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药炉
- 说好采药养家,你肝出十万山神?
- 一天九碗
- 2166字
- 2025-03-25 20:24:39
【技艺】:伏虎追风桩(伏虎)
【参悟】:404/1200
【奇效】:内外兼修,固本强基,动若猛虎,林翳追风,攀云腾雾。
知味境的采药技艺,配合上伏虎追风桩的桩功根基。
两者相辅相成。
不过区区三五日,就让季咸的修炼进度一日千里。
他屈指盘算:“待会儿去药市换个品质好的药炉。”
“回去便可炼制淬体散,服用过后,这伏虎追风桩就能圆满了。”
水囊晃了晃,他仰头饮尽最后一口山泉。
山风卷起麻衣,隐约露出块垒般分明的腰腹肌肉。
“待伏虎追风桩突破圆满,就去蛇盘谷探一探龙涎草...”
季咸沿着山道往下走,心里暗自琢磨。
孙老九和马三姑那帮人,打算用龙涎草讨好周家,好混进丹坊当学徒。
要是自己抢先一步找到龙涎草,就把孙老九那帮人的上升之路彻底堵死。
至于周管家那老东西,要纳阿姐当小妾这事。
若是没法子,就把龙涎草卖了换投名状。
带着阿姐躲到济世堂这种大字号里,横竖能寻条活路!
季咸感受着经络间游走的气血。
伏虎追风桩虽能锤炼筋骨,内养气血。
但终究淬炼不出刀口舔血的狠劲。
要养出见血的胆气,非得在生死场上滚三遭不可。
“拳未染血,终究欠三分煞气。”
他反复咀嚼着姐姐今早的告诫。
孙老九那些人的阴招毒计,早该用刀子捅穿他们咽喉。
可他此刻,连气血流转都未能完全拿捏。
擦过腰间的短刀,刃口泛起冷光。
马三姑的讥笑似乎仍在耳畔聒噪。
这寡妇像条毒蛇似的,总在不经意间探头出击。
还是不能着急...一步步来,先去药市。
暮色初染。
少年背着药篓转过山坳,已能望见药市招幡。
夕阳将晒药场的竹匾镀成暖色。
收摊的伙计正给党参盖上油布。
蹲在台阶啃杂面馍的帮工们纷纷抬头。
少年靴子上还沾着断龙崖的红土,肩头药锄挂着几缕草藤。
“季小哥今日又寻着好货?”
济世堂的伙计抢先迎上,将少年身上的药篓取下。
药篓落地,药材沙沙。
老药工眯眼捻须:“听声是七叶莲?这品相少说值一两银子......”
市集陡然活泛起来。
几个赤膊汉子撂下装药麻袋,听书看戏似的围了过来,在济世堂的门口站立。
穿短打的妇人挎着药篮驻足,篮里晒干的药草,跟着惊叹声不停抖动。
“断龙崖那片的七叶莲?上月张把头上山折了腿都没采到半株。”
“居然让季家小哥采到了!”
“要不怎么说读书人灵光呢?人家会看《肘后备急方》!”
药香氤氲。
季咸解开缠在篓口的葛藤。
二十年生的黄精沾着新鲜苔藓,断口处金丝在暮光里若隐若现。
十年生的厚朴......
“季小哥真是有本事!”
人群响起低低的抽气声。
王掌柜见状,不由嘴角勾起,手指在算盘珠上抹出残影。
“二十年的黄精,十年的厚朴,二十五年的七叶莲...除开七七八八的费税,一共是二两三钱四十文!”
又是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
这够去山珍栈吃上好几天的酒肉了。
技不压身者,方可安身立命,才堪济世之人,自能荫庇阖家。
山里人不懂怎么写,却是最认这个理。
“以前十天才见你一回,这两日门槛都要踏破了。你这是开窍了?“
季咸搓着老茧,把柜台上的银子收入怀里。
“山神老爷开恩,今年苍梧山的药材格外旺相。”
采药这行当,本就靠天吃饭。
深山老林里,撞见成片的参王都不稀奇。
在山民看来,每日两吊大钱是笔巨款。
可放在济世堂这百年老号里,也就是添几味寻常药材的流水。
旁人至多夸句勤快,断不会往深里琢磨。
王掌柜拨着算珠,与季咸搭话:“还是替你姐抓药?”
距上次那瓶废丹已过四五日,丹药也快见底了。
“这回不抓药。”少年摇摇头,“劳烦掌柜的挑个药炉。”
算珠声戛然而止。
药炉不比寻常物件。
采药人多半只会晒些草药,连方子都认不全。
掌柜想起杨平安的嘱托,从柜台下取出三尊铜炉:“季小哥要学炼药?”
“家里给姐姐煮药的炉子坏了。”
季咸扫了眼空荡荡的店门。
方才围观看客早散了。
王掌柜将三尊药炉一字排开,炉身在日光里泛着幽绿。
从左到右。
分别是青玉鼎,黑陶炉,铁炉。
“若季小哥会炮制药材,说不准能带着阿姊走出大山。”
王掌柜像是没听见少年的话,脸上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容。
“掌柜的说笑了,还请介绍一番。”
季咸面色平静,让人看不出波澜。
王掌柜抚了抚山羊胡,缓缓道来。
季咸脸上闪过惊异。
这青玉鼎当真如此金贵?
竟能值当一百两纹银?
不知蛇盘谷的龙涎草可否与之相比?
季咸垂眼盯着药柜上三尊炉子,心思转过好几圈。
中间的黑陶炉亦要三十两银子,足够山里人家半年的嚼用。
那可是三十两银子。
无论是置办采药的行头,还是盘下间小铺面,总比在悬崖峭壁间讨生活强。
采药人霜里攀,雾里寻,三十岁就落下风湿痹症,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王掌柜,这黑陶炉怎生贵过铁炉?”
季咸摩挲着粗粝炉身,状若无意问道。
“小郎君好眼力。”
柜台后的王掌柜捋了把山羊须,眼珠闪过精光。
“此炉看着粗笨,却是用五龙坡的胶泥混着朱砂烧制。”
“虽说比不上铜炉金贵,但胜在温火慢熬时药性不散,尤其炮制紫河车、老山参这类大补之物,最是相宜。”
季咸恍然点头,指尖掠过那尊泛着青绿的炉子:“那这尊...”
“诶,使不得!”
王掌柜突然抬高声调。
“这是前朝太医院流出来的物件,前日才被县令大人府上的供奉订下。”
“小郎君若是要为阿姊炼眼药,那边生铁铸的倒合用,只要一两三钱银子。”
季咸缩回手,目光在三个炉子间逡视。
他瞧见掌柜说话时,拇指在铁炉边沿,蹭过两道油灰。
那是桐油混着铁锈的痕迹。
新打的炉子断不会有这般包浆。
“小子见识浅,全凭掌柜指点。”
他掏出个钱袋,数出一两三钱四十文,
“就要这铁炉罢,余钱劳烦包两雄黄。”
铁炉虽看着新,炉膛里却有少年闻到的淡淡艾草香。
“季小哥是想去蛇盘谷闯了闯?”
掌柜的只收了一两三钱,余下的四十文却未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