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区域发展情况

(一)四大区域市场数量均减少,东部市场减少较多

2013年以来,四大区域中的东部地区市场、中部地区市场和东北地区市场数量都开始减少,只有西部地区市场数量还在增加。2015年以来,三大区域市场数量都开始减少,只有西部地区的新疆、宁夏、贵州和陕西市场数量还在增加。东部地区市场减少数量最多,2016~2018年分别减少66个、184个和184个;中部地区分别减少15个、5个和45个,其中河南、湖北和湖南减少的数量最多;西部地区分别减少6个、40个和34个;东北地区减少8个、6个和50个。可见,2018年,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减少开始加快,特别是东北地区市场非常明显,具体见表3。

表3 四大区域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数量变动情况

(二)东北摊位数领降,东部减少数量多

2012年,在其他区域摊位数还在增加的情况下,东北地区市场摊位数就减少了2342个,呈现摊位数全国领降的态势。2013年,东部地区减少摊位10856个,中部地区减少9425个,东北地区减少6894个,只有西部地区摊位数保持增加态势,增加了21344个。2014年,中部和西部地区市场摊位数逆势增长,分别增加12802个和51908个;东部市场摊位数减少趋缓,只有7742个;东北市场摊位数减少压力进一步加大,减少了9384个。2015~2018年,东北地区市场摊位数减少加速,四年分别减少6313个、8578个、1946个、24850个,特别是2018年,一年减少的数量几乎是前几年减少数量的总和。这意味着东北市场处境艰难,萧条境况堪忧。东部地区市场摊位数减少数量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2017~2018年分别减少了94122个和132477个,市场散发出丝丝寒意。中部地区市场摊位数呈波动状态;西部市场在2017年出现拐点,开始减少,一年减少21952个,但2018年又增加了322个。整体上,除西部地区外,全国市场摊位数都在减少,意味着市场内经营的商户退出数量在增加。全国四大区域市场摊位数变动情况见表4。

表4 四大区域市场摊位数变动情况

(三)市场营业面积东部压缩明显,中部、东北平稳,西部开始减少

2013年,东部地区市场营业面积扩张结束并在一年内减少了185万平方米。经2014年和2015年的小幅波动后,2016年和2017年开始快速减少,两年分别减少了473万平方米和343万平方米,2018年再次减少461万平方米,可见东部市场营业面积扩张结束并已经开始压缩回调。中部地区市场营业面积还延续增加态势,但增加趋缓,2016年增加203万平方米,2017年增加113万平方米,2018年增加只有58万平方米,增加趋势明显减缓。西部地区经过快速扩张,也在2017年开始减少,呈回调态势,2017年减少79万平方米,2018年减少92万平方米,进入营业面积减少压缩阶段。东北地区营业面积基本稳定,减少态势不太明显,2017年减少了7万平方米,但2018年增加了28万平方米。我国四大区域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营业面积变化情况见表5。

表5 我国四大区域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营业面积变动情况

表5 我国四大区域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营业面积变动情况-续表

(四)交易额东部、东北下降,中部波动下降,西部波动提升

经过多年的快速增长,东部市场交易额在2010年减速为个位数,2013年开始绝对减少,2016年和2017年降幅分别为2.72%和2.03%;2018年减少2.79%。东北地区在2013年突然由两位数的增长降至1.57%,然后一路下滑,尽管2017年出现5.16%的回升,但2018年降幅达到5.35%,呈现下滑态势。中部地区在2014年以前都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速,但在2014年猛然降至只有4.36%,2015年进一步降至1.08%,尽管2016年和2017年恢复至6%以上的稳定增幅,但2018年出现了2.29%的降幅。西部地区交易额增速在2012年降至个位数,2016年出现0.05%的降幅,2017年增幅提升到10.44%,但2018年降至4.84%。整体来看,东部地区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较早也比较成熟,市场交易额最先减速,并受压下行,持续下降。东北地区市场交易额下行快且波动幅度大,显示其市场不稳定,风险较大。中部地区市场相对平稳,但最近也出现了下行压力。西部地区市场发展最晚,出现下行压力的时间也较迟,直到2016年增速才首次为负。总之,截至2018年底,全国四大区域商品交易市场都开始下降,呈现整体减少态势。我国四大区域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增速变化情况见表6。

表6 我国四大区域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增速变化

(五)市场平均营业面积东部波动,其他区域继续增加

2016年东部市场平均营业面积达到了5.97万平方米,2017年下降到了5.94万平方米,初步呈现市场营业面积减少的态势,但2018年增加到6.22万平方米。这可能与中小型亿元以上市场减少有关。中部市场平均营业面积在2015年突破5万平方米并一直延续增加态势,到2017年达到了5.84万平方米,2018年提升到6万平方米。西部地区在2015年突破8万平方米,到2017年达到了8.58万平方米,2018年达到8.98万平方米,这意味着西部地区市场面积规模可能还在扩张。东北地区市场平均营业面积自2011年以来呈增加态势,到2017年提升至4.58万平方米,2018年增加至4.64万平方米。结合东北地区亿元以上市场数量减少的情况,可以推测其平均营业面积的增加与东部市场类似,可能是中小型亿元以上市场减少造成的结果。整体来看,东部和东北地区市场营业面积扩张时期已经结束,中部和西部区域市场可能依然处在面积扩张的阶段,但可以判定,全国商品交易市场营业面积扩张的阶段已经接近尾声。全国四大区域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平均营业面积变化情况见表7。

表7 我国四大区域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平均营业面积变化情况

(六)市场单位面积交易额东部波动提升,中、西部及东北波动

在市场单位面积成交额方面,东部地区2011年以来整体保持持续增加态势,尽管在2016年有些许波动,但2017年和2018年增势明显。这意味着东部地区市场交易效率在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东北市场单位面积交易额仅次于东部,但在2013年达到40243元的高点后,近几年持续下滑,到2018年降至36796元。这反映出东北市场在市场转型和适应性上与东部存在较大差距。中部市场单位面积成交额相对稳定,保持在2.8万元左右,2018年提升到29273元。西部市场单位面积交易额最低,2012~2017年不断减少,由22387元降至18880元,2018年提升到21132元,初步呈现好转态势(见表8)。从市场单位面积交易额来看,东部市场单位面积交易效率最高,市场营业面积使用效率还在不断提升。相对东部市场的高效率,东北市场单位面积交易效率在下降。中部市场尽管也略有提升,但提升速度低于东部市场。西部市场单位面积交易效率下降,但也出现好转苗头。这意味着,最近几年东部市场在转型升级和创新方面提升较快,中部市场的转型升级和创新探索在加快跟进,西部市场和东北市场的转型升级和创新相对滞后。

表8 四大区域市场单位面积交易额

表8 四大区域市场单位面积交易额-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