆羽进宫

李治被召进宫后,陆羽便整日精神萎靡,如同丢了魂魄一般。皎然看在眼里,忧在心头,赶忙找到叶茗萱商议对策。皎然眉头微蹙,满脸担忧地说道:“茗萱姑娘,陆羽因李治进宫之事,这般消沉下去可不是办法。你与他相处颇多,去劝劝他,让他出去走走,散散心吧。”

叶茗萱轻叹一口气,无奈地回应道:“我正有此意,奈何已劝说多次,他始终不为所动。皎然大师,您在他心中威望颇高,不如您再去劝劝,您说话,他或许能听进去。”

皎然点头称是,随后便来到陆羽的住处。彼时,陆羽正呆呆地坐在窗前,眼神空洞地望向远方。皎然轻轻走上前,拍了拍陆羽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陆羽啊,你在这妙喜寺居住已久,可这妙喜寺所在的杼山,你还从未真正去游览考察过。山的深处不仅景色绝美,还有大片的茶园。你游历四方,考察过诸多地方,却忽略了身边这般好景啊。”

陆羽听后,微微一怔,陷入沉思。片刻后,他眼中终于泛起一丝光亮,打起精神说道:“好,茗萱,我们到杼山深处走走。”

于是,陆羽和叶茗萱一同踏上了杼山之旅。山中景色宜人,清风拂面,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山间的故事。二人沿着蜿蜒的小径缓缓前行,穿梭在郁郁葱葱的树林间。一路上,陆羽渐渐被眼前的美景吸引,原本低落的精神也愈发振奋起来。

当他们深入山中,大片层层叠叠的茶园映入眼帘,茶树宛如绿色的波浪般起伏。陆羽眼中瞬间闪烁出兴奋的光芒,他快步走进茶园,全神贯注地观察着茶树的生长状况。他时而轻轻抚摸叶片,感受其质地;时而凑近嗅闻茶香,脸上露出陶醉的神情。叶茗萱在一旁看着陆羽专注的模样,心中也为他感到高兴。

就在陆羽沉浸在对茶树的观察时,周围的空气忽然泛起一阵柔和的光晕,一群小巧玲珑的茶灵悄然现身。它们周身散发着淡淡的荧光,灵动的身形在茶树间穿梭飞舞,宛如一群精灵。这些茶灵透明的羽翼轻轻扇动,带起丝丝缕缕若有若无的茶香。

陆羽和叶茗萱看着这群茶灵,眼中满是欣喜,一种久违的亲切感油然而生。茶灵们围绕着陆羽缓缓飞舞,传递出一种友好而欢快的情绪:“陆羽,无论遇到什么,你都不要放弃对茶的热爱与执着,这片茶园是我们的栖息之所,也是茶的圣地。希望你能在这里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力量。”

陆羽心中一动,默默回应道:“谢谢你们,我会坚守初心,一路前行。”

茶灵们围绕着陆羽和叶茗萱飞舞一圈后,似乎完成了某种仪式,渐渐隐去身形,但那股柔和的力量和淡淡的茶香却留了下来。陆羽只觉得内心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平静与力量,原本因李治进宫而产生的阴霾也似乎被一扫而空。

与此同时,陆羽小时候的师傅——竟陵的智积禅师,因其在品茶一道上登峰造极的造诣,声名远扬。他不仅能精准鉴别所饮茶叶的种类,对沏茶之水的来源也能分辨得毫厘不差,甚至连煮茶之人是谁都能准确判断。这般超凡的品茶本领,如同插上翅膀般迅速传开,人们纷纷将智积禅师视作“茶仙”下凡。这惊人的传闻,自然也传进了皇帝的耳中。

皇帝本人对饮茶痴迷,在品茶方面堪称行家,宫中更是录用了不少精于品茶的能人当差。听闻此传闻后,皇帝心中半信半疑,当即下旨召来智积禅师,决定当面一试他的品茶功夫。

智积禅师来到宫中,皇帝立刻命宫中的煎茶能手,烹制一碗上等好茶赐予禅师品尝。智积禅师谢恩后,双手接过茶碗。他先是凑近茶碗,轻轻嗅着那袅袅升腾的茶香,鼻翼微微翕动,仿佛在捕捉着茶香中的每一丝微妙气息;而后轻轻抿了一口,让茶水在舌尖缓缓打转,片刻后,便放下了茶碗,不再喝第二口。

皇上见状,心中疑惑顿生,开口问道:“禅师,这是为何?难道这茶不合您口味?”

智积禅师起身,恭敬地向皇帝行礼,而后轻抚长须,微笑着回答:“皇上,实不相瞒。此前,贫僧所饮之茶,皆是弟子陆羽亲手煎制。饮惯了他煎的茶,如今再尝别人煎的,便觉滋味寡淡如水。”

皇帝听罢,顿时来了兴致,追问道:“陆羽?朕也有所耳闻。这陆羽现在何处?朕倒想见见这位能让禅师念念不忘的高人。”

智积禅师微微摇头,答道:“陆羽生性热爱自然,一心遍游海内名山大川,品评天下名茶美泉,只为撰写茶经专著。至于他此刻身处何方,贫僧也不得而知。”

皇帝略感遗憾,说道:“如此奇才,若能为朕所用,当是美事一桩。禅师若有陆羽的消息,定要速速告知朕。”

智积禅师双手合十,应声道:“阿弥陀佛,谨遵皇上旨意。”

朝中百官接到皇帝旨意后,连忙层层传达圣意,派人四处寻找陆羽,打听其下落。

湖州太守颜真卿收到圣意,亲自前往妙喜寺找陆羽转达。彼时,皎然正在寺中与几位高僧研讨佛法,见颜真卿匆匆而来,心中便有了几分猜测。

颜真卿说明来意后,皎然告知他,陆羽上杼山考察茶事去了,估摸要日落时分才能归来。颜真卿眉头微皱,深知皇命不可违,片刻耽搁不得,马上派一队官兵沿着苕溪一路寻找。

这队官兵一路疾行,顾不上擦拭额头的汗水。终于,在傍晚时分来到了杼山深处的一个茶园。夕阳的余晖如金纱般洒在山林间,营造出一片宁静而美丽的氛围。他们瞧见一位老者在山脚下的茶园劳作,赶忙上前打听。

老者听闻他们在寻找陆羽,捋了捋胡须,微笑着指向山上说道:“陆羽啊,常在此山研究茶事。你们往山上寻去,便能找到。”

官兵们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艰难攀爬,山路崎岖不平,两旁的杂草不时勾住他们的衣角。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不敢有丝毫停歇。

终于,在山腰的一处茅屋前,他们看到一个身影正专注地观察着茶树。那人时而凑近茶树,轻嗅茶叶香气,时而抚摸叶片,神情极为投入。走近一看,此人正是他们苦苦寻找的陆羽。

官兵们气喘吁吁地说明来意后,陆羽微微一愣,心中思绪翻涌。他问道:“要我进宫,所为何事?”官兵首领抹了一把汗,说道:“皇上召见,小的不知缘由,去了便知。”短暂愣神后,陆羽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实在不明白高高在上的皇上为何突然召见自己。

陆羽陷入沉思,官兵们在一旁焦急等待,忍不住催促道:“快点吧,太守大人还在寺里等您呢。”

片刻后,陆羽像是下定了决心,深吸一口气,说道:“行,回妙喜寺。”

说罢,陆羽与叶茗萱便随官兵返回妙喜寺。见到皎然与颜真卿,陆羽急切问道:“怪哉怪哉,皇上缘何想起召见我?”颜真卿双手负于身后,来回踱步,言道:“莫要多想,你茶艺声名远扬,想必是召你前去奉茶罢了。”皎然双手合十,神色凝重道:“宫中人心叵测,你此番前往,定要谨言慎行。”

说话间,叶茗萱已手脚麻利地收拾好行李。她小心翼翼地将陆羽的茶具包裹好,又把他撰写的茶经初稿翻抄本放入行囊。那些茶具皆是陆羽的心爱之物,叶茗萱格外小心,生怕有丝毫损伤。

准备妥当后,陆羽和叶茗萱告别皎然和颜真卿,随官兵下山。一路上,陆羽心情复杂又期待。

到了山下,官兵早已备好马车。陆羽和叶茗萱登上马车,车轮滚滚,向着京城方向疾驰而去。

途中,陆羽望着道路两旁的风景,心中感慨万千。他不禁想起与李治相处的时光,那些一起品茶论道的日子是如此美好,不知此番进宫,是否还有机会与李治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