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贫道有九种办法

知道茅山老牛鼻子是绝对有本事的。

他琢磨一番有了办法,先检查下道具,包括朱砂符纂等,果然都是骗人的。

拿起现成的符纂摆个姿势,运转内功念咒语:“天圆地方,律令九章,吾今下笔,万鬼伏藏。”

紧接着迈七斗魁罡步围着香案转圈,在内力加持下蜡烛无风自动。

嘴里念念有词。

“上灵三清,下应心灵,天清地灵。”

“二笔祖师剑,请动天神,调动天兵。三笔凶神避,何鬼敢见,何煞敢当……”

随着他转圈越来越快,声音越来越大,在宽大道袍兜风作用下,香案四周刮起微风。

看着挺唬人的。

牛仙童躲出挺远,脸上带有惊讶之色,这道长的声音震的他耳朵疼。

威势同样不小,由此看来,比那些骗子有本事多了。

宫殿里面闭目养神的老太监不屑一笑,骗人的把戏。

不过,年纪轻轻有如此内功也算不一般。

他有四十年功力在身,不认为那小子能接的下。

李青云感觉装的差不多了,可是这样解决不了问题,他坐在宫殿门口念《清静心经》

这东西在理解经文的道门高人加持下绝对管用。

他死记硬背的,全靠内功让人心静平和。

声音几乎覆盖了整个院落。

武曌刚听见咒语时有些烦躁,忍着给他机会,随着经文诵读,她的情绪慢慢平稳。

直到经文结束,她真的恢复常态了,甚至来了困意,但是要先见一下人再睡。

李青云脸色苍白,听见传唤松口气,上次看相是装的,这次真被榨干了。

他走路时脚步有些虚浮,进入宫殿作揖行礼后看向武曌。

头发有些凌乱,眼里透露着一丝脆弱和无助。

也许只有深夜孤独害怕时,这位女皇才会像个柔弱的女人。

武曌并没有刻意隐藏什么,看见他那苍白的脸,目光中带有一丝怜惜。

招招手:“坐到朕身边来。”

韦团儿马上搬来胡凳,李青云嫌这东西顶得慌,有气无力的挪开直接坐在地上。

武曌含笑道:“深夜招你来,辛苦了。”

称呼从汝变你是个好兆头,李青云回话:“为圣人分忧是贫道的荣幸。”

武曌眯着眼睛问:“果真?”

“自然!贫道不擅长说谎!”李青云表情很严肃。

武曌全当他说实话,拿起御案上的纸问:“汝可知此物会给你带来什么影响?”

李青云见皇帝要谈正事,他看向四周的宫女太监。

武曌挥手让他们退下,只留下老太监介绍道:“这是花爱卿,是最可信的人。”

花太监今年五十多岁,笑呵呵点个头,跪坐在旁边拿起纸笔。

武曌简单解释下原因。

李青云脑补,按理来说起居郎会记录皇上的一言一行,武曌不希望被记录。

她用个折中的方式让太监记录,和史官对照,当然了,那些史官私底下记录的不给她看。

有些硬骨头史官连李二玄武门政变,弑兄囚父都能记下来,你骂他腐儒都没用,很勇的。

包括这花太监,全心全意保护皇上,但是有些记录也很勇,不故意黑就行,武曌看完也会由着他。

花太监文化不高,所写的除了春秋笔法就是白话,他拿起上次的记录。

《有一妖人入宫为圣人炼丹,惧成为面首而躲之。》

武曌敢养面首,不怕人说不怕人写,她作为女性就是要效仿皇帝三宫六院。

专门对抗那些大臣和封建礼法。

老太监拿起笔,他想看看妖人这次会干什么。

李青云直接说:“这世间之事,毁于君子之手十之有九,毁于小人之手十之有一。”

“小人卑贱,略有得意即可满足,而君子傲娇,吞天地都不会满足。”

“世家不想让太多人读书识字,他们甚至把书藏起来,我拿出这东西会被针对。”

花太监下笔写完补充一句:他以前还真是装的。

“汝知道还敢拿出来!”谈到这事武曌不困了,她站起身负手而立。

“哼!他们就是见不得女人当皇帝!”

“昨日李昭德等人让朕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你认为这是君子所为吗?”

“好事,也是君子所为。”李青云话锋一转:“也要看什么时期。”

“如今一个大世家私藏的人口最少有几千户,轻徭薄赋是为给自己争利而已。”

“收粮食的官吏都会使用重称等手段,他们吞的粮食,轻徭薄赋补不回来。”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圣人好心得不到相应的回报。”

“好一个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武曌转回身认真打量这个小郎君。

年纪轻轻为何看得如此透彻?

不像师傅教的,她下意识问:“你拿出拼音和乘法口诀,可想好办法对抗世家?”

李青云就等这句话呢,伸出手指比划道:“贫道有九种办法!”

武曌:“不可能!”

花太监:“狂妄!”

他写下:甚能吹嘘。

世家根基扎在秦汉,枝干长在魏晋,到了李唐,早已长成遮天蔽日的森林。

皇室想打压是很困难的。

他们手里握着的不是权利,是百年积累的人脉,千年传承的声望。

就连皇帝都要借力的大树,平民百姓就是从石头缝里长出的小草。

就算能看见天,也撼动不了分毫。

一句不合礼法就能杀人于无形!

武曌不相信他有这个本事。

“贫道不擅长撒谎。”

武曌见他面容严肃,没计较语病:“讲来与朕听。”

李青云直说:“本朝的租庸调税法让世家大族有许多空子可以钻……”

“贫道的办法是发行报纸,会在上边印刷乘法口诀,每个字都带拼音。”

唐朝人对于识字是非常渴望的,只有识字才能去科考才能真正翻身。

不识字的人也会买报纸让孩子对着认字,也可以请教人。

他完全可以把书按页印刷在报纸上打破世家垄断。

平民中的读书人越来越多还不够。

古文晦涩难懂,经文最终解释权和官员举荐权在世家手里。

天下官员,十之占八和他们有关系。

想打破世家垄断知识就要开学堂,改变科考增加各种学科。

光靠清丈土地摊丁入亩,解决不了世家土地兼并。

士绅一体纳粮才是关键点,这个他没说,武曌绝对不敢得罪那么多人。

平民百姓养的这帮孙子必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