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孩子们,才是未来
- 三国:词条融合,改天换命
- 安静l
- 2123字
- 2025-03-26 16:28:03
夏侯兰在拿到曹彦给的兵符后,却并没有立即离开。
由于见过了袁绍那等名不副实之辈,他心中对所谓的“明主”已经有了几分警惕。
所以,夏侯兰想再在东武阳多转一转,好切身实地的看看这里的百姓,究竟生活的怎样。
先前黑山军来犯,
东武阳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战术,
早早地将周围的百姓都迁入了城中。
黑山军抢不到粮食,便如疯狗一般四处破坏,民居、村落田地等等,都被毁了不少。
不过只要人还在,房子什么的都可以重新建。
更何况,东武阳如今最不缺的,便是劳动力!
新建的村落还能进行更好的规划和管理,倒是省去了曹彦、荀彧许多其它的麻烦。
夏侯兰从东门军营出发,沿着城墙逆时针走到了南门。
沿途,他看到了许多百姓在修建新的村落、房屋。
远处还有不少人在铺路,挖掘沟渠,干得热火朝天。
与那些被迫徭役的百姓不同,
这些人喊着号子,唱着民歌,脸上洋溢着的都是快乐的笑容。
今天的工分,又到手了!
明天就可以换肉吃了!!
欣欣向荣、生机勃勃,在此刻真正的具象化了!
看到这些后,夏侯兰的心中已经基本有了答案,
“曹操,或许才是真正为民着想的明主。”
他伸手进怀中,摸了摸那枚被体温温热的兵符,嘴角不由得微微翘起,
“子龙啊,我们苦苦寻觅的明主,不就近在眼前嘛!”
一边想着,
夏侯兰一边来到了南门口。
正巧,李典现在正在给黑山军的俘虏发放物资。
“愿意留下来的,站在我左手边。
你们可以参军,可以种地,也可以学一门手艺!
只要你真心想过好日子,主公定然不会忽视任何人!”
“不愿意下来的,站在我右手边。
我们会给每人发放十天口粮,放尔等离去。
但在十日内,必须离开东郡,否则一律按照奸细处置!”
李典话音尚未落地,黑山军的俘虏们就开始欢呼起来了,
“真的可以回家啊?曹公竟然没有骗我们!”
“这里分田又分房,还能挣工分换米肉,你真打算回去?”
“不回去不行啊,我家人都在山寨里。你不回去吗?”
“我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自然是要留下来了!”
“真羡慕你……”
“我给你出个主意啊……你回去后偷偷把家人带出来,装作流民再来投靠曹公不就行了!”
“咦?还是你们年轻人脑子好用!”
夏侯兰混在围观的人群里,倒是不怎么惹人注意。
但他看着那列人数更多,都是想要离开的黑山军俘虏队伍,
忍不住轻声自语道:“放这些人离开,曹公就不怕黑山军卷土重来吗?”
就在夏侯兰疑惑间,他听到旁边传来了一个略显虚弱的声音:“曹公此举乃攻心之计,黑山军即将从内部瓦解。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才是高明!”
夏侯兰转头看去,
却见是一位身着褪色麻布长衫,脸色有些不自然苍白,大约三十来岁的中年人。
他拱手问道:“先生高论,敢问先生贵姓。”
“不敢,”中年男子回了一礼后,说道:“免贵姓戏,单名一个忠字。小兄弟如何称呼?”
“我叫夏侯兰。”
“小兄弟可知军营在何处?”戏志才忽然问道。
听到军营,夏侯兰顿时脸色一变,压低了声音回道:“我劝你别去军营,那边防守严密的很。”
戏忠,或者称呼他戏志才更好一点儿,闻言问道:“你也去看过了?”
夏侯兰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才被打出来……”
“挺好。”
“?”
“我的意思是,军机重地,防守严密一些自然是好的。”戏志才解释道。
“原来如此。”夏侯兰恍然大悟。
“某还有要事在身,就不跟小兄弟多聊了,告辞。”戏志才拱手道。
“我正好也有一些要事不能再耽搁了,保重!”夏侯兰也拱手回礼。
二人再度行礼,便分道扬镳。
夏侯兰径直朝着北方而去,路途虽远,但他心中却没有了茫然。
戏志才则踏入了城中。
这一路走来,加上荀彧信中的讲解,他已经基本确定,曹操就是他要找的那个人。
寒门士子的希望,或许就在曹操身上!
刚进城门走了没多远,
忽然一阵稚童的朗朗读书声传入了戏志才的耳中,打断了他的思考。
戏志才不由自主的停下了脚步,静静聆听着: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而后,又有年龄大一些的孩童的声音响起,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三字经》通俗易懂,更贴近儿童启蒙的需求。
其中开头一段内容,荀彧也在信中提过,所以戏志才是知道《三字经》的。
戏志才心中赞道:“不过这后面的内容更加典雅艰深,亦是不可多得的教学佳作。不知又是何人所著!”
戏志才循着读书声,来到了学堂外。
学堂显得很是简陋,有点像是临时搭建的茅草棚。
总共只有三四间屋子,加起来不到百十个孩童。
但在此刻戏志才眼中,
这却是未来,是希望!!!
看着眼前这些正在父子戒尺下努力背书的孩子们,
戏志才不由得又想起了荀彧给他的来信:
“……曹公新政,开蒙学以启民智,立县学以擢寒素……革门阀世禄之陈规,使白身之士得通青云,草莽之才可登庙堂……岂非开百代之先河,立万世之圭臬乎?“
戏志才在学堂驻足良久,这才长出一口气,脸上带着微笑,转身向着衙署走去。
他嘴里还一直在反复轻念着:
“人之初,性本善……”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来到衙署门口,戏志才被守卫拦了下来。
他拱手说道:“在下戏忠,特来求见曹公。”
守卫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见他衣衫褴褛,脸色苍白,却依旧恭敬有加的回道:“主公如今正领兵在外,清理黑山军流寇,暂时不在城中。”
戏志才闻言一愣,而后问道:“那城中现在是何人主持大局?”
“内事不决问荀彧,外事不决问曹彦。”守卫笑道,
戏志才顿时哭笑不得,心中暗道:“曹公,还挺舍得放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