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小史
  • 刘成
  • 2856字
  • 2025-03-28 10:10:57

民族起源到中世纪

第二章
英格兰的祖先:外来民族的融合体

上一章,我们对英国历史概况做了梳理,历史是人创造的,深入了解一国历史需要知道它的民族特性。英国民族是融合性的民族,英国人不排外,不同种族的人之间相互融合,这种包容性始于英国民族的起源。

英国王朝谱系表

英国是个岛国,但在很久以前,英国和欧洲大陆通过大陆桥连接在一起。据考古发现,在大约4万年前,这个被称为“不列颠”的岛上就有现代人类智人,这些人都是从大陆过去的。后来海平面上升,大约在公元前7000年,形成了今天的不列颠岛。在变成岛之后,大约公元前4000—前3000年,来自欧洲大陆的一支伊比利亚人进入那里,带来了牛、羊、大麦和小麦,不列颠岛进入新石器文化。考古发现,在这个时期,不列颠岛出现了一个巨石阵。巨石阵修建了约1500年的时间,究竟作何用处已经无法考证,但它的出现证明在新石器时期,不列颠岛已有群体性的人类活动,社会凝聚力达到了某种高度。巨石阵现在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吸引了很多观光客。

约公元前2500—前2300年,宽口陶器(beaker)出现在不列颠岛,制造者是来自欧洲大陆另一支伊比利亚人,随着他们的到来,不列颠岛进入了青铜时代。之后又有克尔特人从欧洲大陆进入,带来了铁刀、铁链、铁剑,不列颠岛进入了铁器时代。于是,克尔特人与原先的伊比利亚人进行融合,形成了英国历史上首个统一的居民主体。

罗马入侵不列颠后,不列颠作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被罗马统治了近400年的时间。然而,这次入侵把罗马文明带入了不列颠,不列颠也从史前时期跨入了文明时代。在罗马帝国占领时期,原有的不列颠岛上的人被迫迁移到高山、高原地带。

巨石阵

公元5世纪初,罗马人撤出不列颠后,不列颠人回到了平原和沿海地区,建立了很多小国家,不列颠进入了“战国时代”,最后形成七个主要的王国:肯特王国、苏塞克斯王国、韦塞克斯王国、埃塞克斯王国、诺森布里亚王国、东盎格利亚王国和默西亚王国。在混战中,克尔特人请来援兵,即大陆的日耳曼人。这些日耳曼雇佣军主要有三支:盎格鲁人、萨克逊人和朱特人。大量的日耳曼人进入英国后,和不列颠的克尔特人以及前面提到的伊比利亚人等等,又慢慢融合成一个民族整体,历史上称为盎格鲁-撒克逊人。其中,最多的一支是盎格鲁人,“英格兰”(England)就是“盎格鲁人的土地”的意思。“英语”(English)是盎格鲁人所说的语言。此后,“英格兰”就成了英国的称谓。

829年,韦塞克斯国王爱格伯特成为英格兰君主,他在任期间结束了七国割据局面,开创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韦塞克斯王朝(同之后复辟的威塞克斯王朝,为表明两个不同时期,以“韦”和“威”区别)。不过,英国仍然动荡不安,来自今天丹麦和挪威地区的维京人不断入侵,盎格鲁-撒克逊人与维京人之间进行了长期争斗。在阿尔弗雷德大帝统治时期(871—899),他将英格兰大部分地区夺回到盎格鲁-撒克逊人手中。阿尔弗雷德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英格兰国王,被称为“英国国父”。

维京人不只是入侵英国,他们也进入了欧洲大陆,比如法国的北部地区。法国人把北部的一部分地区让给了维京人。这些维京人经过和法兰克人的几百年融合,也变成了法国人。后来1066年来自诺曼底、征服英国的就是这批维京-法兰克人。

埃德蒙二世是韦塞克斯王朝最后一位国王。1016年,埃德蒙二世与克努特(维京人自封的英格兰国王)达成协定:双方以泰晤士河为界分治,两位君王之间先离世的那一位,要把自己的土地让给另一位活着的君主。同年11月,埃德蒙二世在战争中身负重伤去世,克努特成为英国唯一的国王,英国进入丹麦王朝时期。后来,克努特建立了包括今天丹麦、挪威、英格兰、苏格兰大部和瑞典南部的一个北海大帝国。

维京人完成了英格兰的统一,但统一时间只持续了不到30年。在维京人统治结束后,威塞克斯王朝复辟,“忏悔者”爱德华出任英国国王。爱德华从小在诺曼底长大,他的继任使英国宫廷中充满了诺曼人,诺曼人的语言、习俗等也在英国流行开来。

佩文西城堡


佩文西(Pevensey)曾是罗马帝国时期的要塞,1066年征服者威廉在此地附近登陆时,佩文西已是一个繁华的城镇。诺曼人在罗马要塞原址修建了皇家城堡,国王偶尔光顾此地,后遭毁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地作为英国预防外敌入侵的军事防御用地。


爱德华去世后,哈罗德二世即位,在英国王位继承问题上发生了争执。爱德华的表弟诺曼底公爵威廉一直认为自己有正宗血统,提出要做英国的国王。于是,威廉公爵率领军队穿过英吉利海峡与英王交战。1066年10月14日,双方会战于多佛海峡附近的黑斯廷斯,英军战败,英王哈罗德二世中箭身亡,伦敦城不战而降。12月25日,威廉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加冕为英国国王,史称威廉一世,诺曼王朝开始。

以Battle(战场)命名的地名

在威廉征服以后,英格兰和诺曼底公爵领地整合为一体,英国国王开始跨海而治。到了亨利二世统治时期,欧洲大陆的很多领地成为英王领地。英王亨利二世是法国安茹伯爵的儿子,法国人的到来引入了法语和法式生活习惯,以至于在很长时间里,法语成为英国上层贵族所用的语言,拉丁语则是英国教会和学术界通用的语言,本地的英国人仍然使用英语。随着历史变迁,英语吸收了法语的很多词汇,渐渐地成为英国所有阶层人的通用语言,百年战争又极大地激发了英国人的民族情感,英语越来越成为英国上层阶级和下层民众通用的民族语言。比如,14世纪,英国诗人用英语进行文学创作,例如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带有明显的本土化特征,标志着英国本土文学的崛起。1362年,英国议会通过《诉讼条例》(Statute of Pleading),该条例规定今后所有法律诉讼必须用英语进行。

从诺曼王朝到都铎王朝建立前的四百年间,是英国的封建时代。诺曼征服后,英国迅速完成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化,为英国近代民族国家奠定了厚重的传统基础。英国王室经历了多个朝代上千年的更替,但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依然有着威廉一世乃至更早英国王室的血统。

圣尼古拉斯教堂外观

圣尼古拉斯教堂内部


圣尼古拉斯教堂建成于13世纪,最好地体现了英格兰古老建筑风格。教堂的部分材料取自征服者威廉一世在故乡卡昂的家庭座椅。


在诺曼王朝时期,维京人跟盎格鲁-撒克逊人又发生了融合。在这次融合之后,英国再也没有被入侵。尽管拿破仑和希特勒都曾试图入侵英国,但都没有成功。英国历史上最后一次被外部入侵是诺曼征服,这次入侵开辟了英国的新时代,给自身带来重大变化对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英国历史就是从诺曼征服开始的。

我们总结下英国民族的形成过程。它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的伊比利亚人,但英国土著文化从克尔特人开始,英国由此进入铁器时代。克尔特人的同质化进程被罗马帝国入侵中断,然后是盎格鲁人、撒克逊人,朱特人的进入,形成了盎格鲁-撒克逊时代。再后来是来自丹麦和挪威的维京人,最后是诺曼底的法国人,后者是维京人和法兰克人的混血。由此可见,英国一开始就是一个多民族的融合体,英国人引以为豪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化是“文化融合”(acculturation)的结果。

再往后,即诺曼征服之后,英国文明再也不是依靠吸收外部的文明而发展,它要开始向外部世界传播英国的文明,其中两个外部传输最重要,一是《大宪章》,它是西方民主和自由的源头,二是议会,英国是议会之母。下一章我们讲这两个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