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归家多温情 奔走忙布局

石洞里,目送着小木匠离开,小龙和道长保持了沉默。理解、关爱、包容,这些属于人类的情感过于丰富,不是人的小龙,跳出了情感束缚的道士,哪还会过分在意这些缠缠绕绕,挥挥手就让它去了。别打扰说正事。

安玄道长又提到陶家镇的陈家,说陈家在陶家镇声望极好,而且他们正在牵头组建民团,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要想办法染指其中,尽可能控制这支民间武装。

巧合的是,陈家打算请桃花山上清凉观的成庚道长作为教头。安玄道长和成庚道长也算是熟人了,这可以作为一个突破点。

说到成庚道长,安玄道长说自己前段时间与他有过几次接触,此人内心清澈,侠肝义胆,武艺超群,医术精湛,物欲淡薄,是道家修行者中难得的佼佼者。

安玄道长计划有时间常到清凉观去走动走动,籍此多了解多沟通,巩固和清凉观的关系。

清凉观所在,风水上佳,利于修炼补益,主上也应常常前往暂住一番。虽说我主本身就是王者之体,自带霸王之气,但如果再借助那风生水起之地,岂不是锦上添花!

安玄道长说得兴起,思路也愈加清晰,接着又说道,据我判断,望龙滩虽遭此一劫,但已引起了诸多势力的注意,这几年必将兴盛起来。到时候不管是谁来主事,都将与主上形成利益上的冲突。

因此,咱们还是要先下手为强,趁着如今尚无主事之人,借助这次得来的声望和钱财,好好经营一番,夯实基础,壮大实力,以成尾大不掉之势,让后来者无法撼动主上经营起来的盘面。

主上现在实力还不强大,还需借助地方乡绅的势力,来隐藏自己,韬光养晦,方可在时机成熟之时飞黄腾达。

小龙点头,对于这样的谋略和布局,对于还是孩子的小龙来说,完全搞不懂,只能任由安玄道长筹谋着做出安排。

道长看小龙点头同意,便继续说道,那属下就按照之前所说逐步布局,随时向主上汇报进展吧。

主上现在虽然还没弄明白其中的关节,但相信凭着主上聪慧的天资,不久之后便能看破窥明。到时候如果主上有了新的想法就请及时告知属下,我们再重新谋划,我相信不消几年,望龙滩必定成为主上龙御天下的发迹之地。

小龙笑了,说你也别老是拣好听的说,我知道,你操了不少心,肯定也有很多麻烦和阻难,需要我出手的时候,你也尽管说,毕竟咱们都是自己人嘛。

安玄不禁老泪纵横,一句自己人,千辛万苦都值得了。

想自己空有一身本事和抱负,但却在乱世之中难遇明主。如今从龙为辅,敢不效命吗?这种如甘似怡的感觉,不正是自己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吗?

小龙见道长情真意切,忙好言抚慰,这才让其恢复了常态。

道长又从怀中拿出一张记录了此次收入的清单,交给小龙,说这一次收获的钱财物件颇丰,我都暂时存放在陈家的库房中,主上请过目,如有什么需要,我也好去安排。

小龙接过清单,不看不知道,一看真是吓一跳。钱财就不说了,足足好几千大洋,再看那些物件,珠宝金银,名贵药材,其中居然还有两支火枪。小龙笑了,唯独对于火枪感了兴趣,让安玄改日拿来玩玩。

安玄道长却迟疑了一下,这样的火器,主上还是别乱动为好,万一出了什么岔子,可就太危险了。

小龙大笑,我看那些土匪都用得麻溜得很,能有什么岔子,只要掌握了方法,问题不大的。

对于其他物件,小龙也不甚在意,让道长自己安排就是。

道长点头,说自己近期会筹集一些金石药材,为主上试着炼制一炉金丹。恰好清凉观的成庚道长擅长此道,我便去劳烦劳烦他,顺便也探探他的底。

小龙点头,说到时候咱们一块儿去吧,正好和他们加深加深关系。道长闻言大喜,说那我就尽快安排。

小木匠在外吹了一阵冷冽的寒风,起伏的心情总算是平复了下来。

道长思忖片刻,决定趁热打铁,便建议不如明日就到石船镇的王家去走一遭,是喜是忧也好早作打算,躲是躲不过的。

小龙依旧变化成安玄道长的师侄,三人一同乘船来到了石船镇,在路人的指点下很快便找到了王家。

听闻安玄道长等人到来,大管家陪同王家家主王仁丰亲自出门迎接。

进到厅堂,分宾主坐下后,王仁丰再次向小龙和安玄道长表达了谢意,并赠送了不少钱财和宝物。

小木匠则以晚辈之礼跪拜家主,大厅里一时其乐融融。

老家主听说漂泊在外的外孙终于回来了,便让家人将小木匠叫到后堂相见。

午宴相当的丰盛,王家还请来了石船镇的名流来作陪,一时之间,杯觥交错,好不热闹。小龙有些应接不暇,幸好安玄道长娴熟此道,这倒让小龙少了颇多的局促,大口朵颐着满桌的佳肴。

宴罢,老家主说要见一见小龙,老管家亲自引领小龙来到了老家主的书房。

甫一相见,老家主便看出小龙绝非一般人,虽是道士打扮,但眉目间的气韵却是掩藏不住的,谦和中似有威严,威而不露,严而不显。心里甚是喜欢,也为自己的外孙能和这样的人在一起而高兴。

老家主感谢小龙对小木匠的照拂,小龙微笑答道,说那是应该的,自己和小木匠有一段难为人知的际遇,彼此间信任有加,情同手足。不管年龄几何,这份情谊定然青山仰止,绿水不尽。

老家主老怀甚慰,又看了一眼在旁侧坐的小木匠,感叹着时光荏苒,曾经的过往让人悲痛遗憾,但现实总归是要直面的,前车之鉴,痛定思变,把今后的日子过好,才是最大的幸福。

闲谈间,老家主忍不住回忆过往,曾经也是走遍九洲,交友天下的能人。时势使然,造物弄人,终于在颠沛凶险中闯出了一片天地,创建了王家诺大的基业,让膝下子孙得以仰仗。

又不禁感叹当下,现今乱象丛生,内有新旧派系争锋,军阀割据混战,外有洋人觊觎,鱼肉华夏,敲骨吸髓。在这乱世之中虽有能人志士前赴后继奔走救国,但却处处掣肘,或实力不济,或声望不足,或仰仗偏颇。国家积弱日久,要想奋起图强,路漫漫何其远矣!

老家主说到动情处,拉着小木匠的手不禁勉励,少年人当自强不息,不管前途几何,都决不能自暴自弃。

又对小龙说道,华夏大地不乏人才,也不乏枭雄、奸雄、英雄,滚滚大势之下,民众裹挟随流,一步难,一步险,步步有得失,步步有算计,当谨怀初衷,耳清目明,顺势而为,逆流而上,必有所成。

小龙肃面点头,自从来到这个世界,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番至情至理的言语,心中也明朗了不少,对于之前安玄道长所说,也有了一些理解和明悟。

是啊,作为一条不该出现的龙,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如何去应对当今天下之大势,如何让自己融入到大变局中,应当有自我的主张。

安玄道长所说的龙御天下,扭转乾坤之辞,过于飘渺空洞,并没有实际的主张和方略,难以施为。或许对于安玄道长来说,那些看似凤阁龙楼的目标,就跟大多数读书人立志救国救民的执念一般,注定了他所有的思想和行为都是紧紧围绕于此。

但作为小龙,对天下和俗世并没有太多的了解。身边两个最为重要的人,小木匠和安玄道长,其实对于这个世界也是知之甚少的。

今天听到老家主一席话,感悟良多,特别是听到老家主说自己十几岁就开始出外游历闯荡,见识到了世间百态,才知万卷书中既有真理也有谬误,既有惆怅也有无奈。

经世之心必须去奔走了,跌倒了,痛苦了,后悔了,收获了,方才能在千里路中炼就。

小龙突然觉得自己要做的事一下子就多了起来,好多事都想迫不及待去尝试,好多道理都想去实践检验,更想去看看大千世界,去看看纷扰争端,去看看疾苦富贵,去看看尔虞我诈,方才对得起来到这世间的大好机会。

冬至将至,除夕也不远了,小木匠在王家人的一再盛情挽留之下,答应了在王家暂住一段时间,以解老辈人的怜爱之意。

小龙也好想留下来,特别是那一桌又一桌的美味佳肴,小木匠哪里吃得完,要是有自己的帮助,肯定就不在话下了。忍不住看向了同样不愿分开的小木匠,又看了看王家人满心欢喜的样子,算了算了,还是让吃了太多苦和累的小木匠好好享受享受这难得的温馨,自己在这里,恐怕只会让小木匠左右为难。

小龙和道长逗留一日后,便离开了石船镇。

寒风萧索,江水微叹,小木匠站在码头,目送小龙和道长离去,心中突然涌起了颇多不舍。虽然要不了多久就会见面,但这样一次分别,一次郑重其事的分别,却无端地让人有了忧伤,多了惆怅,添了期盼。

逆江而行的船上,小龙多看了两眼还在江风中未离开的小木匠,就不愿再多想了。人类的情感太复杂,不适合龙。

转头看向作沉思状的安玄道长,突然想到,道长之前不是说过,陶家镇的陈家也是如王家一般的大族吗?而且,相较于王家,陈家的渊源更加悠久,前朝时期家里还出过进士,可谓是政商两条路,都走得相当的扎实。王家是从老家主才开始发家,底蕴相对于陈家来说,差了不少。小龙想着,王家老爷子都有不凡的见识,那么陈家呢?是不是更能听到或看到一些不一样的地方呢?

于是,小龙便对安玄道长说道,不如我们再到陈家去拜访一下吧。

安玄道长求之不得,一路上便将对陈家的了解向小龙作了介绍。

舟行小半日,便来到陶家镇。

安玄道长和小龙径直来到了深宅大院的陈家。

听说道长携其师侄前来拜访,陈家也是相当的重视,宅门大开,府中四老爷代表外出未归的大老爷亲至门外迎接。

接到府中大厅,更是殷勤备至,不在话下。

可惜的是,陈家主要的话事人都不在府中,这和之前来到陈家的情况大不相同,道长隐隐察觉到,陈家似乎正在进行一项大布局,这是要做什么大事了吗?

略坐片刻,寒暄客套之后,道长和小龙便起身告辞。

虽然没有见到陈家的主要人物,未能达成自己的目的,小龙也不失望,毕竟来日方长,今后和陈家打交道的时候还多着呢,今天就算是来认个门,以后再来就方便了。

临走之时却在院中意外邂逅了成庚道长。

成庚道长是应陈家之邀来府中议事。只因成庚道长一贯慵懒,来得晚了一日,只能在府中暂住一时,等大老爷回来。

与成庚道长见礼毕,安玄道长便殷勤地给小龙引荐。

成庚道长乍一看到小龙,暗自心惊,且不说安玄道长毕恭毕敬的态度就能窥探一二,单就其全身上下不俗的气场,举手投足间气象跟随的身姿,便料定这位自称为安玄道长师侄的年轻人非同凡响。

在院中石凳上坐下,成庚道长打起万般精神,和小龙闲聊起来。

令小龙没想到的是,成庚道长居然师从终南山。终南山可是道家重要的发源地之一,这也证明了成庚道长的本事真不是安玄道长夸大其词。

听说成庚道长武艺精湛,小龙不禁来了兴趣,语气中流露出希望能向道长学习一二。道长笑而不答,转头看向自己的小徒弟于行,让其在现场比划一番。

于行小道长看着憨憨莽撞之态,但一出手,一亮拳,便判若两人,拳风腿影间一招一式都是经年累月积淀出来的老道路子。看得出来,这个看着比小木匠大不了多少岁的年轻道士,是在江湖中历练过的,是从斗勇拼命中磨砺出来的。

成庚道长满意地看着自己的弟子,又看了看一旁的小龙和安玄道长,心中思绪万千。此二人表面上的云淡风轻却不能掩盖住奔波的风尘,今日来到陈家,应该也是有所图谋的。

陈家最近正在筹建民团等诸多事宜,族中子弟也一改过往的懈怠,居然都匆忙地奔走起来。结合前几日望龙滩上的乱局来看,陶家镇略显太平的日子似乎会有些变数了。

成庚道长收回审视的目光,轻轻拈起石桌上的一片落叶,在指尖无心地把玩着。

小龙此时却已被于行的拳脚功夫深深吸引,行云流水般的动作里满是刀光剑影的犀利,忍不住站起身模仿起来,收放之间,体内气息也跟着活跃起来,一股清明的透澈周身运转,好不惬意。

成庚道长停住了手中的把玩,看着这个毫无根基的小道士居然在短短时间内就能掌握住拳法的基本,心下暗暗点头,根骨不错啊!

于行收拳站定,眼神中的犀利渐渐退去。

小龙兴奋地鼓起掌来,站到成庚道长身前,激动地说道,道长,一定要收我为徒啊,我可想学武艺了,就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师父,今日一见,夙愿将成,还望道长成全。

成庚道长哈哈笑起来,约定过几日到清凉观一叙。

(第一卷完)

望龙吟

归期无绪,几回首。

烟波江上,断鸿声里,

有你欢笑连连。

梦中却多忆,小小模样。

吃不够,更贪食,欲独还让。

洞中数岁月,石榻书卷零乱。

呼风唤雨,迅雷疾电,吟啸龙影。

转瞬,银鳞锃锃神武威。

刹那,灰飞烟灭扫乾坤。

试问强龙游戏人间欲何为?

饕餮盛宴,侠肝义胆,执剑舞神州。

闲兽野禽,几相随。

豪情阔步,飘渺身影,

岂在爱恨贵贱。

念草木山河,寒烟孤舟,

意气生,悲情怜,谁能奈何?

高楼凭栏处,铁马长缨驰骋。

踏破雄关,追风逐影,气吞万里。

剑来,襟袖翻飞枭逆贼。

箭往,泽国三千尽消亡。

但凭平生意,直教豪强侧目。

手捻余烬,清盏茶袅,都在笑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