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寄生虫因素

一、疟原虫

疟原虫主要引起疟疾,俗称“打摆子”(图1-14)。

1.传染源

患者或无症状带虫者是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

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是主要传播途径;亦可通过母婴传播。

3.职业易感人群

人对疟疾普遍易感。种植园工人和伐木工人等户外工作人员是主要职业易感人群。

4.临床症状

典型的疟疾临床过程主要有以下四个期:

(1)潜伏期:

无明显症状。

(2)发冷期:

患者出现畏寒、发热、身体发抖、牙齿打颤等症状,同时伴有口唇和指甲变青紫色、面容苍白、全身酸痛等体征。

图1-14 疟疾

(3)发热期:

患者体温上升,可达40℃以上。出现烦躁、身体抽搐、神志不清等症状。

(4)出汗期:

患者全身大汗淋漓,体温降至正常体温,各种症状消失。

5.预防方法

对居住环境进行防蚊、灭蚊,清除垃圾、杂草,消除积水;进入疫区人员可进行预防性服药,提倡使用蚊帐;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