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家属很有诚意,账目三七分成

“阳哥,这是什么情况,我们计划的这一环,收取的不是四千两定金吗?

这怎么全都是两万两白银的全款?

他们就算不报官、偷偷跟踪和耍滑头给假钞。

怎么讨价还价也没有?

这跟电视和电影里演的劫匪片不一样啊!”

董儒看着眼前跟方阳计划的完全不同的情况,有些懵了。

方阳也是被其这番话问的一愣。

好在方阳见过的风浪不少,很快就镇定了下来。

“怪不得人家都说隔行如隔山。

果然没有经验,就容易闹出些乌龙来。

是我之前想的有点多了。

潜意识里,还是把这里当成了现代。

可要是结合古代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才颇为合理?”

“蛤?”

董儒还是有些不解的看向方阳。

方阳只能解释道:“这里不是现代,没那么方便的沟通工具,他们都没法跟我们即时通讯,怎么跟我们讨价还价?

而且这里也不是现代东洲东国的法治社会,治安本来就不太好。

封建朝廷在地方上的执法力量,收税都成问题,更别说处理绑票业务了。

从本质上说,县城大户跟我们扮演的绑匪角色,存在弱肉强食的关系。

当然了。

他们是肉,我们是食客。

至于跟踪、给假钞……这些高端操作,在现代社会,有着庞大生产力加持的现代大户人家,能做到的都不多。

就更别说他们这些古代县城大户了。”

董儒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但又再次重复发问道:“可是我们这次只要求四千两白银的定金,他们怎么把全款都打来了。”

“估计是想要讨我们一个好,让我们好好对待他们的子弟,甚至希望我们能早点收到钱,就早点放了人。”

方阳想了一会儿,给出了一个带些逻辑的解释。

“那我们提前放人吗?”董儒问道。

“随你,不过最后肯定是要放活人的,所以你让你那帮小弟注意点,别把人质给弄伤弄死了。

那样坏了规矩,我们后面再干这买卖,就不太容易了。

人家容易往狗急跳墙、鱼死网破的方向发展。”

方阳给出模棱两可的回答,同时提醒道。

“这道理我懂,那我现在就吩咐他们去放人。

可是阳哥。

我看我们闹了这么一出后,县城内的其他大户人家,都有些警惕了,不太好下手了,后面的买卖——不好做了啊!”

董儒有些担忧未来的业务量。

“正常,绑票这种事情,就是用枪打树上的鸟。

干了一票,就会惊的其他鸟飞走、提高警惕。

但你也不用太担心业务量的问题,这帮古代NPC的脑回路比较呆。

而且他们的家业都在这边,跑不了。

子弟们的性格也都是纨绔,在家蹲不住几天的。

过段时间就会放松警惕的。

那时候我们再下手。

停下的这段时间,也方便我们休息休息,消化掉这些非正规商业所得。”

方阳指了指眼前的十万两白银,有所预料的说道。

董儒看着眼前这比他之前‘主动继承’的三成土匪遗产,还要多得多得多的财富,眼珠子真的有点红了。

“阳哥,你放心,规矩我懂,三七分成,你七我三。”

董儒很识趣的对收益进行分账。

方阳客气了一下道:“要不还是对半开吧,这趟活计,主要还是你在出力。”

“那不行。

我这边主要还是听您的吩咐,照章办事。

计划和情报都是阳哥你主导的,您拿大头是应该的。

更别说后续我想要把这些钱变成训练的物资和赶路的盘缠,还得您帮忙操作呢。”

董儒连续讲了两个理由出来。

本来方阳就是客气一番,考察一下董儒见到巨额财富后的心性如何,后续还能不能处。

如今得到不错的结果,方阳也就没有继续客气,只是说道:

“那行,就按你说的这么办,不过后续也绑几个我家的子弟。

到时候我交的赎金,你就别给我如数奉还了。

咱们一码归一码,规矩是规矩。”

之所以让董儒也绑几个自家子弟,主要是为了掩人耳目。

毕竟别人家都被绑了,就你家没事,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有问题嘛。

“既然阳哥你都这么说了,我肯定照办。

不过您交的赎金,我们也是得三七分账的,这是规矩。”董儒继续义正言辞的给方阳出的赎金,打了个三折。

“……”

方阳闻言都有些无语了,只能带些错愕的道:“你啊!就是会给我整点意料之外的惊喜。”

不过心里对于董儒的感官却是又上升了一层。

……

转眼间。

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

黑风山土匪在董儒的带领,以及方阳的情报支持下。

可谓是在绑票这一专业领域,达到了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的纪录了。

同时也在临水县城的大户人家中,建立了坚实的口碑。

那就是给钱真放人下山。

至于你问人是怎么上山的?

请你不要问。

这是很敏感的话题,涉及到商业机密了。

不过这样频繁的被绑票,也让临水县城内大户们多年积累的家产,有些受不了了。

有的被连续绑架多次,手头上资金链都断裂了,需要出售祖宅、田地、商铺……等等产业来凑钱。

而让方阳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居然都找到了他这边。

一开始方阳还有些诧异。

以为自己暴露了,被他们察觉出来了什么。

可是不应该啊!

他这边也配合董儒,让自家几个普通古代NPC的子弟,上山旅游,没道理暴雷。

所以方阳就沉住气的应对。

最后也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回过神来的方阳,才慢慢想通。

这帮县城大户找上他这边的阳家,倒也合理。

因为阳家在临水县城这片地区扎根千年,在他们看来算是最资深的世家了。

然后——

方阳就发现自己在以一个飞快的速度,蚕食着这些世家的产业,也在让临水县城慢慢被他给更全面的掌握。

这是方阳没有想到的一种意外情况。

不过这种情况给人的感觉还挺不错的。

最起码的。

给董儒提供的信息更全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