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谁的后手
- 刘辩:从把袁家满门抄斩开始
- 五花肉肉肉肉肉
- 2021字
- 2025-04-15 16:00:07
“!!!”
不是,荀爽你要不要听听你自己在说什么?
看着荀爽那在德阳殿上侃侃的身影,坐在东阶上首的崔烈整个人都迷糊了。
他和杨彪之间还没分出高下来。
你现在请求让和杨彪一党的皇帝及冠?
什么是及冠?对于皇帝来说,那就是实打实的亲政!
一个杨彪就已经很难对付了。
现在还要再加一个皇帝?
你到底是不是跟我一伙的啊?
坐在崔烈下面的杨彪则是满眼阴霾地看了看荀爽,又瞥了瞥崔烈。
那眼神几乎就差明着到崔烈的面前,骂他一声蠢货了。
他和崔烈之间再怎么争斗,那也都是臣子之间的事。
拉皇帝下水?
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
荀爽的骚套路,已经相当于是把‘我是皇帝一党’的几个大字,明着写在了自己的脸上。
你崔烈现在,难道还没看清荀爽的嘴脸?
嗯,好像还真没看清。
见崔烈迟迟没有动作,杨彪心中不由得叹了口气,主动出列道:“司空大人所言差矣!”
“昔孔子有云‘君子有三戒,少年戒之在斗’。而今陛下年方十四,齿未更,发未黑,岂可轻言冠礼?《礼记》明载:‘二十曰弱冠’,此乃圣人定数,岂容僭越?“
“史书有载:‘高祖以沛公起兵,年二十八才行冠礼。’今陛下虽承大统,纵有司妄改生辰,然弱冠未至而冠,是坏礼法之根本!昔昌邑王贺十六行冠,霍光即废之,荀公岂忘前鉴?”
杨彪这话无异是直接对着刘辩贴脸开大。
尤其是当着朝中这么多臣工的面。
这并不符合他一贯的行事风格。
但现在已经容不得他继续藏在幕后。
荀爽做事极为干脆,之前他虽然已经隐约察觉到了一些不对的苗头,但奈何崔烈跟自己撕咬的实在太深。
这让他根本抽不出太多的精力,去应对荀爽。
但无论如何,他都得做一下最后的努力。
“《春秋》有云:‘定社稷者莫若君’,今陛下年虽幼,然冠礼既成则君道立,何惧其他?”
荀爽冷笑一声,高声道:“昔日霍光废立昌邑王,是因王行淫乱,非关冠礼迟早!今陛下十有四载,未尝失德。”
“周公辅成王,犹先摄政后归政;今太子冠礼,不过正名分耳,何至如霍光专权?”
说到最后,荀爽更是眼神一凝,几乎是用着质问的语气道:“何况荀某请问杨公,今朝廷之上,谁是霍光?谁又能是霍光?”
谁是霍光?
谁又敢效仿霍光行废立之事?
面对荀爽的诛心之论,杨彪不好跟他明着对垒。
毕竟即便是昔日霍光废立皇帝,那也是因为霍光乃是当初先帝指派下来的辅政之臣。
当下先帝曾经指派派了两位辅政之臣,一位是袁隈,一位是何进。
好巧不巧,两人都已经不在世上。
相当于的确是有人想做霍光之事,也没有霍光当初的身份。
得不到先帝这张政治许可,再做霍光之事,那可就不是霍光了。
而是实打实的谋反。
这也是杨彪只是一味阻拦刘辩及冠亲政,完全不曾想过,要将刘辩废掉的最大原因。
没那个资格许可。
深深地瞧了一眼荀爽,杨彪在心中可谓是恨极了他。
你荀家怎么说也算得上是名望之家,该给你的面子都给你了,甚至上来就把你征辟为三公。
你荀家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回答我!
杨彪在心中呐喊出声。
你荀家到底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要自甘堕落,去做皇帝麾下的走狗!
恶心!
深深的吐了口气,杨彪将内心平静下来了一点之后,给后方的臣工们递了个眼神。
随后便立刻有一人出列道:“启禀诸公,昨夜臣僚属太史令奏报:紫微垣晦暗,太白犯东井。此乃《春秋纬》所言‘帝星未定,冠冕失时’之兆。”
“若强行冠礼,恐应《天官书》所言:冠者,阳事之始也,失时则兵戈并起。”
太史令便是后世钦天监的前身。
专门负责观测星象、太阳轨迹、风向、降水、时刻等。
而这种玄乎又玄的东西,毫无疑问,是每一任王朝统治都无法忽视的。
那太常说完,杨彪心中不自觉地稍松了口气。
还好他之前早就有所预料,做了后手的准备。
无论如何,先把今天的难关度过去。
当然,就凭他今天说的这些话,毫无疑问,肯定是已经将皇帝得罪死了。
所以皇帝是不能留了。
好在当今皇帝不过年方14,等到他冠礼之前,还有将近六年的时间呢。
慢慢谋划,未尝就做不了霍光之事。
这都是你逼我的!
杨彪双手握拳,拇指的指甲狠狠地按压着食指肌肤。
本来大家相安无事,我在朝辅政,你好好当你的皇帝。
等你成年之后,多给你找些妃子充进后宫,自己在后方享乐就完事了。
我在前朝给你擦先帝留下来的屁股,得我自己的名声。
到时候往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你在后方也得了快活。
两全其美。
甚至还未尝不能在史书上,流传下一卷君臣相和的美话。
结果你偏偏要搞这些幺蛾子。
区区一个皇帝,你真以为你能翻了天不成?
杨彪不自觉地仰头,朝着坐在御座之上的刘辩看了过去。
然而却发现此时的刘辩面色如常,丝毫没有因为太常的奏事而愤怒。
这状况不对啊。
一个皇帝能搞出这种事出来,那就证明他对于权力,一定是有欲望的。
可是现在他夺权的路被自己封死。
区区一个14岁的少年罢了,怎么可能一点情绪波动都不表露出来呢?
难不成他还有后手?
杨彪没忍住地,又瞧了一眼身前的荀爽。
却见荀爽竟然也同样面色如常。
甚至似乎是感受到了自己的目光,微微朝着自己的后方偏头。
那嘴角还勾起了一抹似是嘲讽的笑容。
不对!
有诈!
杨彪心中顿时警铃大作。
然而也就是在这时,一名小宦忽然自殿外小跑而来。
“启禀陛下,北海人氏郑玄,已在殿外等候。”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