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一谈学习孟二冬教授

夏文斌 罗永剑

孟二冬教授的先进事迹一经媒体报道,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他乐观生活、从容面对病魔的积极人生态度更是感动了广大读者,受到大家由衷的钦佩和赞叹。

面对病魔,孟二冬教授的乐观、从容让我们感到惊讶和不可思议。他先后做了切食管、切气管、开颅三次大手术,还进行了多次放疗、化疗,所要承受的痛苦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换了我们,也许早就被病魔征服,心灰意冷、一蹶不振了。可他对病痛总是轻描淡写,从不多言,依然快乐地生活:指导学生、练书法、学开车、踢足球、写论文……生活依旧过得丰富多彩,和昔日健康的时候几乎没有区别。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从容乐观是他的本色,是他本真心态的自然流露,而不是装出来给别人看的。他的从容乐观来自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对人生的透彻理解,来自对社会和家人的责任。我国知识分子历来具有的坦然面对不同人生际遇、珍爱生活、自强不息的豁达乐观的人生哲学,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他的从容和乐观引发我们对当下生活的诸多思考。随着经济发展的加速,社会转型的加剧,当代社会在某种程度上给人们的心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和干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甚至人生问题。社会节奏的变快,竞争的日益激烈,工作、生活压力的加重,常常让人感到力不从心、软弱渺小,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俗语有曰,“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关键是看我们如何面对。确实,我们也许很难达到孟二冬教授那样的人生境界,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学习他那种面对生活的从容和乐观。他的从容和乐观是中国知识分子伟大人格的表现,是对人本身的尊重,是人应该永远追求的理想境界。感受孟二冬教授,学习孟二冬教授,我们也许应该尝试着多拥有一份乐观、多拥有一份从容,调整好心态,勇敢面对这复杂多变的世界和生活。这样,当生活和工作的繁重压力迎面而来时,我们也许能多一点坦然和微笑,少一点痛苦和焦虑;当挫折和不幸袭来时,我们也许能多一点平静和自信,少一点牢骚和抱怨;当遭遇误解和不公正时,我们也许能多一点理解和宽容,少一点争执和冲突。

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创业时代,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需要用坚强、从容和乐观去面对一切,迎接一切挑战。孟二冬教授用朴素的生命实践给我们做了最好的人生诠注。

(作者分别为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原干部;
本文原载于北京大学新闻网2005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