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目前,我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经营主体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需求越发强烈。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我国开展了一系列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形成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等创新型的金融产品。随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利用农村土地财产属性进行贷款的方式逐渐被金融机构接受和推广,“三权分置”制度的出台,为进一步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发展提供了法律基础。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的逐步开展,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径。作为农业大省的吉林省的农村金融领域的试点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在全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吉林省在农村土地市场化建设及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制定了相关政策措施。随着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在全省范围的推广,在有效缓解农户融资难、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和效益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政策实施预期效果不理想、抵押贷款业务量锐减、农户贷款使用情况不乐观等诸多问题。因此,如何从现实问题中提炼出科学问题,有效评价吉林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的运行效果,合理优化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发展路径,需要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本书以吉林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为研究对象,以业务运行效果为研究重点,在相关理论基础上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在对吉林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运行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实地调研数据,分别从需求侧和供给侧参与主体的视角出发,开展吉林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运行效果的实证研究,对影响运行效果的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在考虑不同参与主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从利益互动角度出发,总结提出提升吉林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运行效果的建议与措施。本书的结论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从需求侧运行效果来看,农户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有着较高的满意度,但业务的实际运行效果仍与农户预期存在一定差距。其中,梅河口市农户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满意度要高于榆树市。抵押贷款流程、抵押贷款政策了解程度、参与抵押贷款意愿、抵押贷款资金满足程度是影响两个地区农户满意度的共同因素。从影响因素的差异来看,土地经营规模、金融机构服务满意度对榆树市农户满意度的影响要大于梅河口市,即土地经营规模越大,对金融机构服务的满意度越高,榆树市农户对抵押贷款业务的满意度越高。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对农户增收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对农户福利水平的提升效果并不显著。整体而言,抵押贷款业务对榆树市农户增收的促进作用要大于梅河口市;具体而言,抵押贷款业务对榆树市农户的家庭年收入、家庭农业收入具有较大影响,而对梅河口市农户的家庭非农收入影响较大。

其次,从供给侧运行效果来看,2016~2017年榆树市金融机构的综合效率、规模效率有小幅下降,纯技术效率有小幅增长,大部分金融机构运营网点并未达到有效状态,且有效状态下的运营网点呈减少趋势。梅河口市金融机构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有小幅增长,各金融机构运营网点的综合效率相对较高,银行客户经理参与抵押贷款业务的积极性相对较高,但大部分运营网点并未达到有效状态。从影响因素来看,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占比对抵押贷款业务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不良贷款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于榆树市而言,贷款额占比、农业人口密度对金融机构规模效率的影响较大,农业产值占比对金融机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的影响较大。对于梅河口市而言,贷款额占比对金融机构综合效率的影响较大,农业产值占比对金融机构纯技术效率的影响较大。

银行客户经理对办理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普遍认为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对业务有着较高的满意度。其中,榆树市银行客户经理的满意度略高于梅河口市。抵押土地特征、金融机构及业务特征、地方金融环境特征是影响银行客户经理满意度的重要因素。相对而言,抵押贷款办理手续复杂程度、风险评估机构与体系健全程度、抵押贷款业务前景、抵押贷款业务量、法律法规健全程度对榆树市银行客户经理的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而土地估值难易程度、风险评估机构与体系健全程度、担保体系健全程度、地方政府扶持政策、抵押贷款业务量、处置抵押土地的收益弥补违约贷款本息的程度、抵押贷款办理手续复杂程度、市场竞争压力对梅河口市银行客户经理满意度的影响较为显著。

在分析结果基础上,本书提出了提升吉林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运行效果的政策建议与措施。具体包括: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并构建土地经营权交易平台;以供给侧改革不断提高农户参与度和满意度;加大监管力度,引导农村金融市场良性发展;健全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和社会保障机制。

本书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研究视角与内容的创新。

本书从需求侧、供给侧参与主体的角度对吉林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运行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角度更加系统、全面,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实用性。在实地调查与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将农户满意度、农户福利变化作为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侧运行效果的特征指标,将金融机构业务效率、客户经理业务评价作为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供给侧运行效果的表征指标,研究内容更加科学、全面。

其次,研究方法的创新。

本书采用有序Probit模型、Tobit回归模型、DEA模型等多种模型,利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农户满意度、农户家庭收入变化、金融机构业务运行效率和银行客户经理满意度进行实证分析。

基于多元回归思想的有序Probit模型在分析有序多分类变量时十分有效。本书将农户的满意度划分为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5个层次,综合考虑农户个体异质性特征及其他可能影响农户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是否满意的因素,得到规律性的结果。综合农户个体特征、机构特征、贷款特征及参与特征四个维度的因素,有利于直观测度影响农户满意度的因素,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在调查样本数据中,存在较多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金额数据、家庭收入统计数据为零的情况,利用Tobit回归模型最大似然估计的一致性可以避免含有截尾数据的模型参数产生偏差。

DEA模型可以利用线性规划的方法将多项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在同类型单位中进行相对有效性的评价,是生产领域效率测算的普遍方法,但鲜有文献将这一方法用于信贷工具运行效率的测算中。本书从金融机构的投入和产出角度出发,运用DEA模型测算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以客观评价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出台后为金融机构运行绩效带来的是效率上的贡献还是损失。在此基础上,运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对效率产生影响的各因素的规律性特征,从而提出相应的建议。

综上可见,相比既往研究,本书的逻辑与方法更契合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开展的实际,能更好地解决数据或运行中造成的问题,从而得到更为客观、科学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