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小史
  • 刘成
  • 6字
  • 2025-03-28 10:10:51

英国历史开篇

第一章
欧洲西北角岛国的奇迹

英国是保守的国度,也是自由的故乡,保守延续了传统,自由激发了创新,坚守传统又锐意创新,使英国成为第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国家,并引领了整个世界。我们要了解现代世界,就应该从学习英国历史开始。

英国是欧洲西北角的岛国,它隔海与欧洲大陆相望。英国人多信奉基督教新教,人口近7000万,相当于我们中国的约1/20,以英格兰人为主体民族;国土面积不到2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们中国的约1/40。也就是说,英国的国土和人口相当于中国湖南省的规模。

英国是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以及一系列附属岛屿共同组成的西欧岛国。除本土之外,英国还拥有14个海外领地。英国是英联邦53个国家和属地的盟主,英王查尔斯三世是16个英联邦国家的元首。英国政体为君主立宪制,国王是国家元首,最高司法长官,武装部队总司令,英国国教圣公会的“最高领袖”,有形式上的政府和教会高官的任免权,有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批准法律,宣战媾和的权力。但是,国家的实权在政府首相及内阁手中,政府向议会负责。

英吉利海峡


1536年,英格兰与威尔士合并

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

1801年,英格兰与爱尔兰合并

1921年,爱尔兰独立,但北部仍归英国


英国是现代文明的开创者,如果没有英国率先走向工业化,今天的世界就可能大不一样。英国是中国最早面对的西方国家之一,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近现代历史也由此开端。英国的现代化是原生的,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震荡最小。其他多数国家的现代化是异质的,它们被迫走上原本不会走的路,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震荡就特别大。国家和人一样,被强制一定是痛苦的,这是世界上多数国家走过的路。然而,英国凭借新文明的力量脱颖而出,领先世界一个世纪,在诸多方面给现代世界打下英国的烙印。

英国地图和国旗


英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本土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英国国旗(米字旗)正中带白边的红色正十字代表英格兰,白色交叉十字代表苏格兰,红色交叉十字代表爱尔兰。国旗上没有代表威尔士地区的形象,在设计时,威尔士与英格兰早已合并。


英国是现代政治的开创者。大多数现代国家由政党组建政府,然后由政府管理国家事务。英国最早诞生现代政党,是现代政党政治的起源地。英国政党产生于英国议会的内部,在当今世界的大多数国家,也都有类似英国议会的制度设计,英国被称为“世界议会之母”。

英国是现代经济的开创者。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整个世界在工业革命以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开创者,也是第一个走向现代化道路的国家,一度成为所谓的“日不落帝国”。当今世界强国受到英国的很大影响,比如美国在独立之前是英国的殖民地,法国和德国也是在英国工业化的刺激下走向现代化道路。

在文化科学领域,英国的世界级大师灿若星辰。托马斯·霍布斯是近代第一位政治思想史大师,其《论政体》《利维坦》等著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约翰·洛克被公认为自由主义的鼻祖,而自由主义是西方文明的核心价值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亚当·斯密使“自由放任”成为英国的国家学说,也为近代一切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经济理论和道德基础。牛顿、达尔文、莎士比亚等等更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

伦敦金融城


在工业革命时期,伦敦成长为世界金融中心,而伦敦城是中心的硬核,聚集了大量银行、证券交易所、黄金市场等金融机构,所以也称伦敦金融城。伦敦迄今依然是世界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根据全球金融中心指数2013年排名,伦敦位居世界第一。

纵观英国历史,它走出了一条倒“U”形的发展轨迹,一条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曲线。英国从最初的欧洲西北角的边陲小国,发展成世界最强国家,然后从世界最高点下降,滑落到与其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相对应的位置。回顾人类历史,世界上哪个国家的历史有英国如此“完整”的兴衰曲线?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一个国家,不论它处在什么发展阶段,都可以从英国历史发展中获得启示。


《利维坦》(Leviathan


霍布斯将“国家”比作“利维坦”,它的身体由所有人民组成。在自然状态中,人享有“生而平等”的自然权利,又有渴望和平生活的共同要求。人们同意订立契约,放弃自然权利,把它托付给某一个人或一个集体,大家的意志化为一种意志,大家的人格化为一个人格,大家服从他的意志和判断。《利维坦》对洛克、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有很大影响。


在1066年以前,由于大海的阻隔,英国长期游离于欧洲主流文明之外发展,不被人们所关注,在欧洲文明边缘存在了一千多年。1066年,法国的诺曼底威廉公爵征服了英伦三岛,英国开始追随欧陆国家,进入了封建时代。封建英国的最大特点是,一个人的权力与其掌握土地的多少挂钩,有多少土地就有多少权力;土地实行分封制,国王的开支由其领地收入支撑,因而国王以及贵族的权力是有限的。这就使得在中世纪的时候,英国的商业和城市没有成为封建体制内的力量,而是主流体制外的一种异己力量。我们把中世纪的英国城市称作“特区”,所谓特区就是享有相对特殊的政策,正是在英国(以及西欧)中世纪一个又一个特区中,萌发了现代文明。

同时期的很多东方城市比英国城市要发达,但东方的城市却没有成为工业化的源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东方城市在主流体制之内发展,城市越发展其传统根基越牢固。从这个角度看,中外古代大航海有不同的发展结局就容易理解。因为西欧(以及英国)封建制中的王权有限性,航海多是个人的事情,航海满足了个人对于海外原料和市场的需求,最终促使国家驶向一个新方向——现代社会。反观东方,君主权力无限,可以直接向全体居民征税,王朝没有对海外商品市场的需求,像郑和远航,比欧洲大航海时间早,规模大,行程远,但其指向不是一个现代社会。欧洲大航海的航行越远,越是靠近现代文明;郑和远洋的航行越远,传统社会就越牢固。

英伦三岛最西南角——“天涯海角”

如果把国家现代化发展比作飞机飞行,英国现代化的“飞机”在都铎王朝时期已经造好。飞机的起飞必须克服地心的引力,英国现代化的起飞也要克服一个巨大的障碍,这个障碍就是专制王权。17世纪的英国革命和光荣革命都是朝这个目标努力。正是在光荣革命之后,英国才有了17世纪的君主立宪制度、18世纪的工业革命、19世纪工业社会的全面改造这些英国现代化“飞机”起飞后带来的辉煌故事。而且,除了17世纪英国革命发生的内战之外,英国其他的发展过程全是和平的景象,这种渐进改革的道路也被后来很多国家所推崇。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开始衰落。英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殖民地,为了维护全球殖民利益,就必然承担更多责任,这就导致英国实力在一战当中被严重削弱。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殖民地纷纷独立,英帝国最终解体,从世界顶峰上滑落。不过,英国的衰落是一种相对衰落,英国一直在向前发展,但与它处于世界顶峰的辉煌时期相比,英国确实衰落了。英国不再站在世界的最高峰,逐步降为一个二流强国,但英国本身还在前行,并开始进入后现代社会。而且,今天的英国人更愿意领略乡村的质朴静美,远离繁华喧闹的城市,如同工业化之前的英国一样。

英国在一个世纪里带动着全球运转,这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也是英国的一种“超常发挥”。时至今日,英国已经慢慢褪去光芒,它的综合实力无法与美国和中国相比,即便在欧洲,经济总量也在德国之后。英国在21世纪依然面临很大挑战,近几年英国发生的两次公投就震惊了世界,一次是关于苏格兰脱英,一次是英国脱欧。苏格兰的公投没有通过,但有第一次公投,就会有第二次,苏格兰未来脱离英国的可能性极大。英国已经脱离欧盟,其国家未来的走向引起世界关注。

不过,英国在很多领域依然保持领先地位。英国的高科技领域在全世界依然保持一流。英国教育水平领先世界,中国人去海外留学,除了美国之外,去得最多的就是英国。英语已成国际语言,是除母语之外,我们使用最多的语言。英国实行全民公共保健、社会保险制度,英国人不用担心没钱治病的问题。英国是欧盟中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七国集团中首个将国民总收入的0.7%用于对外援助的国家。英国还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因此,现在的英国依然是一个不能被轻视的国家。

英国乡村餐馆

爱丁堡支持苏格兰独立的标语

英国从一个不起眼的岛国,变成世界最强国,然后从顶峰滑落,走出一条完整的兴衰变化曲线。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就世界性贡献而言,似乎没有国家可以望其项背,而从国土和人口上看,英国只是一个中等国家。因此,如果我们将英国历史看成一部兴衰的历史,其兴衰背后的东西就值得思考和研究,这也是本书后续29章中跟大家分享的内容。下一章我们回到英国的开端,讲述英国民族的形成,正式开启英国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