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使者人选

帐内。

盘腿坐在矮桌前面,正在阅览着手中密折的刘辩,听到帐门口处传来的响动,头也不抬地道:“人都走了?”

荀彧立在原地,朝着刘辩拱手道:“回陛下,臣已经将他们都打发走了。”

“有陛下的这份旨意,想来郏县令往后屯田的工作会轻松许多。”

刘辩笑了笑。

荀彧说的倒不差。

下这么一份旨意,除了有一些褒奖的意思在其中以外,更大的原因还是为了给郑举撑腰。

毕竟这屯田之事,其实是一件相当得罪人的活。

这么多流民要耕种,首先就得有地。

而且这是朝廷的政策,给这些人用作屯田的地,就不能是什么贫田贱土。

不说是上好的良田,那也得说的过去才行。

而任何一地,好田必然都掌握在当地的地主豪强之手。

虽然说眼下这时节,烽烟起义不断,百姓流离失所,空置出了许多无主之地。

然而这时节,也是朝廷对下方的监管力度最薄弱之时。

阳奉阴违,悄悄摸摸地兼并土地,想都不用想,必然是会发生的。

郑举不可能单枪匹马去和这些人斗争。

刘辩必须得给他撑腰才行。

当然,撑腰撑到这个份上也差不多了。

再往下,那就只看郑举自己的本事和造化了。

“南阳那边可有消息?”

“回陛下,刚刚有探子来报,说是孙坚孙文台,已经于两个月前调任为了南阳尉。”荀彧拱手道:“其他情况,探子还在继续打探。”

哦……

南阳尉。

刘辩眼皮微阖。

这消息倒是跟自己手中密折传来的消息对上了。

南阳身为帝乡,都尉的权责要比其他郡的权责重上许多。

统兵人数也更多一些。

抬手捏了捏自己的鼻梁,刘辩将手中的密折,朝荀彧的方向一递。

忙地上前将密折接到手里,荀彧快速扫了两眼,随即脸色大骇。

这密则是吏曹侍郎韩德所奏。

内容并不复杂,韩德在整理尚书台前段时间积累下来的奏章,作存档和备案之时,意外发现这两个月内荆州所奏之事锐减。

原本荆州刺史王叡是个相当磨人的性子,每个月上奏到朝廷的奏章,没有十封,也有八封。

其中都是许多琐碎之事。

然而这两个月内,荆州所奏的奏章却只有一封。

便是调任孙坚孙文台为南阳尉一事。

相当存疑。

而算上孙坚启程到南阳赴任途中所需要的时间,又极为恰好地,和董卓在新蔡一战时相合。

韩德便陈说,荆州恐生变故,万望刘辩小心为上。

很难评价。

荀彧的胸膛随之起伏不定。

他并不了解孙坚这个人的性格和行事方式,但刘辩之前和朱儁交流时,他在旁边听了个真切。

最起码在刘辩眼中,孙坚这个人是极有可能造反叛乱的人。

如今时间又对上的完好。

孙坚的嫌疑毫无疑问,已然进一步加大。

可是如果按照这密折上所说,孙坚真的有造反谋逆之举。

那岂不是说明荆州刺史王叡,如今也生死未卜了吗?

说实话,有点吓人。

那可是堂堂一州刺史。

在地方手眼通天的大人物。

孙坚只是一郡都尉,凭他自己,是不可能处理掉荆州刺史的。

更不可能逼着荆州刺史王叡,写下调任他为南阳都尉的奏章去。

毕竟王叡出身琅琊王氏,也算是有名的名士,荀彧对其还是略有耳闻的。

那家伙性子高傲,素来看不起出身不如他的人。

孙坚这种出身,说句不好听的,王叡都懒得跟他单独见面。

如果孙坚真的对王叡动手,并且还做成了,那就只能说明一件事情,荆州刺史府的内部有人串通孙坚!

而且这个人的份量还不会低。

很难想象,在朝廷完全不知觉的情况下,荆州竟然有这样一幕大事发生。

荀彧快速闭了闭眼睛,稳住心神。

暗道一声天佑大汉。

得亏皇帝御驾亲征到了此地,否则他们要是还在洛阳,必然会被孙坚蒙在鼓里。

当然,这种事情即便可能性再大,可是眼下没有实际证据的情况下,也只是他们的猜测。

所以他们的当务之急,是一边要做好孙坚真的谋反叛乱的应对。

另一边,是要找到孙坚谋反叛乱的罪状。

当然,如果能确定孙坚仍然是忠于汉室的忠臣,王叡也安然无恙,这一切只是一场误会。

那就最完美不过了。

“陛下,臣以为可派遣使者去宛县,让南阳尉孙坚前来见驾。”荀彧当即提议道。

刘辩晃了晃身子,道:“朕也正有此意。文若可有推荐的人选,来作为这名使者?”

荀彧默然片刻。

传旨的目的很简单,孙坚要是不来,正好可以做使他谋逆叛乱的罪证。

要是来了,也可以看他接下来的表现,甚至可以逮捕他的亲随,严加审问。

但无论是哪一种可能,这个传旨的使者都有很大可能性是回不来的。

“陛下,臣以为可派成三作为使者,去宛县传旨。”

成三?

刘辩想了一会,才想起来这名字是谁。

当初剿灭那股黄巾贼寇时,出卖孙九山,苟活一命的狗三。

这几天时间,刘辩也没搭理他,都快把这个名字忘在脑后了。

若是让这家伙作为使者去出使……

你别说。

你还真别说。

刘辩双眼一亮。

出使南阳这种活大概率会身死,刘辩身边这些亲信之人,刘辩自己也舍不得让他们去死,所以不能算是一个人选。

桥瑁这些人的生死倒是随意,可刘辩却担心这些人要是也有反心,万一去跟孙坚见了一面,两边一拍即合,狼狈为奸。

那就反倒不妙了。

可若是这狗三……

即便是孙坚想跟他合作,也合作不出来个什么。

就他了!

刘辩抬手轻叩了叩桌子,随即将人选定了下来。

“准!到时候给他换身行头,再安排两个人,一路护送着他到鲁阳城下,送到城下就回,莫要进城。”

“免得他在路上跑了就成。”

“顺便多派探子在鲁阳城外盯着,若有风吹草动,随时来报。”

鲁阳……

送到城下就回?

荀彧心头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