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性消费、经济增长与消费伦理嵌容
- 孙世强
- 2058字
- 2025-04-03 17:28:51
序
消费滥觞于人的需求。消费按其用途划分为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生活性消费是指为满足个人生活的各种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消费。政府社会性消费具有改变个人生活消费条件的服务功能和决定政府公职人员直接消费能力的功能,直接影响个人消费水平。所以,本书研究的消费范围涵盖个人(家庭)生活性消费和政府社会性消费两部分。
消费主观满足需求,客观上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哲学层面上表现为“动力”与“结果”的关联。扩大消费需求意味着经济增长动力加大。但让人费解的是人类对消费及经济增长存在错误取向,人为淡化了消费的应有本质,过多注重的是消费推动经济增长动力的工具功能。当然,这与新自由主义思想下的消费主义和“经济人”泛化等直接相关,更与西方居民消费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的伦理缺失相关。单一注重消费动力的工具功能导致了无论消费领域,还是经济增长领域的诸多问题,也导致了即便是高速的经济增长也没能实现甚至是掣肘了人的需求满足效应。
遵从消费的必要约束,实现消费的理性回归是必要的。自人类产生之日起,消费就存在各种约束——生产力约束、显性制度约束和隐性消费伦理约束。其中,生产力约束是贯穿历史的约束,制度约束是伦理约束的升华,而消费伦理约束才是最基础层次的约束,体现的是社会的自律性。各种约束无外乎作用于两个维度:“量的规定性”和“质的规定性”。如果说前者是严格来源于生产力硬约束的话,制度约束和消费伦理约束则是经过“两次提升”后的人类的“应该”约束。就消费和经济增长理念及方式选择而言,未必会违反制度,但却可能会违背伦理。所以相对于显性制度约束,隐性消费伦理约束具有作用效度的全面性、自发性、前控性、弥补制度失灵和低成本等特征。
任何时期的消费客观上都存在并应遵循两种“规定性”。任何社会主体,包括政府的消费,与“规定性”的差异反映着人类是否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消费,是否本着“道”和消费规律消费。超前消费或滞后消费都对应着必然衍生的一系列问题。有了伦理规定性,就可有效评测人类消费合宜与否。
遵从消费的“规定性”是构建和谐关系的必要前提。消费承载着人与环境、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系不和谐反制消费发展。客观分析中国现实消费,发现诸多与“道”或规律规定的“应该”间的差距,反衬出了现代社会消费各维度,如消费结构、消费制度、消费理论,及经济增长各维度,如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理论及实践,与伦理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现实中国消费体现着“消费总额滞后”“双低于”“双二元”结构,消费制度绩效低和消费违背伦理的诸多明显特征。本书根据这些特征并结合消费推动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内在要求,重点进行以下研究。
第一,阐明消费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消费理念,论证节约消费和奢侈消费伦理的现代非适应性。
第二,分析德国和日本等国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尤其是总结了政府的社会性消费的控制经验及教训,为实现中国消费发展和质量型经济增长提供重要参考。
第三,诊断和评测现行中国消费推动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原因。重点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消费伦理因子缺失、居民消费决策理论中的消费伦理因子缺失、经济增长方式哲学基础背离、消费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分离等方面寻找原因,提出中国乃至世界产生消费问题及可持续经济增长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
第四,评测消费伦理对消费力及推动经济增长能力提升的修正效应。将消费伦理上升到可积累的道德资本角度,纳入推动经济增长能力提升的参数分析,评测其对消费力及经济增长能力所产生的效应的同时,修正现代消费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的不足。
第五,扩展合宜性消费促进质量型经济增长的动力保证策略。立足于合宜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引擎动力稳中有升、给消费主义加上条件、改变人性结构、规范单一的经济人性发挥、发挥宗教导向功能——净化非伦理性消费、拓展消费伦理约束的新消费增长点几个方面,完善政策供给。重点是突出完善扩展消费伦理约束下的新消费增长点的政策供给。按照“伦理缺失必补”的原则,采取“弥补”和“延展”两种战略,以抓住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扩大有质量保证的消费类型,补足与提升边际消费力为主要切入点。要注重以家庭传统用品升级提升传统消费水平。现代消费方面,在积极开发与扩展信息消费、银发消费的同时,重点要基于文化消费、教育消费、娱乐消费、健康养生消费、绿色消费、旅游消费、新能源消费、智能消费、汽车消费九大方面扩展升级版的发展型与享受型消费,以实现消费边际力增强,这是实现合宜性消费与质量型经济增长正相关的核心保证。
本书内容汇集了笔者多年的研究成果,成果内容体现在发表的文章、著作和研究报告之中。在研究过程中,河南大学图书馆王玉晶副研究馆员,河南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刘怡琳、施雨竹、陈亚茹、马文珂、王茜和经济学专业学生张妍妍,吉林财经大学经济统计学专业学生张贺及浙江大学孙莹博士,在资料搜集、文献翻译、调研、模型制作、统计分析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相信全体研究人员的辛勤汗水能够汇聚成社会的正能量,对消费意识的引导、选择行为的矫正,尤其是科学的经济增长动力观的树立,定会彰显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