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哭泣的圆明园(求追读)

“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英法联军蹂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壁断垣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种切肤的痛.......”

夜晚的宿舍,陈铭章写着。

一个多小时,写了一千余字。

文章的名字,便叫作《哭泣的圆明园》!

写完后,他仔细地从头浏览着。

没有修改一个标点符号,也没有修改一个错别字。

这是今天早上游圆明园的时候,心中有感,写下这一篇文章。

随后,陈铭章收拾好情绪,便开始继续写《亮剑》。

他先是看了一下昨天晚上写的第一章,酝酿了一下情感,然后才开始继续写第二章。

与原著不同,陈铭章对《亮剑》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编,

第三章,则是写1937年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八路军,李云龙从主力团团长降为营长,李云龙不服气,听到军长降为旅长,服气,进一步塑造李云龙的形象。也刻画出三八六旅旅长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体现着此时红军的困境,以及为统一战线做出的牺牲。

陈铭章写这篇小说,写的速度并不快,因为精益求精,力求刻画好每一个重要人物,也写好每一个剧情,让每个人物有血有肉,让剧情可以连贯。

甚至他还去查相关的资料,有时候还看着地图。

时间线比较长,情节也刻画得比较细,亮剑世界缓缓地展开。

当写完第二章时,已经到了深夜,陈铭章没有再写,而是收拾好上床睡觉。

明天可要去八达岭游长城。

除了京城这里的同学,大部分人都是没有亲自见过长城的。

正所谓,不到长城非好汉!

每个人都想去长城,因为每个人都想成为好汉。

......

五点钟,抵达八达岭。

众人睁开朦胧睡眼,打着哈欠下车,尽可能地让自己提神。

为了在八达岭长城看日出,大家也是拼了。

陈铭章喝了口水,上一世他也来过八达岭爬长城,那时候是节假日,可谓是人山人海,视线所到之处,都是人。

现在则是不一样,虽然今天是五一,可像他们这么早过来的,就他们这些人。

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段,是明代长城的精华,是长城重要关口居庸关的前哨,海拔高达1015米,地势险要,城关坚固。八达岭长城史称天下九寨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和杰出代表。

众人抵达长城的时候,刚刚好是日出。

当第一轮红日从天际线升起,拨开清晨的薄雾,越过崇山峻岭,片刻间,金色的光晕唤醒天空,洒落在八达岭长城之上,蜿蜒曲折的万里长城至上光斑移动,幻化成为一条金色‘巨龙’盘旋在山间丘壑之巅。

金色的阳光缓缓洒落,古老的城墙在光影交错中更显雄伟壮丽,仿佛巨龙在晨光中苏醒。这一时刻,无论是雾霭缭绕的朦胧美,还是万籁俱寂的宁静感,都让人沉醉不已。

众人都被美到了!

欣赏着日出,然后拍照着。

众人兴致勃勃着欣赏日出,等到朝阳彻底升起后,众人开始爬长城。

八达岭长城全长有7.6公里,但是可供浏览的地段大概就3.7公里。

两三个小时后,陈铭章都觉得有些累了。

虽然这一世身体素质要好得多,但是爬两三个小时的长城,这对身体素质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到了这个时候,还能有余力,也就三分之二。

大家拿出吃的东西,席地而坐,享受着美食。

大概休息了一个小时,他们这才踏上返程。

等到回到燕园,已经是下午了。

陈铭章回到宿舍,洗了个澡,便躺到床上睡觉。

其他人也都是差不多,毕竟早上凌晨天还是黑的就出发了,大家睡眠都不够。

能够在车上睡觉的,始终是少数。

一觉睡到自然醒,已经是晚上八点钟。

陈健功给他留了晚饭,虽然晚饭已经冷了,陈铭章也不在意,只用了十分钟左右时间,便吃完了。

整个宿舍,只有陈铭章一个人,其他人想来是去图书馆看书,或者是未名湖散步。

陈铭章拿出稿纸,审了一下昨晚写的稿子。

然后才写起《亮剑》第四章,李云龙在析口战役爆发后,率领新一团奉命要过黄河,而驻守黄河渡口的正是楚云飞的三五八团。因为李云龙的新一团是杂牌军,不属于正规编制,三五八团的副团长不让李云龙的新一团过黄河,把李云龙气得差点下令打过去,最后还是李云龙带领新一团进入程瞎子的正规团,才得以过黄河。

这是写李云龙、楚云飞初次交锋,两人的性格、人物形象进行刻画着,也是双方的背景。

这一章六千字,陈铭章写了将近三个小时才写完。

此时,其他舍友都已经回来了。

因为第二天早上没有课,陈铭章没有睡觉,而是继续写第五章,第五章则是写着李云龙率领着新一团过黄河,参加析口战役,当然不是正面战场,而是打伏击战。

结果俘虏了几名日本士兵,因为新一团这一仗损失很大,李云龙甚是恼火,再加上那5个日军俘虏很不安分,不吃不喝还拒绝治疗。李云龙脾气就上来了,问他们到底想怎么样,几个俘虏说只求一死。李云龙气急而笑,说有骨气,这可是你们说的,我成全你们,于是就下令把5个俘虏毙了。

这件事,李云龙又被降为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