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蓝田军乐团的音乐和歌声中,萨满近卫军的士兵们心中激动万分,每个人都斗志昂扬。
不少人甚至跟着军乐团的演奏高呼起来——
【我们是萨满近卫军!】
【我们是萨满近卫军!】
【我们是萨满近卫军!】
本来就心怀信仰的他们,此时更是多了一种强烈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毫不夸张的说,就算此时张彪和夷男闹翻,他们也会坚定不移的站在张彪这一边。
当然,这样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因为夷男比谁都清楚,以张彪如今在草原的威望和影响力,就算随便在铁勒诸部扶持一个人,也能够代替他的位置。
甚至于只要断掉他们的羊毛交易,选择扶持西突厥一方,也能够让阿史那和阿史德部重新辉煌。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也正是因为清楚这一点,他才会尽心尽力帮助张彪拿下室韦和靺鞨。
因为他知道,如果这片地盘能够成为草原的粮仓,那么他在草原上的威望,将会进一步攀升。
虽然依旧没办法和张彪相提并论,但足以让铁勒诸部其他的首领收敛其小心思。
没办法,大汗也不好当啊!
明明他已经把各部的羊毛换粮比例,从五斤羊毛一斤粮提高到了三斤羊毛一斤粮,各部还是不满意。
特别是回鹘和仆骨,居然还打算把这个比例提到二斤羊毛一斤粮,实在是太贪心了。
如果答应他们,下一步他们是不是就会要求一斤羊毛换一斤粮了?
这可是薛延陀和他这个大汗的特殊待遇,其他人凭什么?
所以绝不能同意,不然薛延陀内部就该闹分歧了。
三斤羊毛一斤粮,这是底线,绝对没得商量!
在夷男看来,粮食就是薛延陀统帅铁勒诸部的底气所在,必须保持优势。
然而他却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不患贫而患不均。
薛延陀用一斤羊毛就能换一斤粮,其他部落却要用三斤羊毛才能换一斤粮。
明明粮食都是虎文大萨满给的,你夷男凭什么多拿三倍?就凭你是大汗?
你这个大汗都还是大萨满封的呢!
这样的想法,铁勒诸部都有,只不过现在大家都有粮食吃,还饿不死,所以才没有爆发矛盾。
但是不满的种子却已经在心底埋下,只需要一个契机就会生根发芽。
而这个契机很快就到了。
随着白山靺鞨被彻底击败,面对即将到来的冬季,薛延陀也带着铁勒诸部开始返回。
返回之后,第一件事自然就是瓜分战利品。
室韦和靺鞨都是大部落,牛羊都是以数百万计的,所以这一战可谓是大丰收。
基本上每个大部落都分到了数十万只牛羊,小部落也能分到数万只。
而夷男作为大汗,他率领的薛延陀本部,则是拿了其他部落的三倍。
对于这样的分配方法,铁勒诸部算是勉强能够接受,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见。
但是等到大家把羊毛上交,薛延陀从朔方城换回来粮食的时候,诸部就开始不满了。
因为粮食分下来,铁勒诸部得到的都差不多。
但是薛延陀得到的粮食,竟然比其他部落的粮食加起来还多!
这合理吗?
诸部都觉得非常不合理!
夷男这家伙简直就是在欺负人!
于是心怀不满的诸部首领们,纷纷找到了各自部落的亲传萨满,也就是张彪的弟子们,请求他们帮忙写信给张彪。
内容自然是控诉夷男的不公,并且希望自己的部落获得薛延陀部落的待遇。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张彪就等着草原再次分裂呢,怎么可能帮夷男缓解内部矛盾?
于是他便回信给诸部的首领,告诉他们不要心生怨恨,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说,多养羊多换粮,才能让部落好起来。
至于夷男那边,张彪则是写信告诉他,对手下的部落宽容一些,粮食多给一些,大家都是草原的儿女,千万不能让他们挨饿。
信中的字字句句看似是在化解矛盾,但实则却是在拱火。
入冬降雪来临之前,仆骨部和薛延陀部的牧民,就因为草场的问题爆发了冲突。
一开始只是几个人的斗殴,后来局势逐渐扩大,变成了上百人的械斗。
虽然没有出现严重的伤亡,但是还是惊动了两部的首领。
最后的结果,是薛延陀部草场扩大,而仆骨部的羊毛换粮比例,则重新降到到了五斤羊毛换一斤粮。
说白了,夷男这是在杀鸡儆猴。
效果自然是有的,自那以后,薛延陀周边诸部的牧民放羊时都自觉避让。
哪怕对方进入了自己的草场,也选择了忍气吞声。
因为惹不起。
既然薛延陀惹不起,那么损失的草场自然得从别的部落那里找补回来。
于是各部落便开始侵蚀周边其他小部落的草场。
一开始只是偷偷摸摸,到了后来,就开始变得明目张胆。
小部落惹不起大部落,但是却也有各自的靠山,被欺负了自然就会去告状。
一开始是有用的,但到了后来不管用了。
因为他们的靠山也开始侵蚀他们的草场了。
小部落绝望了。
他们选择向薛延陀部告状,但是这样根本没用,他们甚至连夷男的面都见不上。
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草场被侵蚀瓜分,自己却无能为力。
很快,薛延陀麾下的诸部,就只剩下了九部。
至于那些杂七杂八的小部落,因为没有了草场,为了生存,只能彻底并入九大部落之中。
草原的第一轮“圈地”结束了。
等到第二天开春的时候,第二轮的“圈地”也再次开始。
九大部落相互倾轧,明争暗斗抢占草场,薛延陀坐山观虎斗,浑水摸鱼拿了不少好处。
各部之间虽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斗,但是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小摩擦,早已经不复之前的团结,变得离心离德。
不满和怨愤的种子,已经开始生根发芽。
各部落相互之间的不满,还有对薛延陀和夷男的不满,让草原上的火药味变得越来越重。
羊毛交易就好像一根即将熔断的保险丝,艰难的维系着草原诸部的平衡。
然而随着秋收的到来,这份平衡也随之被彻底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