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科普百科丛书:胃癌
- 季加孚主编
- 426字
- 2025-03-14 20:06:19
18.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诱发胃癌吗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革兰氏阴性螺状杆菌。1982年首次在体外培养成功。幽门螺杆菌的发现者巴里·马歇尔(Barry Marshall)和罗宾·沃伦(Robin Warren)由此荣获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研究显示,约10%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有胃部疾病,其他感染者可无明显症状,5/万的感染者可能最终罹患胃癌。很多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是罹患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1994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将幽门螺杆菌定为Ⅰ类致癌物。另有多项研究发现,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降低胃癌风险。在一项6年的干预试验中,发现采用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能有效地逆转胃癌的癌前病变。另一项在荷兰进行的研究发现,对胃食管反流患者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并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能有效地减轻胃窦的炎性反应、逆转胃黏膜的萎缩,但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无法逆转胃黏膜的肠上皮化生。在我国山东省临朐县胃癌高发区开展的随机干预研究显示,根治幽门螺杆菌能够降低胃部癌前病变和胃癌的发病率。

(季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