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引子:一个伟大的“奇想”
- 天工:人类首次合成牛胰岛素
- 铁流
- 2789字
- 2025-03-26 16:34:28
这是2001年的一个冬日。
温暖的阳光悄然爬进玻璃窗,斑斑驳驳地洒落在王应睐苍白的面庞和半睁半眯的眼睛上。这位卓越的生物化学家躺在病床上已经很久了。开始他时而清醒时而昏沉,最后原本睿智的大脑也陷入了一片混沌中。即使这样,他浑浊的双目偶尔会遽然启开,几缕灼灼亮光纷纷跳出眼帘来。
每到这时,他都会张口喊道:“成功了!人工合成胰岛素成功了!”
他本来已吐字不清了,可这会儿话却说得清晰异常。
医生、护士闻之有些诧异。
“他越来越没有记忆了,可还清楚地记得这个。”王应睐的儿子王家楠道。
在王应睐混沌的脑海中,有一盏记忆之灯依然亮着——那就是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这时距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诞生日——1965年9月17日,已经三十六个年头了。可生命进入倒计时的王应睐竟还能常常喊出来。
今天,你在大街上、马路边、广场上,抑或是某个地方,随意开口问问旁边的人:你知道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吗?可以肯定的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很茫然,都会摇摇头。
一些上了年纪的人隐约还能记起当年中国科学家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事,有的也许会说:“那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震惊了世界!”
要知道,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中国当年最接近也最有希望获诺贝尔奖的研究项目,这是世界上众多科学家一致的看法。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美籍华人、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就向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三提申请诺贝尔奖的事,其过程曲折而又颇有戏剧性。
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故事,应该从1958年说起。这一年的7月,上海市举办了一场规模颇大的科技展览会,名曰“上海市科学技术展览会”。开展那天,人们欣喜地看到,一间间偌大的展厅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科技模型,墙壁上也挂满了人们已经付诸行动和尚未付诸行动的宏伟科技蓝图。
面对这些新奇而又让人充满遐想的蓝图,大家都感到惊讶和兴奋,毕竟当时的中国在各个方面还是落后的。要知道,从1949年10月1日起,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才走到第九个年头。这短暂的九年,饱含着上至国家领袖下至普通百姓多少希冀和愿望啊!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还有科技进步的愿望都是迫切的。当时的人们都记得,在半年多以前,也就是1957年10月4日,我们的苏联老大哥成功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那一刻,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遥远而陌生的天际。
苏联卫星成功进入轨道后,当时美国白宫的主人艾森豪威尔总统坐不住了,面对着身边的高级官员,这位美国陆军原五星上将晃动着握紧的拳头大声喊道:“我们美国人只知道第一,没有第二,我们什么时候被别人甩在身后了?绝不!绝不!”总统先生喊出这两个“绝不”还不到一个月,11月3日,苏联的卫星二号又升上了太空。这一次,苏联科学家更有惊世之举,他们把一只名叫莱卡的小狗送上了太空。不仅如此,科学家还在这只可爱的小狗身上安装了一种高性能电子装置,专门给地面传送莱卡的生存信息。
翱翔在广袤太空的苏联第二颗卫星,重达1120.29磅,是卫星一号的六倍,携带的测量宇宙射线、温度、压力等的仪器比卫星一号更先进,功能也更强大。虽然那只来自地球的小狗莱卡成了人类探索太空的第一个“殉道者”,但它意味着苏联科学家向月球进军已经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在美苏这两个大国的空间竞赛中,美国已经比苏联落后了一大步,整个美国都表现出愤愤不平。在苏联第二颗卫星上天的第二天,美国的《匹兹堡新闻报》就开始大做文章,他们在第一版用醒目的大字标题向总统府喊话:“艾克,发射卫星吧。”艾克是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别称。
被舆论包围的艾森豪威尔如坐针毡,这位曾经指挥过西西里战役和诺曼底战役的五星上将,怎能甘心示弱、屈人之下?12月6日,美国人就按下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按钮。可令世界瞠目的是,运载卫星的火箭升起离地面仅仅几英尺,就轰然爆炸解体了。
苏联第二颗人造卫星升空后,正在莫斯科访问的毛泽东特向赫鲁晓夫致以祝贺,在祝贺苏联老大哥的同时,一种奋起直追的紧迫感也挂在了毛泽东的心头。人造卫星升天,震动了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们,同时也点燃了中国科学家的创造热情,一股股科技热潮在共和国这块年轻的土地上涌动起来。上海举办的科技展览会正是这股热潮的一次集中展现。
尽管7月的上海已是热浪滚滚,可酷暑也没能挡住众多热情的参观者。这一天,一行人兴致勃勃地走进了展厅,走在前边的是共和国的总理周恩来,陪同其左右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李富春,上海市市长柯庆施。总理兴致很高,几乎在每一件展品前都驻足认真观看。当大家行至一幅大海报前时,总理一下子被其独特的画面吸引住了。这幅别具一格的海报上画了一只巨大的三角瓶,里面站着一个憨态可掬、呼之欲出的胖娃娃,那神态好像随时都要从瓶里爬出来一样。讲解人员见总理看得仔细,又面露不解,就急忙解释道:“总理,这是我们中科院上海生化所的科学家们的宏伟蓝图,他们将在不远的未来,人工合成一个蛋白质,也就是合成一个新的生命!”周总理听了有些意外,他急忙追问道:“有这个可能吗?可行性大吗?”讲解员马上回答道:“完全有这个可能。”总理点点头,打着手势说:“科学家就应该有这种敢于想的精神,古时候有个嫦娥奔月的传说,我们总觉得这只是个神话传说而已,一代又一代的人谁想过能登上月球去?第一觉得不可能,第二也不敢想。可我们的苏联老大哥就把一只狗送到了太空上,再过些年,说不定嫦娥奔月就变成可能了。”总理说完,脸上漾着笑意。他凑上前反复端详,随后就大声笑了出来,指着三角瓶里的娃娃道:“这不,我们的科学家就已经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嘛。这个想法好哇!我记得恩格斯说过一句话,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如果我们的科学家有朝一日合成了蛋白质,那将是一个伟大的事业。”言毕,总理转身问讲解员:“我们的科学家打算什么时候完成这个目标?”讲解员激动地回答:“五年!”总理点了点头,沉吟片刻道:“五年太长了吧?同志们,我们得加紧步伐呀!我们的苏联老大哥已经放了第二颗人造卫星了,紧接着美国人也放了,相比,我们的科技大大落伍了!主席着急呀,他说自己寝食难安,睡觉都不踏实呀!主席这番话对我是个鞭策!对大家都是个鞭策!我们要行动起来,只争朝夕呀!”说完,他转过身来,对李富春道:“富春同志,对这个计划,你们要重点关注一下。”李富春点了点头道:“放心吧,总理!我们马上组织行动起来。”上海市市长柯庆施也急忙表态:“总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在我们的地盘上,我们上海市也会全力以赴支持的,以助他们早日实现这项宏伟蓝图。”总理离开的时候,又看了一眼那只三角瓶,还有里面那个胖娃娃,不禁自语道:“这个好啊!”
返京后的周恩来总理牢牢记住了人工合成蛋白质这项宏伟计划。1958年底,国务院有关部门起草了“1959年科研计划(草案)”,总理特地指示把人工合成蛋白质列入该草案。
至此,中国科学家的这项“奇思妙想”正式成为国家的一项重大科研计划,由此也拉开了人类首次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