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姑射仙子,和亲皇子(求追读)

“你们这么看我做什么?”

“等等!”

“你们不会觉得是我准备找麻烦吧?”

方远山面颊一抽,手中的茶顿时不香了,果断摔在桌上道:“升职的可能和命孰轻孰重,我还是能分得清楚的,只不过我提前收到了消息,有人要对付他而已。

但他又没上任,就算知道我知情不报,又能拿我怎么样?”

张新桥目光顿时凝重不少,扫过四位指挥佥事,摆手道:“司里事不少,都先去忙。”

“是!”

四位指挥佥事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赶紧离开了议事厅。

等人都走空后,张新桥才压低声音问道:“苏?”

方远山先是点头,但又摇头,故作高深的说道:“苏相何等人也,不至于针对一个小小的季安,但总有人想要揣摩上意,借此邀名。”

“反正季家那位大将军是出了名的铁面无私,只要把由头扣到季安身上,大将军向着谁还不好说呢。”

话虽如此,方远山的语气里却是说不出的嘲讽。

张新桥同样露出笑容,“作死,不过与你我无关,全当看戏吧。”

“不错,来,饮茶先。”

……

……

长街上。

季府马车缓缓行进,两匹青麟马踏着蹄子,鼻腔里喷出白气,焦躁地瞧着面前拥堵成一片的道路,有种要将前面一切冲个稀巴烂的冲动。

季安坐在马车里感受到马车许久未曾动弹后皱起眉头,掀开帘角问道:“发生了何事?”

“少主,前头路堵住了。”

“堵路?呵,难为他们还能想出这样的法子,应该还有条路吧?”季安眸光中闪动寒芒。

这条朱雀大道连通百官府邸,驷架马车可并排同行六架,却在此时拥堵,并且足足一刻钟的时间,不管事后如何,五城兵马司和京都府衙得有人站出来赔一排脑袋了。

车夫咽了咽唾沫,眼神中藏不住惊恐道:“有,军行道……”

军行道特指驰道京中大道旁特地开辟出来的行道,并不宽,可容双马并行而过,但平日里无人敢纵行其上,只因此路是特地为军中信使所设,用来传递加急军情。

平日里百姓避之唯恐不及,无事时达官显贵也不会走此小道,盖因苏相定策,擅行军行道以致延误军情者视为叛国,杀之无过!

季安瞳孔之中寒意越发浓郁。

当年苏斌以他大哥季阳擅闯司马门为由逼迫季懿,最终导致季阳身死,如今这帮人又想以军行道恶心他,当真叫人窝火啊!

“纵马上前,瞧瞧何故堵路。”

季安压下心头火气,闭目再睁之时,瞳孔中生出熠熠金光,眉心银色的流云纹更是化作一只竖瞳,倒映车外光景,将长街内外之影像悉数倒映于他眼内。

青麟马本就怀有微薄的麒麟血脉,堪称异种,又怀怒多时,得了主人应允,马蹄重重一踏,前方街道上的石砖瞬间碎裂成无数块,堵路的车马顿时被炸开一条通道。

“三品宝驹?!”

“原以为堵路那二位已经是骁勇之极,没想到还有比他们更勇猛的人,这是谁家子弟?”

“是季家的家徽,难道是季家那位雪寒仙子?”

“雪寒仙子性情高洁,怎么会让人破路,肯定是大将军二子,那得了东宫太后青睐,先是破格拔擢殿前司五品虞侯,又成绣衣卫四品指挥使的季安!”

“啧!如此嚣张跋扈,果真是个幸进之徒,当真是丢了大将军的颜面!”

“是极是极!”

“……”

长街两旁的议论之声喧嚣,更不知道是谁点明了季安的身份,言谈间多有叹惋,似是在为季懿虎父犬子鸣不平。

“少主……”车夫乃是季家忠仆,听闻这些冒犯言语已是怒发冲冠、目呲欲裂,恨不得下去将那些乱嚼舌根子的人打杀干净。

季安掀起帘子站出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制怒,这群人要的就是你我大开杀戒。”

人群之中并没有多少一品境的修士,多数是并无修为在身的百姓和二品、三品的修士。

百姓愚昧,只当流言“说说而已”,自然是要把握住这少有的、能够肆意编排大人物的机会。

修士虎视眈眈,只等季安行差踏错一步,便要出手拿下这“违法乱纪”的狂徒。

岂料季安并不理会他们,从马车上踏步而行踩在青麟马首上眺望罪魁祸首。

只见两架驷驾马车相撞,一方车夫被摁在地上打得头破血流,眼见是出气多、进气少,已经没了性命,而这架马车的主人依旧稳坐车厢内,并不言语。

“拥堵官道,奴仆行凶,打杀人命……呵,当真是好气魄!五城兵马司和顺天府衙的人都死光了不成?”

季安瞥见了两辆马车的徽记后果断叫起了“外援”,只因这两方都不是便宜货色——

纵奴行凶的是女帝姐姐,柳后亲女安乐公主,早年拜入果老星宗修行星辰武殿,化名入江湖后闯出不小名头,位列胭脂榜第八,外号“姑射仙子”。

挨打的那一方是蜀国和亲的皇子萧别离。

没错,皇子和亲!

蜀国望帝早年励精图治,使蜀国从楚国的封国变成附属国,又强大成能和楚国一较高下的大国,可惜英豪中有没落之时——

大楚景隆帝在冲击十品之前担心自己不成,周遭敌国趁机对楚国作乱,因此特地周游列国,用拳脚讲了一番道理。

当时死于景隆帝手下的国主甚至超过了双十之数!

以至于各国恸哭惊惧,纷纷自降为王,派遣继承人赴楚为质,史称“诸王之乱”。

望帝最为刚烈,凭地利之便,举国高手联通大军埋伏景隆帝。

奈何景隆帝已是九品绝巅,生生杀了个痛快,将望帝打折腰杆,逼他下跪叩首、奉上国玺以示臣服后,大笑扬长而归。

望帝自此道心崩溃,终日饮酒作乐,国之大事悉数交托给了皇后杜鹃处理。

后来杜鹃在巴蜀杜氏和蜀道山的支持下登基为帝,以女子为尊,行女尊男卑之策,因此以皇子和亲为先例。

这也是苏斌伐蜀的理由!