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法忘却的澄澈:青海科巴支教纪实
- 谢丹 刘荣 王习明等
- 1357字
- 2025-04-03 17:42:43
随心出发
海南师范大学 莫镕蔚
从老师提出要开展“一带一路”国情考察与教育帮扶活动的时候,我就在思考可以说服老师给予我机会去参加这次活动的理由了。想去的心很坚定,却也只能找到这六点理由,即:想为那些可爱的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想亲身了解本国文化的多样性;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为成为更好的自己做准备;增加社会实践经验;锻炼自己;我喜欢当志愿者,想让我所遇见的那些人在遇见我时都能拥有笑容。我还能想到的自身优势有十点,那就是:①家里比较贫穷,且在村庄里信号不好,所有的农活自己都得参与。因为家庭的原因,自己从小就很独立,能照顾自己,所以吃苦这方面对我来说根本不是问题。②因为经常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也特别喜欢帮助需要帮助的人。③经过多次的读书报告会,我发现自己比较擅长写生活实践方面的文章。④身体状况良好,极少生病,但备有医药箱。⑤参演过多部微电影,了解过程,且懂得基本拍摄和剪辑技能。⑥会做饭,会做馒头。⑦由于之前面试家教的原因,小学课程基本掌握。⑧认为和二十天实践得到的收获相比,回程交通费不算什么,可以自付。⑨课外阅读书籍有很多,可以捐赠。⑩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且一直遵守纪律。
申请去参加这次活动的同学有很多,同时还包括了许多学姐和学长。作为2016级的新生,虽然已经尽力在思考去支教的理由以及自身的优点了,但还是有些底气不足。等待结果的过程很难熬。但不得不说我还是很幸运的,因为面试没过多久,老师就告知我通过了。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朋友的时候,她们都说我傻;当我第一次打电话给家人报告的时候,家人挂了我的电话;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家教负责人的时候,他沉默了许久……你能体会到,我的难过吗?当你特别向往做一件事的时候,身边却没有人支持的失落感,你能体会到吗?但是,我并没有就此放弃,因为我有我的向往,心之所向,不会遥不可及。很幸运的是,朋友说我傻之后还是会让我照顾好自己,并且告诉我,她们的臂弯等着我归来;家人从网上了解了那边的条件之后提示我增添衣物,并让我多带些糖果过去给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就连家教负责人沉默之后也同意了我的决定并提醒我八月份记得上岗……大家为这次活动忙前忙后的样子,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
支教的地点位于青海省化隆县金源乡下科巴村,那是一个处于山峦间的贫困而又不失质朴的村落。我在网上查找了好多关于科巴村的资料,孩子们可爱的脸庞、藏民们淳朴的笑容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仿佛那是我曾到过的地方。我还看见了许许多多去过那里的志愿者在网站上留下的关于支教生活的美好记录。翻阅着一篇篇文章,我觉得那里的美好给予他们的幸福远超了我们所想象的困难。越是翻看,越是向往。
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能力给当地孩子带去知识,或是给他们带去欢笑。但我依然努力着,努力地翻看着我所教的二年级的课本,努力地划下知识点备着课。我还在网上查找适合给小学生讲的笑话。我想,哪怕他们只是接受了一点知识,笑了一两次,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老师们所说的注意事项我都一一记着,必带列表上的药品都备齐了:感冒药、晕车药、咳嗽药、创可贴、消毒水……但我希望我们所有人都完全用不上这些。我知道,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海南人,要到一个距离2000多公里的、天气多变且山山相拥的地方,要面临很多考验,但是,我坚信,梦想抵达的地方,就是天堂。
科巴,期待7月9号,我们的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