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入手四合院
- 从1977年开始当文豪
- 白白是只猫
- 2115字
- 2025-03-26 14:07:00
陈铭章这些时日打探过现在京城院子的行情。
正常而言,比较普通的,那种不到200平米的,比较规整的小四合院,大概大小7间房,大概1间房是200~300元,一个院子的话大概是2500~4000元。
稍微好一点的,面积小一点的四合院,大概是一万块钱一套。
至于像这么大四合院的,那就是没有实际价格,因为四合院太大了,没有人买得起。
除了一些名人之外,京城的四合院在1950年以后是被代管的,
很多四合院,就这么十几户、几十户住着,乱哄哄的。
姚家人想要出手这一处四合院,要价是20万元。
在这个时代,万元户都非常少见,没有多少人能够拿出一万元,更不要说20万元了!
这么多钱,陈铭章也没有!
但是他可以先借,跟五四文学社先借!
错过这个村,也许就没有那个店了!
跟姚家人谈好,比如那些书留给他,双方谈好价钱和能搬走的东西、能留下的东西。
姚家人一看陈铭章真的要买,一个个都高兴得不得了,都显得很好说话。
用了一个礼拜,陈铭章终于将这一套四合院入手了!
而姚家人,也搬走了!
至于人家怎么分那20万元,这就跟陈铭章没关系了。
手续齐全,万无一失,陈铭章高高兴兴地好好地参观着这一座已经属于他的四合院。
当然,这座四合院距离北大比较远,差不多十三四公里,这还是直线距离,路程的话恐怕是二十公里,骑自行车的话都得差不多1小时。夏天骑自行车没有问题,但是冬天就不合适,会冻死人。
至于坐公交,得转公交,也得花比较多时间。
所以,就算买下来,陈铭章也不会住在这里,太浪费时间了。
顶多周末过来住。
但是不管是以后自己住,还是作为投资,都是稳赚不赔的。
......
燕园,五四文学社。
众人正在忙着,或是自己在写作,或是看寄过来的作品。
目前,《未名湖》作为月刊,每个月出版一期。
投稿的不仅仅只有北大学生,还会有京城的其他高校学生,以及老师。
甚至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大学生、老师的投稿。
大量的稿件,便需要大家进行审稿。
一篇文章,最起码要进行两遍审稿。
有需要修改的,会将修改意见和原稿寄回给作者;没有过稿的,则是需要将原稿寄回给作者;而如果被接纳的稿子,则是需要与作者联系,签订协议,然后支付稿费给作者。
所有人中,就属陈铭章最轻松了。
当然,大家都充满了干劲,因为他们都有一份工资。
而且这是一份难得的经历,可以让他们的能力得到提升。
审稿,同样也是成长的一个很好途径。
看得多,写起来就能汲取经验教训。
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
同样的,文章看多了,也就会写。
作为五四文学社社员,他们要比其他同学忙碌得多,既要学习不能落下,还得做着五四文学社的事。
这意味着,他们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
每天,每个社员都会在这里两三个小时,专门做五四文学社的事。
陈铭章拿过表格,这是五四文学社在4月份的收支表格,以及相应的材料。
每一笔收入清清楚楚,每一笔支出同样也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陈铭章平常有数,看这报表便很清楚。
然后还有一份,是关于活动预算列表。
既然是五四文学社,自然会搞一些活动,而活动是要有经费的。
“社长,这里有一篇文章,我心底没底,你看一看。”查健英拿着稿子,走了过来。
陈铭章说道:“行,我看一下。”
拿过稿子,陈铭章看了一下,这是一部小说,来自于北师范的一名女生,是属于爱情小说,约莫五千字左右,属于短篇小说。
女生特有的文笔,充满着哀愁、细腻。
“写得还不错,很纯爱。”陈铭章点点头道,夸赞着。
查健英道:“这种情情爱爱的,会不会不合适?”
与陈铭章写的《黄土地》不一样,这一部短篇小说是纯粹的爱情小说。
这在这个时代属于半禁忌的。
“曾经有这么一句话: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五四文学社追求的是勇为先锋,不能顾忌这顾忌那,好的文章,就应该支持!”陈铭章说道。
众人会因为以往的经历,充满着顾虑。
陈铭章不会!
他很清楚,新时代即将拉开序幕,过去的事将会一去不复返。
这个世界,不是东风压倒西风,便是西风压倒东风。未来三四十年,改革开放便是大势。
锐意进取、勇为先锋,才是五四文学社应该做的事!
毕竟五四文学社,是北大的一个文学社,哪怕真的出了什么事,顶多被批评警告一番。
甚至这种出现的可能性都会微乎其微,因为大学对于学生总是包容的,北大可以为五四文学社挡去大部分的麻烦。
查健英怔了怔,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在她看来,这篇小说写的是不错的,比不上陈铭章所写的,但是却比他们写的文章要好不少,属于中上水平,自然够资格刊登在《未名湖》上面。
她之前的顾虑,便是因为这种不合适。
文学创作,少谈情情爱爱,多谈努力拼搏、爱国等。
陈铭章不仅仅在创作上鼓励他们,勇于去突破枷锁,去写自己内心真正要去写的,勇为人先。在审稿方面的工作,陈铭章也在鼓励他们,少一些条条框框。
歌颂之类的文章,甚至少有能够刊登在《未名湖》上。
而要知道,歌颂类文章,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
“之前你不是夸赞,我写的爱情诗《日月卿》写得好,《日月卿》能刊登,这短篇小说为何就不能发表?”陈铭章反问道。
《日月卿》,这是陈铭章为他写的那首短诗所取的名字,“浮世三千,吾爱有三,日月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并非是一首诗。而是来自于一部电影《暮光之城》台词的意译,充满着美感与情义,被无数年轻男女所喜欢。
对于研究文学的专家而言,这不是诗。但是对于无数年轻男女来说,这就是诗,最能打动人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