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泓水

陈有道向王泰宁告辞后,踏上归途。一路上,他脑海中不断回想着与王泰宁交流的那番话。

他暗自思忖:“前世,我曾机缘巧合得到一道术法,名为‘人望术’,只可惜一直没寻到合适机会修行。

如今仔细琢磨,这‘人望术’应与养气术处在同一层次,然而二者威能却有天壤之别。恰似种田与养气术,虽同属凡级技艺,可其中差距,不啻云泥。

王泰宁施展的那道‘愚人法’,依我看应是灵级技艺。

真没想到,仅仅是灵级技艺,便有这般恐怖的效果,也不知更高级别的技艺,究竟蕴含着怎样惊天动地的威能。”

回到家中,取出玉简,陈有道利用神识小心翼翼地触碰玉简。

刹那间,一股磅礴的信息如汹涌潮水般,猛地灌入陈有道的脑海之中。

“原来如此,所谓灵文,竟是这般原理。”

陈有道心中豁然开朗。灵文,实则为灵力的独特排列之法。唯有依照灵文对灵力加以精细加工,灵力方能完成蜕变,转化为法力。

陈有道也终于明白为何灵文无法记载于普通纸张之上。

灵文精密至极,书写者倘若不能将自身感悟毫无保留、精准无误地呈现,便极有可能出现毫厘之差,最终谬以千里。

这对于修炼者而言,无疑是一场足以颠覆修行之路的可怕噩梦。

而玉简则不同,它能够将记载者的全部感受完整封存,完美规避了在传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细微差错。

陈有道查看手中的玉简,只见其中仅记载了一篇灵文:泓水。

练气期的修行,首要便是以法力充盈气海。

而若想在练气期之后继续晋升,就需在三元循环的根基之上,开辟灵穴,构建灵图。

凭借灵图源源不断的滋养之力,推动三元循环持续运转,进而不断强化自身实力。

“练气初期需构建三大灵穴,而人体周身可构建灵穴的数量总计三百六十五个。

只是,这玉简里竟只字未提开辟灵穴的方法……想必是王泰宁有意将这关键部分删去了。”

陈有道暗自揣测。

果不其然,一番仔细研读后,玉简之中仅仅记载了如何借助灵文,实现灵力向法力转化的方法。

灵文宛如细微的蚊蝇,蛰伏于玉简深处。接下来,陈有道需依照玉简所记灵文的排列方式,将这些灵文逐一固化到自身气海之中。

“即便只是原原本本照搬,所需时间也太过漫长了。”

他尝试着在气海之中构筑第一个灵文,仅仅这一个,便耗费了一分钟。再瞧那玉简中密密麻麻、数不胜数的灵文,陈有道不禁皱起眉头。

“若要将所有灵文全部构筑完毕,就算我日夜不休,恐怕也得两个月时间。况且,构筑灵文需神识全程参与,每日最多只能持续两个时辰。如此算来,足足得花上一年。”

不过,陈有道很快又转念一想:

“但构筑完成后,好处也十分显著,我的修炼速度能够提升一倍。这般算来,这笔‘买卖’还是相当划算的,能节省七八个月的修炼时间。”

“我还是拥有修炼灵文的,若是没有修炼灵文凭借我自己怕是这辈子都没有可能进入到练气一层了。”

而且我的转生之书技艺终于有了着落了。

凡级技艺

潜伏(lv3:230/800,精通,存在感小幅降低,气息融于自然)

泓水灵文(lv1:0/2000,入门,修炼速度提高20%)

陈有道看到转生之书面板上的经验值,

“刚入门就需要足足2000点的经验值,这难度这么高!”

修炼泓水灵文者,其法力总量与同阶之人相比,超出足足一半。

正如这灵文之名,它赋予修炼者的法力,深邃浩瀚,恰似无垠大海。

“现在我每天的修炼以灵文为辅,剩下来的时间就用命环来淬炼自己的肉身。”

陈有道每日的神识仅能支撑两个时辰的修炼,其余时间便投入到肉身淬炼之中。

如今,他已成功将左手淬炼完毕。

以神识探测,他的左手骨骼呈现出温润的玉质光泽。

其强度相较于之前,提升了一倍有余。当下,即便不动用灵力强化,仅凭这只左手的力量,便足以将铁块一劈为二,威力着实惊人。

......

学堂之中,一群孩子正在这里修炼着养气术,陈圆圆自然也在这里,本来以陈圆圆的能力是不能够在这里一起修炼的,奈何她有个好哥哥,

陈有道深知妹妹生性活泼,担心她独自在家修炼时会偷懒懈怠,便狠下心来,半哄半“踹”地把陈圆圆送进学堂,让她能与同龄人,相互激励、共同进步。

“陈大人来啦,快请进快请进!您这是来接妹妹回家的吧?您妹妹今天可太引人注目了。”

学堂先生满脸堆笑,热情地迎向陈有道。

陈有道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这是她妹妹又在学堂里皮闹了。往常,陈有道并不会特意来接妹妹,可这小丫头上次竟偷偷溜出去玩,陈父陈母很担心。

这次,他特意亲自前来,打算接妹妹回家,顺便好好管教管教她。

“先生放心,我回去便管教她。”

学堂里并不是只有教导养气术的,还有专门的先生负责教导孩子们文字书写,而且这项教学一直是完全免费的。

陈有道小时候便是在这学堂之中,一笔一划学会了认字与写字。这位学堂先生便教导过小时候的陈有道,因此他对学堂先生十分的尊敬。

陈有道一踏入学堂,便瞧见王有全正在那儿认真教导孩子们养气术。

王有全眼角余光瞥见陈有道走进来,顿时像被蛰了一下,猛地把头扭向一边,装作没看见的样子。

“小全啊,我来接我的妹妹回去了。”

“陈大人,您的妹妹在这呢。”

回想起过去,眼前这位陈大人不过是他眼中再普通不过的农民小子。

时过境迁,如今的陈有道已然摇身一变,成了他不得不小心翼翼讨好的大人物,这般巨大的落差,让王有全心里五味杂陈,举止间也难免透着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