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篇 空间
2.1 认识空间
什么是空间?空间是与时间相对的一种物质客观存在形式,但两者密不可分。物与物位置差异的度量称为“空间”。空间需要由长度、宽度、高度和大小表现出来,可是空间的位置却要通过“时间”的变化来反映。影视剪辑中所说的空间都是具体化和形象化的空间。因为时间无法可视化,所以我们就用便于可视化的长度或角度来标识时间。非常有趣的是,空间的大小和位置的表达,也是通过长度或角度来呈现的。
空间是相对于时间而言的,并以时间为前提。当我们说处在某一空间时,都带有“此刻”或者“彼时”的约定或暗示。失去时间的约定或暗示,所指空间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空间使事物具有了变化性,即因为空间的存在,所有事物才可能发生变化。当我们交代空间时,都是事先锁定一个时间作为起点,然后随着时间变化,呈现空间的状态和变化。我们锁定的可能是确切的某一时刻,也可能是某个时段、某个时期、某个时代,然后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以与时间特征相匹配的方式进行思维。
人们总是要先弄清楚时间的参照系,再以那个时刻或时段、时期、时代的空间特征去思考问题。比如,同样都是人物在空间中运动,古代人骑马,快马加鞭,八百里加急才是“快”;现代人开车,油门踩到底,引擎轰鸣才叫“快”;未来人驾驶宇宙飞船,引擎全开,全速航行才算“快”;神话人物腾云驾雾,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才称“快”。时间的参照系不同,在空间中运动快慢的判断标准也不同。这就是我们认为时间是空间的前提的原因。
基于观察的角度和层次,空间可分为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和心理空间。物质空间表现的是可视空间,社会空间表现的是人物关系,而心理空间表现的则是人物内心活动,包括各种梦境、幻觉、回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